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同市,平城区,御河东石家寨村,司马金龙墓
山西学习平台
2020-12-01
作者:郭丽萍
平城魏碑十大经典 ⑥
影印件
隶楷杰作《司马金龙墓表》
《司马金龙墓表》,1965年出土于大同市平成区御河东石家寨村。与墓表一起出土的有墓铭、漆画、石器等四百多件珍贵文物。墓表为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书刻,为顶圆底方碑形,通高六十四厘米,宽四十六厘米。碑额八个篆书大字“司空琅琊康王墓表”。墓表碑文是:
维大代太和八年,岁在甲子十一月/康午朔,十六日乙/酉,代故河内君温/县肥孝故里、使/持节侍中、镇西大/将军、吏部尚书、羽/真司空、冀州刺史、/琅琊王司马金/龙之铭。
碑文大意是墓主人司马金龙这位《魏书》《北史》皆有记传且又为太武帝外甥女、北凉国君沮渠君牧犍之女河内公主所生的名将,于太和八年甲子十一月故之。司马金龙生前承袭文爵、官侍中、镇西大将军、开府、云中镇大将、朔州刺史,征为吏部尚书,卒后又赠大将军、司空公、冀州刺史、谥康王。
墓中同时出土的墓铭比墓表略大,内容相近,书体均为正规隶楷,均同一人所书,因而这里只议墓表一通书艺特点而已。相比相照,《司马金龙墓表》在点画上结体上都与汉代《张迁碑》、北魏《皇帝南巡之颂》和东晋《爨宝子碑》形神相连相近。
笔体欹侧,方峻森严
墓表的点画笔体非常特别,横划多为两头方挑,点竖撇划起笔多为方头。与汉隶相比,与《张迁碑》的风格很相近,第四行“郡”字与《张迁碑》中“君”字、第五行“里”字与《张迁碑》的“里”非常相似。与北魏《皇帝南巡之颂》的笔势也很接近,第十行“之”与《皇帝南巡之颂》中的“之”的点划、捺划几手没有区别。与东晋的《爨宝子碑》的点划也十分形神之似,第八行的“州”与《爨宝子碑》“州”几乎没有两样。点划确为众采百家之长。
结体扁正,方厚高古
结体扁平方正,这是《司马金龙墓碑》的又一特点。碑中第三行“日”、第五行“西”、第七行“尚”,扁的力度很大,第一行的“维”、第二行“在”、第六行的“镇”却方方正正,而第二行“子”、第七行“吏”、第九行“马”却又偏瘦偏窄了。总数六十五字,扁方有七字,长方有十一字,正方有四十七字。可以说是方正宏厚一身帅气的好碑刻。
异体隶楷,方正独茂
此碑虽然属隶楷精品,但是与《皇帝南巡之颂》相比,它又显得十分奇实了。《皇帝南巡之颂》属隶楷队伍中皇家正规军,而《司马金龙墓表》是皇家正规军但沾染上了一下地方军、游击队的自由特点。笔画上自由,第三行“康”字、第七行“书”字纯粹异形写法,“康”字下部以一点代替了“水”,“书”至上半部以四横代替了“聿”。体现大小上自由,第五行“乡”和“敬”、第六行“镇”和第九行“琅琊”写的很大,比第六行的“中”、第七行“吏”、第八行“史”竟大了两倍。许多书家评价为“规范”,实际上盯住细端,却尽现自由风格,尽现独特风貌。
作者简介
董其高
董其高,中国书协会员,山西省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大同市老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大同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大同大学兼职书法教授,平城碑帖牌匾艺术研究委员会主任。
作者单位:大同广播电视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北魏司马氏祖孙三代四碑的那些事
“隶楷书”
地下国书:北魏平城砖石铭志
魏碑国宝 | 司马金龙刻石
司马非凡马︱一个二代琅琊王的显赫日常和最终归宿
北魏《司马金龙墓表墓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