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进贤者受上赏(资治通鉴卷零一一之十二)

  刘邦分封完功臣之后,就命令大家议定获第一级功的十八个人的位次。大臣们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他攻城掠地,立下战功最多,应当排在第一位。(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谒者、关内侯鄂千秋进言说:“群臣们的议论都错了。曹参虽然有野战夺地的功劳,却不过只是战场上一时间的事情罢了。陛下和楚军相持五年,军队丧尽,部众逃亡,自己只身逃脱就有好几次。当时萧何经常从关中派遣兵员补充汉军的缺额,这些都不是陛下发命令叫他干的,而关中好几万士兵开赴前线时恰好遇到陛下将少兵尽的危急时刻,这也有过好多次了。再说到军中没有粮食,萧何从关中水陆运送,军粮供给从不缺乏。陛下尽管多次丢掉崤山以东的地盘,萧何却总能保全关中地区等待陛下随时归来。这些都是万世不朽的功勋啊。如今即便没有几百个像曹参这样的人,对汉室又有什么影响呢;汉室得到他们,未必就能靠着他们得以保全。怎么能将一时的功劳盖过万世的功勋呀!萧何应居第一位,曹参第二。(群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耳。上与楚相距五岁,失军亡众,跳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又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无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刘邦同意了这个观点,随即下令特许萧何可以带剑、穿鞋上殿,朝见皇帝时不必行小步快走。

  刘邦说:“我听说举荐贤能的人要受到上等的封赏。萧何的功劳虽然卓著,要不是鄂君也不会被阐述得这么清楚。(吾闻进贤受上赏。萧何功虽高,得鄂君乃益明。)”因此就根据鄂千秋原来所受的封地,加封他为安平侯。这一天,全部封赏萧何父子兄弟十多人,都得到了食邑。又加封给萧何两千户。

  功劳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功劳的多少、大小却是人评价的。只要是人评价的东西,就不可避免地带了主观的因素。所以说,那些能够为真正的立功者申辩的人,本身就立下了功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萧何与刘邦:从上级照顾下级,到臣子侍奉君主,心态跟得上时态
贪,也能救命:萧何百思不解,刘邦为何翻脸无情,欲置自己于死地呢?
【格格讲坛】刘邦抛出“功人功狗说”的真实意图——话说嵌名诗之八十三
萧相国世家(一)
三十世家之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汉代风云人物33元功第一之萧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