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文读懂古代织物:如何区分绫罗绸缎纱绢锦绒?

绫罗绸缎人人都会说,但大家真的分得清它们吗?今天就简单介绍一下,如何识别绫罗绸缎纱绢锦绒等等各种中国古代的织物。

不过需要先说明的是,每种织物组织各个朝代的称呼不尽相同,它们本身也随着时间不断发展,所以这里只是做一般说明,让大家有个简单印象。另外,织物品类和织造技法众多,文中如有不足,望多包涵。

好了,现在就让我们正式开始吧!

中国古代织物种类繁多,但基本上需要“组织”来确定每根纱线之间的关系,所谓组织,就是织物内经纱和纬纱相互交叠的规律。

常见的组织分为三种,它们又被称为三元组织,要想认识绫罗绸缎,我们得先来认识这三种组织。




平纹组织



平纹组织就是指经纱和纬纱一上一下相间交织而成的组织。



平纹组织织物坚牢耐磨,弹性较小,光泽较差,如果你用手摸一摸,会发现手感很硬,但比较轻薄。

而且平纹织物不易磨毛、抗勾丝性能好,可谓经久耐用,是古代平民的首选。


斜纹组织



斜纹组织的经纬交点连成斜线,它的浮长线较长。



浮长线就是指一根经纱浮在相邻的几根纬纱上(或者纬纱浮在连续的经纱上面)。

斜纹组织织物摸起来手感较软,弹性好,看起来有光泽,但耐磨度不及平纹织物。


缎纹组织


经线(或纬线)浮线很长,形成的交织点为单独的、互不连续,间隔距离有规律而均匀的组织称为缎纹组织。


经面缎纹,织物正面呈现经浮长居多。


纬面缎纹,织物正面呈现纬浮长居多。

这种缎纹组织织物质地柔软,表面平滑匀整,富有光泽,但因为浮长线较长,所以易摩擦起毛、勾丝。


绞经组织



绞经组织是指仅纬线相互平行排列,而经线互相扭绞地与纬线交织。

两种绞经组织。来源/参考文献



起绒组织



起绒组织有一组附加的绒经专门产生直立的绒圈,这些绒圈通常会被割断,以形成断而密集的绒毛。

一种起绒组织。来源/参考文献

看完上面的几种组织结构,我们再来分别看一看每种织物的构造。


绫与绮


绫一般是指斜纹组织的织物,绫的表面有明显的斜纹纹路。

其实绫在早期也有平纹的,后来发展中才逐渐统一为斜纹组织。唐代是“绫”的盛行时期,官方甚至对官员的绫纹衣做了细致规定。绫在元明以后不再流行。

南宋花卉纹绫(局部)。来源/中国丝绸博物馆

一般认为“绫”是在“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绮”是一种平纹上浮纹显花的丝织物。

两种绮组织。图源/参考文献

后来,绮渐渐不再流行,到唐宋时,绫几乎已经完全取代“绮”的称呼。


纱与假纱



纱在早期是指一种平纹组织,它的纱线密度较低,相对轻薄。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就是这种平纹组织的纱,它的重量仅49克,透光率达到了75%。

西汉素纱襌衣(直裾)。来源/湖南省博物馆

但后期还有一种绞经组织,也被称之为纱,为了区分它们,一般把“平纹纱”叫作“假纱”,“绞经纱”我们才叫它“纱”。

几种纱罗组织。来源/参考文献

明清以前提到的纱一般都是“假纱”,比如马王堆素纱襌衣,用的就是“假纱(平纹纱)”,而绞经纱常见于明清。




之前提到的绞经组织也叫纱罗组织,这种组织的经线相绞,造成的孔眼较大,所以轻薄透气,受到人们喜爱,尤其是湿热的南方地区。

汉代至唐宋,罗一般为贵族服饰所用,五品以上官员才可穿罗制成的衣服。

南宋黄褐色如意山茶暗花罗(局部)。来源/中国丝绸博物馆

如何区分“纱”与“罗”?所谓:方孔为纱,椒孔为罗,或者更直接地说,先织成三、五、七等奇数纬纱的平纹组织后,再经线相绞,则为罗。

一种罗组织。来源/参考文献

不过后来明清时纱罗都成了轻薄丝织物的代称。


绸与绢与帛


“绸”古时候写作“紬”,“紬,大丝缯也”;“帛”是早期丝织物的统称,还作为交易等价物,所谓“钱帛”“币帛”。

汉代“缯帛”并用,一般指平纹素织织物,后来又统称为“绢”。

绢。来源/中国丝绸博物馆

由于绢平实纤薄,所以除了用于制作衣物,也常用来作画或扇面,今天我们能看到流传下来的很多绢本画作。

北朝黄绢地锁绣花卉(局部)。来源/中国丝绸博物馆

明清之后,绸是丝织品的统称,一般指是质地比较紧密的丝织物。




缎就是缎纹组织的丝织品,缎出现得很晚,至今未发现宋代以前缎的实物。缎在明清时期成为流行品种,受到贵族追捧。

缎。来源/中国丝绸博物馆

晚清白缎钉线绣花卉袖头(局部)。来源/中国丝绸博物馆

缎纹组织看起来非常光鲜亮丽,摸起来顺滑,但也非常容易勾丝。


缂丝


缂丝是一种平纹组织,但它的纬线会根据图案需要在局部挖梭织成,所以“缂丝”的织法被称为“通经断纬”。

缂丝。来源/中国丝绸博物馆


缂丝一般认为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最初是用毛纤维制作,叫作缂毛,传入中原后改用丝,这种织法耗费人工。

宋缂丝仙山图(局部)。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缂丝的图案和织物本身融为一体,线条细腻,没有明显的突起和反光。


妆花



采用挖梭工艺织入彩色丝线的提花织物为妆花,与缂丝不同点在于,妆花图案是在完整的织物上面后加上去的,而缂丝图案是织物本身的一部分。

妆花。来源/中国丝绸博物馆

妆花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中国古代丝织品的最高代表。



锦是一种重组织,相较于单层组织,它是多层组织的集合,所以质地较厚。一般使用多种彩线,色彩丰富。

唐红地联珠五彩鸟纹锦局部。来源/中国丝绸博物馆

按织造方法可分为,以不同色彩的经丝起花的经锦,用不同色彩纬丝浮长显花的纬锦、双层组织的双层锦等品种。

清红地蔓草纹加金细锦(局部)。来源/苏州丝绸博物馆

锦在中国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最著名的有苏州宋锦、南京云锦以及四川的蜀锦。




绒是在绒圈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绒圈锦,最早出现于汉代。

绒。来源/中国丝绸博物馆

制作起绒织物时,要利用起绒竿使起绒经屈曲于织物表面,织后将起绒竿抽去,就显出浮雕状的绒圈立体花纹。最后可将绒圈剪开,但也有不剪的。

END

作者 | 松子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臧晓彤
排版 | 薛梦缘

经公众号 “博物馆丨看展览” (微信ID:atmuseum)授权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绫罗绸缎究竟是什么
绫、罗、绮、锦、帛、绢都有啥区别?
如何有图有真相的看懂古代织物结构?来,上丝博大图!
绫罗绸缎,穿在身上的美学
新刊推荐|绫绣绸缎绒纨缟缭绮绢纱绡缂……你全读对算我输!
一问Vol.5 | 什么是绫罗绸缎?(上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