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光之神-William Turner透纳

光之神-William Turner透纳

 

 

 

透纳 (1775-1851年)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于1775年5月23日出生在英国伦敦科文特广场梅登巷一位理发师家庭

幼年就显示出绘画才能,9岁能为酒商画商标,12岁开始卖画,每幅二三先令,13岁时进水彩画家马尔顿画室学习,14岁就考进皇家美术学院,16岁时作品在学院得奖,他的才能深受官方学院的赏识。父亲发现儿子的才能后,不再从事理发而全力相助儿子作画。透纳18岁时就建立了自己的画室。24岁当选皇家美术学院候补院士,两年后转为正式院士,自33岁以后在皇家美术学院任教长达30年之久。

透纳的晚年虽获得了极高的荣誉,但他并不看重虚名,后来竟隐姓埋名地住在切尔西的一间茅屋里,他似乎没有去品咂过去几十年的过眼烟云,只是依然对着窗口的阳光和田野,用画笔和色彩记下唯一值得留念的大自然,一代大师就在这寂寞而凄凉的情景下,手还握着画笔闭上了他那双对大自然有过深邃探索的慧眼。

透纳的遗嘱是将他全部财产14万英镑全部分给年老贫困的艺术家,余下的作品捐赠给国家画廊。

19世纪初透纳曾出访法国,参观学习拿破仑掠夺来的欧洲绘画珍宝。后来又赴意大利艺术圣地考察学习。这些都使他的眼界开阔,他立志在先辈大师成就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艺术。他曾深入观察和描绘大海景色,喜欢画落日余辉和倾盆大雨的磅礴气势及暴风雨中的惊涛骇浪。他擅长于在这些扣人心弦的景色中探索光和空气的微妙变化。为了弄清海上风景的真实景象,已经67岁的透纳竟不顾危险,让人把自己绑在轮船的桅杆上,以便体验和观察大海中的恶浪。他在印象派诞生前30年就说过“你应当画你的印象”。透纳是一位富有幻想、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画家,现实对于他来说仅仅是达到幻想的跳板,一旦想像与现实冲突时,他就用幻想来代替现实,所以他所创作的画面景色既来自于对现实大自然的入微观察,又充满非现实的幻想意境,具有朦胧的神秘感。

透纳还是位英国学院派代表画家,是他把风景画提高到肖像画和历史画的同等地位,因为他终身崇拜皇家美术学院第一任院长雷诺兹,遵循他的艺术思想和原则。透纳是位不仅在英国,就是在全世界也是伟大的天才,他属于全人类。

 

19世纪初的欧洲风景画坛是属于英国的,在这里一时瑜亮地出现了两位世界级重量的画家--康斯泰布尔和透纳。前者是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恬静的乡村生活的妙手,而后者却在表现瑰玮宏奇的自然威力面前发散了他无与伦比的创作才能。在他悠长的一生里,不断地在英伦三岛和欧洲漫游,进行观察和写生;无论高山《远景》和大海《暴风雨》、村落和城市《雾中的伦敦》、古堡《港湾》和废墟《燃烧的古堡》的风光,都携取来作为创作的素材。

 美术界是崇尚青春的圣坛,美术史是天赋唱主角的舞台,从无数个神童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毫不吃力地窥见这一点,世界首屈一指的海景画大师透纳也是这样一个例子。

 

《远景》

 

《暴风雨》

 

《燃烧的古堡》

 

《战舰“特米雷勒号”最后一次归航》

 

27岁,透纳便去欧洲大陆游历去了,他性格中豪放不羁的秉性被壮阔的景色充分激励出来。在威尼斯他感受到了天空、云影、水波这一系列在古老的英伦大陆上感受不到的豁达之美,性格中的另一种出奇的异禀--耐性便显现了出来,他长久地在这水的古都流连,观察每一种不同的天气下,流波、涟漪、浪花的变化,并把它们留到了自己的画里《威尼斯风光》。

 

 《威尼斯风光》

 

 

游历加强了他作画时的一种倾向--用近乎抽象透明的手法描绘“大气”,在一次乘火车遇到了暴雨,他竟然把头伸出窗外观察9分钟之久,然后在淋得湿透了的情况下又闭目回忆了良久,下车后便把画画了下来。这就是《雨.蒸汽.速度》,雨是用刮刀涂在画布上的污浊色彩来表现的,昏暗的阳光是从很厚的污铬黄色下透视出来,阴影是用冷色调的深青色和豌豆色画的。

 

《雨.蒸汽.速度》

 

 

