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童社交友谊的发展规律,掌握这个规律,帮助孩子更好的交朋友
今天要介绍的儿童发展规律,看题目就明白了,就是关于儿童社交友谊、交朋友的发展规律。
有的父母可能会问了:孩子交朋友还有什么发展规律?这还用教?懂得这种规律有啥用?
规律肯定是有,不然我也不会写这篇文章。至于这种规律有啥用?我会告诉你很有用,而且很重要。要知道我们人是社会群居性动物,不仅需要友谊来让我们心理保持更加健康,更重要的是我们社会的本质是合作,而交朋友恰恰培养就是我们合作能力、合作精神。凡是擅于交友的人,在团结合作能力上一定不会太差。
所以,根据儿童社交友谊的发展规律,帮助孩子更好的与朋友交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儿童社交友谊的发展规律

儿童社交友谊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友谊的理解是不同的,当然在行为表现上也是不同的:
1、临时的玩伴(2—6岁)——今天我的朋友是你
2岁左右时,孩子开始出现独立意识,开始把自己跟别人区分开,为不同个体之间的友谊出现建立了可能。
这时的孩子因为思维简单,对朋友并没有多大的理解,在他们眼中,跟他们一起玩的就是他们的朋友。如果你问这年龄段的孩子“你跟他为什么是朋友”,他通常会告诉你“因为我们一起玩啊”。
而同时因为这时的孩子特别以自我为中心,所以,那些给他们带来某种利益的孩子,就特别容易成为他们的朋友。比如某个小朋友有特别好吃的,或者有特别好玩的,或者是特别厉害的,这样的小朋友就特别受欢迎,别的小朋友都想跟他做朋友。
正是因为儿童的这些交友特点,使得他们的朋友并不固定。今天可能是这个孩子是他们的朋友,明天就可能换成另一个孩子成为他们的朋友。他们的友谊更多像是今天完成一个游戏而临时组建的一样,与其称作“朋友”,不如叫“合作伙伴”更合适。
此阶段的小朋友在交友时更喜欢发出主动要求,而不喜欢对别人的提议做出邀请。比如孩子在玩堆积木时,别的小朋友看到很喜欢,发出加入的请求时,孩子通常会拒绝。
2、单方面的获取(5—9岁)——一切都是关于我的
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提升,孩子开始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他们开始认识到“友谊”是超出当下间进行的活动的,所谓的朋友应该是更长久的伙伴关系。
但是因为自此时的孩子仍然以我为中心,所以他们更喜欢跟那些给他们带来利益、让他们感到愉快的人做朋友。他们更多的关心自己的需求有没有满足,而很少考虑自己应该为朋友承担什么责任,需不需要做什么让朋友感到高兴。如果个体间的需要和行为碰巧非常契合,友谊就形成了;反之,友谊则可能瓦解。
同时,此阶段的孩子有非常强烈的社交欲望,以至于他们可能会与一个“不是很喜欢”的人一起玩耍。而此时的孩子又缺乏社交技能,因此为了让别人喜欢跟自己玩耍,他们会采用贿赂、威胁的方法,比如“你跟我一起玩,我就给你玩这个玩具”、“你不让我玩,我就再也不跟你做朋友了”。
3、双向付出(7—12岁)——你帮我,我就帮你
7岁后,孩子开始从以自我为中心进入了去中心化,换位思考能力增强,同时伴随社交活动经验的增多,孩子对朋友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开始意识到朋友是相互帮助,不再只是单方面的索取或给予,而是期望对方做出同等的回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了能交到朋友,我女儿跪在地上学狗叫”
''如何交朋友'':三个简单步骤,轻松培养学龄前儿童的社会情商
引导孩子交朋友
幼儿园自愿选同桌:孩子的社交世界最残忍
“你不这样做,我就不跟你玩了!”孩子遭遇社交威胁,怎么办?
“妈妈,为什么他们都不和我玩?”我 3 岁的女儿在幼儿园被孤立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