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6年三伏贴时间和疾病防治

2016年三伏贴时间

        三伏天是从夏至日后的第三个日开始,叫做初伏(10天);夏至日的第四个庚日叫做中伏(10天,也有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则是末伏(10天)。

        冬至当日九,夏至三庚伏。意思是说冬至的当天就算入九(到了数九寒天的日子),而夏至再过三庚才入伏(到了酷暑难耐的大热天了),“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日,从第三个“庚”字日起便是入伏,到第四个庚日共10天为初伏。

        关于三伏第一天,我们也可以自己推算下。比如2016年夏至日时间是2016年6月21日,第一个庚日是2016年6月27日,第二个庚日是2016年7月7日,第三个庚日是2016年7月17日。那么这一天,开始入伏,这就是头伏的第一天。



头伏时间  7.17—7.26




中伏时间  7.27—8.05




润中伏时间  8.06—8.15




末伏时间  8.16—8.25



三伏贴疗法的作用机制

        “三伏贴”是中医最具特色外治法中的一种,在“三伏天”阳气最旺盛、人体经络疏松之时,通过外用膏药的药物敷贴手段以达到调节人体脏腑功能,增强抵御疾病能力的作用。运用药物调节,配合季节的变化,辅以养生之道,使机体的“阴阳”达到自然的平衡。

        在“三伏天”敷贴“三伏贴”对机体可以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增强自身抵抗力,达到疾病防治的目的。在预防和治疗许多慢性病方面,特别是对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感冒易患者、虚寒性胃痛和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疗效尤其明显,所以,中医有'冬病夏治三伏贴敷'的传统。随着人们对中医药防病治病优势的认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将中医药强身健体、防病治病作为首选。

        穴位贴敷疗法主要是通过穴位皮肤组织吸收“三伏贴”有效成分,发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经皮肤穴位吸收的有效成分不经过消化道且极少通过肝脏,可大大地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并能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预防疾病的作用。穴位贴敷疗法主要包括“冬病夏治”、“冬病冬防”,也就是大家平时称的“三伏贴”和“三九贴”。


三伏贴疗法适应症

三伏贴适用人群很广,它能够治疗下列几类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腹泻、慢性胃肠炎、胃痛、厌食等;

运动系统疾病:颈肩腰腿痛、肌肉疲劳等;免疫系统疾病: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三伏贴对儿童反复长期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虚寒体质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老人的疼痛性疾病,如慢性腰腿痛、肩周炎等也有良好的疗效。


2016年三伏贴敷贴时间

头伏:2016-7.17--2016.7.26

中伏:2016-7.27--2016.8.05

润中伏:2016-8.06--2016.8.15

末伏:2016-8.16--2016.8.2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入伏!三伏天秘籍大盘点,防病祛病最佳时机不可错过
浅谈“三伏”与“三九”的敷贴
■三伏灸的概述
三伏考
入伏,一伏、二伏、三伏,具体哪一天开始,是怎么推算的?在农村有什么风俗和习惯吗?
夏至过后,今年何时入伏?具体时间如何推算?今天,老农告诉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