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聚焦玫瑰07】欢乐颂传奇

想必很多乐迷都传开了,第五届“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音乐会重头戏是,指挥家傅人长先生在国内首演德语版《欢乐颂》,即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傅人长曾连续10年元旦在柏林爱乐大厅指挥贝九,对这部作品有着很深的感触:这部作品是那么地庄严,是那么地凝重,有一种深沉的欢乐凝聚其间。


聆听“欢乐颂”的伟大旋律,我们跟随李恒生先生的笔触,一期去感受欢乐颂的“传奇”。


欢乐颂传奇

李恒生

(标旗文化执行董事  自由撰稿者)


交响曲作为一种多乐章的器乐合奏套曲,是直至18世纪才出现和定型的。从起初的三乐章,到后来的四乐章,无论是海顿、莫扎特,还是曼海姆乐派的斯塔米茨,这些早期的交响曲创作者,他们所写的交响曲大都形制短小、比较轻快,更接近于巴洛克组曲和意大利歌剧序曲,并没有太多的思想性。


贝多芬(1770~1827)既是一位承上启下者,又是一位集大成者。他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在交响音乐的创作上,他以一己之力,为交响曲这一曲式赋予更庞大的形制和更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而使其成为最重要的一种音乐体裁。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


贝多芬一共创作了九部交响曲,以及基本写出了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在古典音乐史上有所谓的“第九交响曲魔咒”,指的是西方多位重要作曲家,都在创作第九交响曲之后不久(甚至过程中)辞世。


著名音乐评论家哈罗德·C·勋伯格说:“对音乐家而言,第九(交响曲)似乎

个极限,......那些完成了第九(交响曲)的(作曲家)已经与来世不远了。”

这个名单包括舒伯特、布鲁克纳、马勒、德沃夏克、施尼特凯、沃恩-威廉斯、阿诺德,而最早的“中咒者”正是贝多芬。


贝九也因为是贝多芬的交响曲“绝唱”,而更添传奇色彩。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即便对于他自己的交响曲创作也是一个特例,除了体量、编制空前庞大,最为特别的就是在第四乐章引入了人声,包括四个声部的独唱与合唱团,从而使交响曲逾越了“器乐作品”的界限,为后人(比如马勒)的交响曲创作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空间。这个在音乐史上横空而出、前无古人的第四乐章,采用了席勒长诗《欢乐颂》中的部分段落作为歌词。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
(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
(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

《欢乐颂》(An die Freude)是席勒1785年夏天在莱比锡写成的一首长诗,全诗共八节,每节十二行;每一节又分两部分,前段八行,后段四行。


次年,《欢乐颂》在席勒自编的杂志《塔莉亚》上首次发表。(席勒后来将它收入诗集时,删去了最后一节。)

这首诗采用了当时流行的颂歌体,递进地歌颂了友谊、欢乐和由之引申出的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特别是对博爱的歌颂。


实际上,为席勒《欢乐颂》谱曲的远不止贝多芬一人,最早是科内尔(C.G.K?rner)在1786年为它配乐,甚至舒伯特都早于贝多芬(在1815年)写了一首为人声、合唱团和钢琴而作的歌曲《欢乐颂》,后来的柴可夫斯基也写过俄语版的(为人声、合唱团和管弦乐队而作)。

这说明《欢乐颂》确实很得作曲家青睐。


比席勒年轻11岁的贝多芬是诗人的崇拜者,22岁的时候就有志于把这首庄严崇高的《欢乐颂》的“每一段都谱上音乐”,并在此后的作曲生涯中作过多次尝试;但最后在第九交响曲中,他仅选用了《欢乐颂》的六段歌词(原诗的第一节和第三节的全部、第二节前段和第四节的后段)





正如理查德·罗森所说,贝多芬“自始至终都坚守着古典风格”,第九交响曲也是如此。它虽然庞大,却仍遵循了交响乐创作的渐进规律,结构严谨、秩序井然,其情感是层层累积到最后才释放、爆发的。它在形式上的严整、完美与其内涵的深刻、高尚正相匹配,而且相得益彰。


瓦格纳说:“《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登峰造极的作品。我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信念:贝多芬之后,在交响乐领域里不可能有任何新的和重要的作为了。”


拜罗伊特歌剧院

从1876年的第一届瓦格纳音乐节以来,在瓦格纳的“领地”拜罗伊特,唯一允许上演的非瓦格纳作品,就只有这部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创作开始于1817年,与第八交响曲相隔整整五年。贝多芬历时近七年,于1824年春完成全曲,并于同年5月7日晚在维也纳举行首演。


根据哈罗德·C·勋伯格的《伟大指挥家》一书记载,贝九1824年的首演是由多人合作指挥完成的。主要的指挥者是乐队首席乌姆劳夫(M.Umlauf),另外还有坐在钢琴旁的克罗伊策(交响曲的乐谱上并没有钢琴部分,但早期的交响曲演出中都会使用钢琴作为乐队的协助),克罗伊策对着合唱团或是乐队的某个声部打拍子,只有在表演即将失控时才去弹钢琴引导乐队。


