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病生于痰,怪病皆由痰作祟,一个治痰的名方,收下吧

都说痰湿百病起,百病皆由痰作祟,怪病生于痰之说。

小到伤风感冒,咳嗽吐痰,大到肿瘤、包块、中风脑梗,都和痰湿离不开关系。

有一个清肺化痰极好的方子,叫“清气化痰丸”,出自明代医家吴昆编著《医方考》。

全方由:陈皮10克,制半夏15克,茯苓10克,杏仁10克,枳实10克,黄芩10克,瓜蒌仁10克,胆南星,10克,等八味药组成。有(中成药)。

中医上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肺中之痰是由脾湿演化而来,要治痰就先治脾湿。

痰在肺部会阻碍呼吁的运行,气吸不上来,呼之不去,堵在胸口,还会造成胸闷,气紧。

我们的身体就想一个小火炉,津液被烘烤,就像在熬汤,本来清澈的水,越熬越浓,到最后就会形成非常黏稠的老痰,又黄有粘黏。

这个方子以二陈汤作为底方,熟悉中医的朋友都知道,二陈汤是治疗痰湿的一个祖方基本方。

陈皮理气化痰;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茯苓渗湿利水,祛除身体水湿;三味药能顺气,能祛湿,能化痰,降逆。体现了治痰先治脾,的中医思路。

杏仁,苦温,宣肺脾痰,上能止咳,下能通便,枳实破气消积,行痰通痞。胆南星苦凉,瓜蒌仁甘寒,二味清热化痰。又已黄芩清肺中之火,直扣本病之病机,可谓直捣黄龙。

《丹溪心法》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这个汤方都是已顺气为主,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这里指出了理气化痰的重要意义。

一个胃痛患者,老觉得胃中有一把火,大冬天的都要解衣露肚,要把肚子露出来才舒服,不然感觉肚子总是很热,有火在烧。

一问,他人喜欢喝酒,好肥甘食鱼肉之物。总感觉喉咙有痰,睡觉打呼声如雷,间歇性呼吸停顿,感觉好像堵塞,断气了一样。

一看他舌头,舌苔腻又带黄。我们讲,“鱼生痰,肉生湿”,痰油卡住了,上不能宣通,下不能肃降,闷在中焦发热,用清气化痰丸,四剂下去,症状消失,服用一段时间,也不打呼了。

像这种病症,你去医院,检查不出什么结果,但只要把痰热化掉,一切就好了。所以说,怪病生于痰就是这个道理。

有一个患者,总是感觉舌头麻,感觉不到味,有时还会经常咬到自己嘴唇。

能让五官,清窍,失灵,感官减退,也和痰有关。

痰油糊住眼睛就会视觉模糊。痰油糊住耳窍就会耳鸣耳聋。痰油糊嘴巴,就会让味觉消失。

脉搏,脉弦数,有力,肝胆有热。一看舌苔黄腻。清气化痰丸,用量六剂,好了,吃东西有味道了。

五官七窍,感官下降,退化。实证用清气化痰丸。虚证用什么,用聪明益气汤。

还有一个患者,经常眼睛疼,看事物模糊,去检查,说是白内障。

我说用清气化痰丸。她说肺没有问题,是眼睛的问题,在她看来,眼睛的病,用止咳化痰的药,在她看来是风马牛不相提的。

我说,你眼睛疼,视觉模糊,痰油糊住眼睛。清肺化痰丸,不只能止咳化痰,你这眼睛,视觉模糊,也和痰有关。结果吃完药说,眼睛不疼了,看事物也清楚了。

中医治病,不要以病名去治。病叫什么名字不重要,很多病名,都是西医起的,用病名治病,和那些庸医有啥区别,头痛治头脚痛治脚。

中医治病,你要去看他病因,病症。抓住重点。同一种病,可以用不同的药,这叫同病异治。不同的病,也可以用同一种药,这叫异病同治。

如今很多医院医生,治病不看人,也不问你哪里难受,你问他,他也不知道怎么办。只能叫你去做检查,CT,磁共振,各种抽血化验。

结果医生自己也没搞清楚,就开了一大堆无关紧要的药,吃了许久,病症还在。

清气化痰丸,清肺止咳化痰。这个方子只要是实证,痰多,热痰,都可以使用。

温馨提示:本文所涉及之处方用药,仅供临床医生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擅自试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少大病、怪病、疑难杂症都由它而起,除掉它易如反掌,但关键是……
老中医:怪病皆由痰作祟,痰饮湿邪是百病之源!
百病皆因痰作祟 “痰蒙心窍”教你有效健脾化痰
怪病责这于痰
从治疗1例口酸病反证_怪病多痰
百病皆有痰做祟,顽痰生怪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