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来济论牧民之要(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三)

唐高宗对身边的侍臣说:“我一直在思考牧民之法,但一直没有找到其中的关键,你们给我讲解讲解。(朕思养人之道,未得其要,公等为朕陈之。)”来济回答道:“春秋时期齐桓公有一次出游,在途中见到一位饥寒交迫的老人家,于是他就命人赐给他吃的东西,不料这位老者说:‘希望您能把吃的赏赐给全国所有忍饥挨饿的人。’赏给他衣服时,老者又说:‘希望您能把衣服赏赐给全国所有挨冻的人。’齐桓公说:‘我仓库中的东西哪里够全国的穷人分呀。’老者回答道‘只要您在农忙时不骚扰百姓,那么全国百姓就都会有的吃了;只要您在养蚕之时不骚扰百姓,那么全国百姓就都有的穿了!’所以帝王牧民,其关键在于少一些劳役。如今发往山东的役夫,每一年都有数万人之多,轮到出人工的就会占用百姓很多人力,轮到出钱物的就会占用百姓大量家财。我希望陛下能够根据朝廷的需求征收,需求之外一律免除。(昔齐桓公出游,见老而饥寒者,命赐之食,老人曰:‘愿赐一国之饥者。’赐之衣,曰:‘愿赐一国之寒者。’公曰:‘寡人之廪府安足以周一国之饥寒!’老人曰‘君不夺农时,则国人皆有馀食矣;不夺蚕要,则国人皆有馀衣矣!’故人君之养人,在省其征役而已。今山东役丁,岁别数万,役之则人大劳,取庸则人大费。臣愿陛下量公家所须外,馀悉免之。)”高宗从之。

中国人口众多,相对于国外而言百姓供养帝王的压力较小。因而只要帝王不折腾,稍稍控制自己的欲望,国家很快就会繁荣。所以老子有“治大国如烹小鲜”之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为之,下效之”和“上好之,下必有甚焉”说的是同一件事吗?
《公冶长篇》5.16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管仲:"中国古代第一相"(4)
《韩非子·桓公服紫》全文、注释和鉴赏
49、领导人也要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八位帝王,谁还比他们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