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格格讲坛】刘邦抛出“功人功狗说”的真实意图——话说嵌名诗之八十三

刘邦抛出“功人功狗说”的真实意图

——话说嵌名诗之八十三

        


刘邦有个最经典的比喻,虽则经典,其实却是句最最下流的粗话,俗得不能再俗了。据野史《格格春秋》记载,在给手下这帮弟兄论功劳排座次的时候,为给萧何点赞,挺他一把,刘邦竟高谈什么功人功狗。在刘邦眼里,只有萧何还能算是个人,其余流血卖命的弟兄一个个反倒没了人形,全都成了令人指使的走狗。刘邦是“走狗”之父,他对这个词汇有着绝对的专利权。既然能称得上人的只有萧何自己,那头把金交椅自然就非他莫属了。对于刘邦当时的心态,《格格春秋》上有一首诗是这样进行热评的:

 

萧落木坠阿房,

宠典籍胸臆藏。

秦地笑看汉云度,

关中约法岂三章?

 

诗中说,沛县无赖刘邦把公司做大了,已经不再满足于跟关中百姓制定的《约法三章》,他要走向全国,放眼世界,因此,就要重用不爱金银财宝而只重典籍的萧何。

据《格格春秋》记载,萧何是刘邦的老乡,也是沛县人,当初还是刘邦的上级,刘邦是乡级干部,萧何是县级干部。虽然级别不同,但两人却是莫逆之交的朋友。说得确切一点,应该说那时他就是刘邦的铁杆粉丝。有一次,刘邦到京城出公差,别的朋友都赠他二百钱,唯有萧何赠给他四百钱。刘邦领导人民起来闹革命之后,萧何更是最忠实的追随者。大军攻破秦朝首都咸阳,农民革命的打、砸、抢本性暴露无遗。皇宫里净是好东西,哪一样都能惹得这些泥腿子手心痒痒,于是便是一场空前的抢劫。有的将领抢了一大堆金银财宝;有的将领看中了阿房宫里的美女;老总刘邦倒是省事,干脆扎进阿房宫不出来了,要不是张良、樊哙等人敲响警钟,大有不把皇宫坐穿誓不罢休的劲头。当时,只有一个人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那就是萧何。萧何没有参加到抢劫大军的行列中去,而是着力保护大批的律令、图书和户籍账册。等到楚汉战争爆发,这些东西发挥了重要作用。整个战争期间,萧何始终坚守关中地区,使秦朝的立国之基转手成为汉朝建国最可靠的大后方。刘邦集团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就是遭遇再大的挫折,只要有关中在,革命就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多年的征战,使萧何在刘邦心目中的位置越来越重。等到做了天子,竟觉得不重用这个铁哥们连老天爷都不会答应。

《格格春秋》上说,在项羽垓下自刎、刘邦设计政府框架时,萧何便是丞相唯一人选。为把萧何成功推上相位,刘邦作了大量的舆论准备。书中记载,定都长安之后,刘邦曾在一次宴会上大力表扬过三个功劳最大的革命功臣,因此在历史上形成了“汉初三杰”的说法。刘邦称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回忆萧何卓越的后勤保障能力,赞扬韩信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的辉煌战绩。其实,这就是在为任命萧何当丞相做准备。这三人当中,张良功成身退,逐渐淡出历史舞台;韩信是领兵统帅,且被封了楚王;剩下一个萧何自然就是最佳行政一把手人选。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问题就来了。下面这事发生于汉高祖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据《格格春秋》记载,是年十二月,刘邦公布了第一批封侯者名单。在这个名单上,萧何的名字赫然位列榜首,被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而食邑最少的侯爵却只有两千户。这些打仗不要命的莽汉一下子就炸了锅,也就是说没被封侯的没动静,被封了侯的却闹起来了。他们说:我们出生入死、冲锋陷阵,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出来干革命,经历多的可以说身经百战,经历少的也参加过好几十回战斗。被我们解放的城市、农村有多有少,这些我们心里也明白。可萧何一点带兵打仗的经历都没有,只是耍了耍笔杆子,功劳却在我们这些人之上,这实在让我们想不通哦!这样的问题最棘手,无论多么高明的领导,碰上这样的问题都会头疼,因为这样的问题只讲大道理没法解决,可又不能做细致的比较,比较来比较去会让人没面子,那是很伤感情的事。刘邦虽然被誉为史上最流氓、最无赖的皇帝,但面对这些为自己的事业出生入死的弟兄们,也一时无话可说了。《格格春秋》上说,刘邦的脸当时是一阵青一阵红,一会白一会绿,戏剧舞台上的变脸变得快,他的脸变得更快。最后,刘邦的脸定位于铁青色,他说:诸位知道打猎吗?大伙说知道哦,打猎谁没有见过?刘邦又问:知道猎狗是干什么的吗?大伙抢着说:知道,那些猎物就是靠它获得的!刘邦说:这就对啦!虽然是猎狗追上了猎物,可指使它的还是人哦!没有人的引领,猎狗知道怎么追逐猎物?现在诸位说的很像这种情况,你们就像打猎时的猎狗,而人家萧何才是那个牵狗的人哦!再说了,在座的诸位大多是一个人跟着我干,最多也就是一家有两三个人参了军,而人家萧何一来就是一大家子,有几十号人参加了革命队伍,这个情况你们不会不知道吧?刘邦连挖苦带损,把这些人说了个哑口无言。这些人虽然满心不高兴,可嘴上也不敢说什么了,不过,一个个却在心里骂开了:什么玩意儿!谁是狗啊?你爹才是狗哩!

