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充之著《学箴》(资治通鉴卷九十六之七)

  王导征辟江夏人李充担任丞相佐吏。李充因为当时风俗崇尚浮华空虚,于是写了篇《学箴》。他认为老子所说的“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哪里是指仁义之路断绝了,然后才能产生孝敬慈爱呢?其实老子的本义是指现在忧虑真心崇尚仁义的少,假借仁义谋私利的多,因而想将责任归罪于圣人提倡的学说,把问题归咎以往的事情。平庸之人只看到外表的多,真正达到大道的少,追求圣人的业迹越是虔诚,离开圣人的本质也就越远,所以他作《学箴》,用以祛除流弊。文中说:“声名越是彰显,道德越是废毁,只有减损显赫的虚名,才能提高被弃废的道德。没有仁无法使万物生长,没有义无法统一羞耻观念,仁义原本不可以丢弃,只是要除去违害仁义的东西就可以了。(名之攸彰,道之攸废;及损所隆,乃崇所替。非仁无以长物,非义无以齐耻,仁义固不可远,去其害仁义者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教史话”之一百七十九:李翱的《寄从弟正辞书》
最养人的18句古代名言,句句使人受益[比心]!古代的圣人把仁义当
陈嘉珉:读彬宇先生《国学旨归:干支哲学》赋偈(531)——第八章:博文《群言荟要》精选\第一节:人生如常(之六十一)
老子与《道德经》的9个看法
《道德经》第十九章@李永乐读书分享
答李翊书注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