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枢神经系统全解脑

位于颅腔内,包括脑干、小脑、间脑和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端脑四部分。

(一)脑干

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组成。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有第四脑室。

1.脑干的外形

(1)腹侧面:

延髓:前正中裂、锥体锥体交叉

延髓脑桥沟

脑桥:脑桥基底部基底沟

中脑:大脑脚脚间窝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2)背侧面:延髓:薄束结节楔束结节。两者的深面有薄束核楔束核。延髓背面上部与脑桥共同形成菱形窝,构成第四脑室底。

中脑:上丘下丘,分别是视觉反射和听觉反射中枢。

2.脑干的内部结构 脑干内部有神经核,上、下行纤维束和网状结构。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1)神经核:

1)脑神经核:与脑神经相连的神经核

2)非脑神经核:与脑神经无关的神经核,如薄束核和楔束核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2)上、下行纤维束

1)上行纤维束:①内侧丘系传导对侧躯干及肢体的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的冲动。②脊髓丘系传导对侧躯干和肢体的痛、温、触、压觉的冲动。③三叉丘系传导对侧头面部的痛、温、触、压觉的冲动。

2)下行纤维束:①皮质脊髓束管理躯干及对侧肢体骨骼肌的随意运动。②皮质核束管理头面部骨骼肌、对侧睑裂以下的表情肌和对侧舌肌。

(3)网状结构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3.脑干的功能

(1)传导功能。

(2)反射功能:延髓内有呼吸中枢和心血管活动中枢,合称“生命中枢”。

(3)网状结构的功能:主要调节内脏活动;对睡眠、觉醒和意识状态进行调节。

(二)小脑

1.小脑的位置和外形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脑桥和延髓的后上方。小脑中间部分狭窄称小脑蚓,两侧稍膨大称小脑半球。小脑半球下面靠近枕骨大孔的部分较膨隆,称小脑扁桃体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2.小脑的功能 小脑蚓可维持躯体平衡,小脑半球能调节肌张力、协调肌群运动。

小脑扁桃体疝

颅外伤导致颅内压过高时(如颅脑外伤),小脑扁桃体常被挤而嵌入枕骨大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压迫延髓导致呼吸、循环障碍危及生命。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3.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向下通脊髓中央管,上借中脑水管与第三脑室相通,借一个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

(三)间脑

间脑位于中脑和端脑之间,主要由背侧丘脑和下丘脑组成,其内腔称第三脑室。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下丘脑 主要由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组成。

3.第三脑室 是两背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的狭窄腔隙。向前借室间孔与端脑内的侧脑室相连,后借中脑水管与第四脑室相通。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概述、脊髓、脑干、小脑和间脑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四)端脑 端脑被大脑纵裂分为左、右大脑半球,并借胼胝体相连。大脑半球与小脑之间有大脑横裂。

1.大脑半球的外形和分叶 大脑沟和大脑回。每侧大脑半球分内侧面、上外侧面和下面,并借三条叶间沟分为五个叶。

(1)大脑半球的叶间沟和分叶

1)叶间沟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

2)分叶:①额叶为外侧沟之上,中央沟之前的部分。②顶叶为中央沟以后,顶枕沟以前的部分。③颞叶为外侧沟以下的部分。④枕叶位于顶枕沟后方。⑤岛叶位于外侧沟的深部。

(2)大脑半球重要的沟、回

1)上外侧面:①额叶:中央前沟中央前回。②顶叶:中央后沟,中央后回;③颞叶:颞横回

2)内侧面:中央旁小叶距状沟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2.端脑的内部结构 大脑半球表层为大脑皮质,其深部为髓质。在大脑半球的基底部,包埋于白质中的灰质团块,称基底核。大脑半球内的室腔称侧脑室。

(1)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大脑皮质是人体活动的最高中枢,其不同部位,有完成某些反射活动的相对集中区,称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1)躯体运动区 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前部,管理对侧半身的骨骼肌运动。

2)躯体感觉区 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接受对侧半身感觉传导纤维。

3)视区 位于距状沟两侧的皮质。

4)听区 位于颞横回。

5)语言区运动性语言区:在额下回后部。

书写区:在额中回后部。

听觉性语言区:在颞上回后部。

视觉性语言区:位于角回。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3)端脑髓质内的神经纤维分三类:

1)连合纤维:连接左右两半球皮质的纤维,主要构成胼胝体。

2)联络纤维:联系同侧半球不同部位的纤维。

3)投射纤维:联系大脑皮层与皮层下结构的上、下行纤维,其中大部分纤维经过内囊呈辐射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不同功能区。

(3)基底核 是大脑半球髓质内灰质团块的总称,包括豆状核尾状核杏仁体等。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1)☆内囊 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白质纤维板称内囊。豆状核与尾状核头部之间的部分称内囊前肢;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的部分称内囊后肢,内有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和视辐射等通过;前、后肢的结合部称内囊膝,有皮质核束通过。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三偏症”

当一侧内囊损伤时(如脑出血),患者可出现对侧半身浅、深感觉丧失(损伤丘脑中央辐射所致),对侧半身痉挛性瘫痪(损伤了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双眼对侧半视野偏盲(视辐射损伤),即临床上所谓的“三偏症”。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4)侧脑室 左、右各一,位于大脑半球内,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交通。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十七章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知识点
解剖学-神经系统(总论、中枢)
大脑结构与功能分区(转载)
详细的颅脑MRI正常解剖图谱,收藏级!
揭开大脑皮质功能分区的神秘面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