贝多芬当时已经全聋,但仍坚持到场并作象征性的指挥(打拍子),但乌姆劳夫让乐手们别理睬贝多芬,因为此前贝多芬已多次因坚持指挥而造成演出的惨剧。



首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音乐结束后,全场听众沸腾欢呼,而全聋的贝多芬坐在指挥台旁,背对着听众,对身后的欢腾毫无所知,是女中音把他扶转过来,他才看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并频频向观众致意。


贝多芬谢了五次幕,台下仍掌声如雷。按照奥地利当时的规定,皇帝到场只准许民众三次鼓掌欢呼,而当晚听众致予贝多芬的敬意已超过对待皇室的规格,以致警察不得不干预制止。


不过由于当时的演奏水平,这次贝多芬“亲自指挥”的首演,实际效果不过尔尔。真正符合水准的、比较完善的贝九的公开演出,要等到1843年,由维也纳爱乐乐团在多次的排练之后才完成。


此后,贝九逐渐成为交响乐团的常规曲目。



《欢乐颂》作为贝九第四乐章的主要部份,包含四个独立声部(男高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和合唱团的演唱与管弦乐团的演奏。
这段由贝多芬所谱曲的音乐,在1992年欧洲联盟(欧盟)成立后,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为欧盟的盟歌。为了避免用不同语言演唱这首歌曲可能引发的不必要争端,只有曲子被用作欧盟盟歌,而不包括文字部分(歌词)。

1989年12月23日和25日,美国指挥家伯恩斯坦在西柏林的爱乐大厅和东柏林的大剧院两度指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以庆祝柏林墙被推倒、两德统一。



Beethoven: Symphonies No.9

'Ode to Freedom&qu

]贝多芬D小调第九号交响乐

发行时间: 1990年


参加演出的包括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全团和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基洛夫剧院管弦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巴黎管弦乐团等多个乐团的部分乐手组成的庞大乐队与巴伐利亚广播合唱团、柏林广播合唱团、德累斯顿爱乐儿童合唱团成员组成的庞大合唱团,共有上千人参演,超过20个国家、一亿多人通过电视收看了音乐会。


这是贝九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听众最多的一次演出。


伯恩斯坦
1989年指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伯恩斯坦将交响曲第四乐章席勒的《欢乐颂》改为《自由颂》(其实只是把歌词中的“欢乐”改成“自由”),伯恩斯坦对此说道:“我肯定,贝多芬会同意我们这么做的。”不过,谁知道呢?



《第9号交响曲》贝多芬

(伯恩斯坦指挥1989年柏林爱乐厅)


贝九也被世界各地用来庆祝新年,为听众演奏这部作品已成为许多乐团迎接新年的惯例,不同城市的人们都会聚集到音乐厅,在《欢乐颂》的歌声里辞旧迎新。根据统计,贝九在新年期间的演出频率出人意料地甚至高过了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

20世纪70年代,索尼公司的大贺典雄大力推动用数字化的激光唱片(CD)取代传统的黑胶唱片;1982年,索尼售出全球第一张CD。



大贺典雄(1930年1月—2011年4月
日本音乐家,前索尼音乐娱乐有限公司总裁


CD制作原本没有统一的标准,大贺典雄出于对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热爱,坚持要求一张CD必须能够完整录下整部贝九,因此最终确定的CD制作标准是12厘米外径、可容纳75分钟时长,并沿用至今。



而贝九在中国的首演,不是一般认为的1959年严良堃指挥中央乐团在北京的首都剧场演出那次,那次应该称作“贝九在新中国的首演”。



指挥:严良堃

1959年7月5日北京首都剧场实况演出录音

史上第一个中文版贝九录音


1935年,哈尔滨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交响乐团一一哈尔滨交响乐团,它主要由俄罗斯籍的乐手组成。1941年初,哈尔滨交响乐团为了迎接该乐团第100次音乐会的演出,特别召开了乐团理事会,会议上讨论并决定,排演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

因为哈交没有合唱团,所以特地聘请了哈尔滨铁道株式会社原生馆业余合唱团的60多名团员,与乐团合作演出《欢乐颂》。 


经过一个多月的排练,终于在1941年2月27日,在哈铁株式会社原生馆音乐厅举行哈尔滨交响乐团第100次音乐会、演奏贝九全曲,这场演出的指挥是俄籍指挥家丘沃克夫斯基。



作为贝多芬最后的、最伟大的一部交响曲,贝九以其技巧纯熟的音乐性与丰沛情感、深刻思想和崇高理想的完美结合,同时也被公认为交响音乐领域的最高成就。


成功上演贝九,已经是检验一支交响乐团实力的不成文的标准;每次贝九的演出和《欢乐颂》的唱响,也都成为一个城市的盛事。


我们期待《欢乐颂》的上演,为海峡国际湾区增添传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音乐纪录片:柏林墙最后的“贝九”
激昂奋进新征程 助力冬奥迎新春 | “欢乐颂”中国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
吐血整理 | 是谁写出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作品?
观后感:俞潞与宁波交响乐团演绎贝多芬九部交响曲第三场
明日演出导赏 | 聆听大师——贝九版本品评
万人合唱《欢乐颂》,听得人热血沸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