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锡导游讲解资料之“四大码头”
米码头:明朝万历年间,莲蓉桥附近已有米市。乾隆年间,无锡粮食的吞吐量达到七八百万石,光绪年间,仅北塘大街到三里桥段,1公里长的地方竟有大小粮行80多家。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无锡和长沙、芜湖、九江并称为全国四大米市。当时粮食堆栈容量为东南各省之冠,粮食加工业成为全国5大碾米中心。
  布码头:布码头之名,在明朝已盛。当时的无锡农村不仅妇女,男子也在家纺纱织布。那时布商相对集中在布行弄和江阴巷一带,形成庞大的布市。在明末清初时,无锡外销土布达百万匹。运河里的船只来时售粮,去时带布,“无锡布码头”之名传遍大江南北。到了清光绪年间,业勤纱厂创建,以后又有振新、丽新、申新等厂兴建,布行兼营棉纱,布市场发展为纱布市场。

  丝码头:早在3000年前,无锡农村就开始几乎“栽桑养蚕”。19世纪60年代,江阴巷等处丝行林立,丝市中心在此形成,每岁营业额达数十万金。丝商将收购的土丝经过整理,销往南京、上海等地,并还有大宗生丝由上海转口输往国外。在19世纪70年代后期,无锡的丝占全国的28%强,居全国首位,故有“丝都”之称。

  钱码头:随着米、布、丝码头的兴旺发达,银钱业也随之发展。1869年,无锡有7家经营兑换货币、发行钱票、吸收存款业务的钱庄,到1896年时,莲蓉桥两岸有20多家钱庄。随着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银行又开始出现,到1942年,莲蓉桥畔有42家银行和各式钱庄,成为苏南的金融中心。另外,这一带还形成了以黄金、银元买卖为主的“黄金市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锡城老北塘的盛景已渐行渐远(上)
无锡市清名桥古运河景区31
廊桥遗梦…那些记忆中的古桥,承载了无锡的前世今生
无锡环城古运河漫步随记
落实“一城一岛一湾”战略 “蓉湖新城”呼之欲出
无锡这30座古桥个个历史悠久,你去过几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