童年时代,透纳曾经受过地图测绘的初级训练,长大以后透纳系统地研习了这门技艺,并把它运用到自己蕴变化于精微的风景画创作中去。似乎在不同的时间可以感受到他画中景物不同的变化,这无疑是光的作用,是他应用地角测量技术真实地反映大自然的力量。他种作品间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自然的气魄,是任何自然画卷中不曾见到的。当观者见惯了青山绿水、牧歌短笛式的自然诗话,看到自然的真正咆哮的时候,倦怠似乎都被这横扫云烟的气势所剔除一空《海难》。他的画在立场上是明显倾向于自然一方,当惊诧于象山一样倾倒的海浪时,当某种自然的威慑震撼着观者使其感到畏缩时《灾难》,透纳是在以一种区别以往画家们看待大海的方法引导我们去认识它。

 

《灾难》

《灾难》

 

 

当我们试图寻找透纳的师承和传继时,可以惊喜地发现,前者能够上溯到法国古典派风景画中的光感效果的应用,而后者却直接由印象派诸位大师所承嗣,发展出了描绘阳光色彩的画卷。

 

《奴隶船》

 

 

《古罗马》

 

透纳一生前后有四次意大利之行,几乎走遍了这个国家。1819年赴罗马停留两个月中就画了1500张速写,有时还在这些速写上注明颜色,例如“土壤呈浅红色、灰绿色、近影紫色,大海是蓝色,阳光下薄雾和煦,叶簇明丽,阴暗处呈宁静的灰色”等等。1828年再度赴罗马又住了两个月,因此他对罗马这座艺术之都十分留念,这幅《古罗马》就是在这个生活经历体验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朦胧虚幻的画面中隐现出古罗马城的雄姿,庄严神圣不减当年,形象塑造既抽象又具象,既写实又加入自己的想像,画出了画家对古罗马无限的崇敬。

 

如果说法国画家莫奈画过《印象·日出》,那么1835年英国画家透纳画的这幅《月光下的煤港》,可称之为《印象·月出》,它们之间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透纳本人在印象主义产生前30多年就曾说过,他的绘画是他的视觉经验的准确体现。他还对一位学画的人说过:“你应当画你的印象。”所以透纳的画就是凭他自己对大自然直接观察描绘出来的,给人以如临其境的感受。画家凭感觉和印象作画,是绘画观念和画法的一次突破。

 

《月光下的煤港》

 

 

《古堡》

 

 “透纳的油画并没有传统学院式的那种沉重和色调深沉,相反,在他的作品里,有着和水彩画一样的透明、轻快、响亮和光彩夺目。透纳画笔所描绘的,可以说是真正的大自然,是大自然映照到自心所反射出的五颜六色的旋风与霞光,他的风景,就是内心的风暴,就是他内心一座五彩的城堡或者牧场。他的画是优美的,浪漫的,他一生所致力,追求的是光、雾、蒸汽、太阳、火光、水和反光……这些东西在他的画面上统统交织成甜蜜,美好和幸福的肉身和痛苦深刻的灵魂,运动着组合着成团块和升腾着的焰火,呈现出近乎抽象画的韵律感。”

 

 

《日出》

 

 “说道透纳的师承和传继,前者能够上溯到法国古典派风景画中的光感效果的应用,而后者却直接由印象派诸位大师所承嗣,发展出了描绘阳光色彩的画卷。

 与他创作中的浪漫主义情愫相反的,透纳终生是个孤独而自我封闭的人。很少有人在他生前能够充分理解他和他那一破千里的浪漫情愫。他很少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也拒绝了参加美术学院的会议的权利;虽然依然举办画展,却拒绝出卖任何作品。人们缺乏理解他那着了魔的自然气魄。直到1850年,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海景画家逝世以后,人们才重新意识到了他的存在。”

 

 

《海妖》

 

 “透纳作为一位伟大的画家,他是出色,更是勤奋的,他的一生勤奋的作画,一直到1850年仍然没有放下画笔,在作品上却更加的放纵色彩。不幸的是,透纳也像其他一些具有天才性质的艺术家一样,难逃精神疾病的困绕,难道这真的是天才们的宿命吗?1851年12月19日,透纳因为身患老年忧郁症逝世在切尔西自己的公寓中。享年76岁。这位西方杰出的艺术大师,就像一个身在旋风里舞蹈的理发师那样,修剪着大自然的发丝和杂乱,他用娴熟的技巧和想象力为大自然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发型,直接的体现出了大自然那种内在巨大的生命力与流动的速度,他永远在旋风里挥动手中的剪子和刮刀,他的身边是潺潺流过的溪水,橘黄色的太阳下,他的影子在地上被拉得很长,很长……”

 

《船抵维纳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就是被称为光之神的人
西方绘画大师 -171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 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 (1775-1851年) 英国画家
透纳的光,伦敦的雾
浪漫主义美术
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69】
人人心中所有,画家笔下生辉的风景名画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