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技术/瓷砖釉料配方大解密

责任编辑/吴旭 校审/庞杏华黄妙燕

◇始熔温度

指釉软化时的变形点,也称熔融温度下线;

◇流动温度

完全熔融时的温度即流动温度;也被称为熔融温度上线。

◇釉的烧成温度

通常应在熔融温度范围内选取。一般选择在釉充分熔化并在坯上铺展成平整光滑的釉面时的温度。釉的熔融性质直接影响釉面的品质

◇酸度系数法:

酸度系数是指釉料中的酸性氧化物与碱氧化物的摩尔比,一般用C●A表示: C●A=酸性氧化物/碱氧化物,酸度系数愈大则烧成温度越高。


釉面出面气泡、针孔的原因?

始熔温度低、熔融范围过窄,特别是快速烧成时更容易出气泡针孔等缺陷。可见釉的熔融范围愈宽,则釉的适用性就愈广。

①坯体中存在的开口气孔进入釉层;釉对坯体的熔解作用打开坯体内闭口气孔进入釉层。

②坯釉中含有CO32-、SO42-、NO3-、Pb3O4,在高温下分解而排出气体,矿物在高温下排出结晶水。

③熔块中溶入的水分在高温下逸出,形成气泡。

④ Fe2O3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FeO和O2。

⑤由于碳素形成气泡,CO在高温下裂解产生CO2和C,CO2气体在釉层形成气泡、

⑥由于工艺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气泡



4. 影响釉熔融范围的因素有那些?

①釉料的化学组成;

化学组成的影响主要决定于:

a.釉式中SiO2 、 Al2O3 和碱组分(熔剂)含量、种类和配比;

b.其中以以熔剂的种类和配比影响最大。

*碱金属氧化物(R2O)熔剂,又称软熔剂,包括氧化锂、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铅。

*碱土金属氧化物(RO)熔剂,又称硬熔剂,包括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锌、氧化钡。

c . 釉中Al2O3的含量对釉的熔融温度也很大,含量增加会使釉的熔融温度和粘度增加。

e. SiO2含量增加会使釉的烧成温度提高。

f. K2O(氧化钾)、MgO(氧化镁)含量含量增加会使釉的熔融温度扩大。.

②釉料的矿物组成;

③釉料的细度、混合均匀程度;

釉料的颗粒细,混合得均匀,则熔融温度和熔温度都会相应降低。


5.影响釉粘度的影响因子有那些?

①粘度的影响因子:

a釉的组成;b釉的烧成温度

因碱金属会破坏釉中[SiO2] 网络结构,所以引入阳离子愈多粘度下降幅度也愈大。不同价的金属阳离子对粘度影响存在差异。

②表面张力


6.釉表面张力对釉的外观 品质影响有那些?

表面张力过大,会阻碍气体排除和熔体均化,在高温条件下对坯的润湿性不利,容易造成“缩釉”(滚釉)缺陷;表面张力过小,会造成“流釉”(当釉的粘度也很小时,更严重)并使釉面小气泡破裂时形成难以弥补的针孔;表面张力的大小取决于:a.化学组成;b.烧成温度;c.烧成气氛

7.釉表面张力的大小取决于:①化学组成,②烧成温度 ,③烧成气氛


8.烧成温度对釉表张力的影响是什么?

表张力随温度的提高而降低!


9.烧成气氛对釉表面张力的影响

◇在还原气氛下的表面张力会比处在氧化气氛下的表面张力大20%;

◇在还原气氛下釉熔体表面会发生收缩,下面的新熔体浮向表面.在色釉和熔块釉烧成时,利用该性质采用还原气氛可使其着色均匀. 再者,采用还原焰烧成,则容易消除釉中的气泡.


10.釉与坯接触处的物化反应有何意义?

◇釉料中某些成分渗入坯体与坯体成分反应,形成坯釉中间层。通常是中间层从坯体中引入SiO2、 Al2O3?等成分,从釉内引入RO和R2O等成分.