论功争赏的风波算是过去了,随之而来的便是功臣排名问题。这些问题在战争年代倒是没人注意过,但不打仗了却成了个大问题,前进一名或后退一名似乎都有很多玄机,成了一门实实在在的学问。因为以前刘邦抛出的“功人功狗说”让大伙觉得很没面子,所以,这回就憋足了劲想闹一闹。在论定第一功臣的问题上,大伙一致推荐曹参,他们说:平阳侯曹参负伤七十多处,攻城夺地,功劳最多,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功臣。《格格春秋》上说,大伙说的这些都是实情,要论打仗,萧何确实比不了曹参。而在谁前谁后的问题上,刘邦也确实不想让大伙不高兴。可是,萧何既然是食邑最多的酂侯,要是名字不能排在第一,自己这个最高领导的公平又从何体现哦!不行,还得挺萧何一把!就在刘邦还没有想好说词的时候,有一个人出来帮他打圆场了,谁啊?关内侯鄂千秋。鄂千秋说:“我看诸位说的都不对!曹参虽然有野战之功,也曾攻城略地,但那都是一时一地之事。大伙怎么就不想想萧何呢?我们跟项羽打了四年,许多战士为此献出宝贵的生命,光皇上只身逃离险境就有多少次啊!军队被打散了、打没了,兵源哪里来哟,有哪一次不是萧何从关中地区补充上来的?打仗就得消耗粮食,可粮食都是怎么来的,还不是萧何从关中运送来的?我们和项羽打的是拉锯战,关中以东大片土地一会儿在我们手里,一会儿又被项羽夺走,而关中地区却始终牢牢的掌握在我们手上,成为解放战争最巩固的根据地。这都是万世不朽的大功哦!”说到这里,鄂千秋拍板了,他说:“说句不好听的话,今天就是少了一百个象曹参这样的人也在所无妨,汉室缺少了这样的人未必就要垮台。我们怎能把一时之功凌驾于万世之功之上哦?听我一句话吧:萧何排名第一,曹参排名第二!”真是想睡觉就来枕头,刘邦正等着这句话呢!要没有鄂千秋解围,他真不知道这局面该怎么收场,总不能再拿这些人比一回狗吧!这时,刘邦赶紧点赞,他说:鄂千秋同志讲的很有道理哦,我看就这么定了吧!

据《格格春秋》记载,排名的问题就这样定下来了,萧何与曹参却因此闹了一场大大的不快,许多年之后还各自心存芥蒂。而这次议定的结果还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刘邦说:我听说推荐贤人的人本身就应受赏,萧何虽然功居第一,可没有鄂千秋的分析咱们就不懂其中的道理哦!于是又加封了鄂千秋,在原来关内侯、食邑两千户的基础上再加封其为安平侯。这天,萧何的父母兄弟十几人都受到封赏,又为萧何增加食邑两千户,刘邦说:这是为了报答当初我服徭役时萧何比别人多赠二百钱的恩情。言外之意就是:让你们这群“功狗”看看,我与“功人”萧何的关系就是铁哦!

再后来,刘邦就让萧何做了大汉第一丞相,开始了建国初年的无为而治,并因此产生了后来的“萧规曹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贪,也能救命:萧何百思不解,刘邦为何翻脸无情,欲置自己于死地呢?
刘邦为何认定萧何为大汉帝国第一功臣(图)
《资治通鉴》告诉你:在对下属论功行赏时,领导在想什么
进贤者受上赏(资治通鉴卷零一一之十二)
读史悟:感谢不能容你的人
刘邦称帝,论功行赏,萧何为何排名第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