◇坯釉中间层的化学组成和性质介于坯釉之间,由坯→过渡到釉没有明显界线。

◇坯釉中间层的作用是调和釉和坯之间的差异,增强坯釉结合。


釉料配方七问

1. 釉层厚度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

①薄釉层在煅烧时组分的改变比厚釉层大,釉的热膨胀系数降低得也多,而且中间层相对厚度增加,有利于提高釉中的压力,有利于提高坯釉的适应性。

对于厚釉层,坯、釉中间层厚度相对地降低,因而不足以缓和两者之间因热膨胀系数差异而出现的有害应力,不利于坯釉适应性。

②釉层愈薄,釉内压应愈大力大,釉体中的张应力愈小,有利于坯釉结合。


2. 釉的弹性、抗张强度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

具有较高弹性(即弹性模量较小)的釉能适应坯釉形变所产生的应力,釉的弹性好,既可补偿接触的产生应力,同时又能补偿机械作用所产生的应力,即使坯、釉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釉层也不开裂、剥落。

无论坯与釉,弹性模数小者则弹性形变能力就大,弹性好,对坯釉适应有利。一般要求釉的弹性模量要

适合于坯,也就是说使之相互接近,如釉的弹性形变能力低于坯,对坯釉适应极为不利。釉的抗张强度大,可抵消部分坯釉应力,对坯釉结合也非常有益。



3. 中间层对坯釉结合性的具体影响?

中间层可促使坯釉间的热应力均匀。发育良好的中间层可填满坯体表面的隙缝,减弱坯釉间的应力,增大制品的机械强度。

1.中间层对坯釉结合性的具体影响

①降低了釉的膨胀系数,消除釉裂。

②若中间层生成了与坯体性质相近的晶体,则有利于坯釉结合;反之,则不利于坯釉结合。

③釉熔解了部分坯体表面,并渗入坯体,坯釉接触面积增大,有利于釉的粘附,增加了坯釉适应性。

2.影响中间层发育的主要因素

主要是坯釉的化学组成和烧成制度。

①坯釉组成对中间层发育的影响。坯釉化学组成相差愈大,则反应愈激烈,中间层形成速度快,而且厚,发育较好。

②烧成制度对中间层发育的影响。烧成温度愈高,则釉的熔解作用愈大,釉中组分的扩散作用愈强,则坯釉反应愈充分,中间层发育良好,坯釉结合性变好。

③釉料的细度和厚度。釉料愈细愈适于坯釉反应,扩散作用加强,中间层发育良好。釉层薄,熔化后釉组分变化大,中间层相对厚度增加,发育较好。



4.膨胀系数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

釉和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二者之间的膨胀系数不一致,釉在冷却固化后,在釉层中便会有应力

出现,就会影响釉在坯体上的附着性能。


5.简述影响釉熔体析晶的因素?

(一)釉的组成

釉料的组成是熔体析晶能力的内在因素,利用釉料的成分对应于有关相图可以了解该系统的析晶特性。

实际生产中,为了析晶,一般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⑴加入晶核剂;⑵引入某种组分;⑶适当引入碱金属氧化物

(二)釉的粘度

一般来说,釉熔体粘度大的,其扩散阻力大,因而不利于晶体长大;反之,釉熔体粘度小,其扩散作用

就十分明显,则有利于粒子的定向排列,有利于晶体生长。

(三)分相

(四)烧成制度

想获得结晶良好的釉,则需要在晶核形成及晶体生长的交叉温度区进行长时间保温;若不想获得结晶的釉面,则快速通过该温度区。

由于化学组成不同,釉熔体偶尔也会出现晶核形成温度区及晶核生长温度区完全分离及完全重合的情

况,可采用如图3-14所示的烧成制度进行。


6.简述釉料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①原料的分解;②化合与固相反应;③氧化物挥发;④烧结;⑤熔融

7.简述釉层冷却时的变化?

釉层冷却要经过三个阶段:

①从低粘度的流动状态冷却到软化温度(Tf);②粘度增加,经过粘性状态;③超过转变温度(Tg)后凝固形成玻璃体。釉和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二者之间的膨胀系数不一致,釉在冷却固化后,在釉层中便会有应力出现,就会影响釉在坯体上的附着性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釉料知识
重点分析釉面缺陷 釉裂、针孔 釉泡 缩釉……
陶瓷釉面针孔与气泡缺陷的产生原因及克服方法 - 重庆策划人圈 - 焦点房地产 - 搜狐圈子
[转载]转发【古陶瓷的釉中气泡】之我见(2)
【技术】仿古砖、全抛釉砖形怎样改善?
陶瓷|釉面墙地砖表面缺陷(凹釉、釉泡、针孔)克服方法(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