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宰相劝皇帝废傻太子遭拒,拍着宝座说:可惜,太子即位后帝国崩亡

文/格瓦拉同志

晋武帝司马炎篡位建国后,册立愚痴呆傻的长子司马衷为太子,并为其纳太尉贾充的“蛇蝎丑女”贾南风为太子妃,由是引起满朝文武的忧心。武帝自然很清楚朝臣们为何而担心,所以为了能让儿子牢固地统治江山,便一方面大力提拔岳父杨骏(武元皇后杨艳的叔父,武悼皇后杨芷的父亲),准备让他日后辅佐太子治国;一方面则大封子侄、宗室为诸侯王,并让他们统领重兵、镇守地方,意在拱卫皇室、消除隐患。

司马炎称帝后,册立司马衷为太子

晋武帝宁肯培植外戚和藩王的势力,也不愿改立贤明的皇子或兄弟做储君,真实的原因无非有三点:首先,按照“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原则,司马衷既然是嫡长子,理应被册立为储君;其二,司马衷的生母、武元皇后杨艳薨逝时哀求武帝不可废黜太子,皇帝曾含泪答应过;其三,朝臣们属意的储君人选是武帝的亲弟弟、齐王司马攸,而司马攸当年差点取代兄长被立为储君,由此遭到皇帝的猜忌。

虽然于公于私,晋武帝都不得不立傻儿子为储君,但大部分朝臣却对此忧心忡忡(“惠帝之为太子也,朝臣咸谓纯质,不能亲政事。”见《晋书·卷三十六》),毕竟白痴太子一旦即位,飞扬跋扈的外戚、尾大不掉的藩王、居心叵测的贾南风,这些力量搅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但凡有点头脑的人都能预料到。

司马衷愚痴呆傻,根本没能力治国

正因如此,很多朝臣便或明或暗地向武帝劝谏,希望他能改易太子人选、抑制外戚、削夺藩王权势,唯此方能保障帝国的长治久安,尤其以宰相卫瓘(尚书令、司空)最为积极。但是对于卫瓘等人的劝谏,晋武帝却丝毫不以为意,大有“一条路走到黑”的意思,让卫瓘等人忧心不已。

某日,晋武帝在凌云台设宴招待重臣,卫瓘假装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借着“酒劲”对皇帝讲:“微臣有要事上奏”。武帝此时已经喝得两眼惺忪,便对卫瓘讲到:“爱卿想要说什么?”卫瓘见武帝没有让在座人等回避,自知不能在这种公开场合谈论改易太子之事,便欲言又止,如此连续三次都没有把心中的话说出来。

卫瓘苦劝武帝废黜司马衷,结果遭拒

最终,卫瓘实在无奈,便只能趁着“酒劲”,用手轻拍皇帝身下的宝座,感慨着说道:“这个宝座可惜了!这个宝座可惜了!”武帝虽然脑子有些木,但听到这句话后却顿时大惊,转念一想便已明白卫瓘话中深意。这次,武帝依然不肯听从建议,只见他满脸不悦地对卫瓘说道:“司空真的喝醉了吧?”卫瓘自知皇帝的意志坚定,已经再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此后便再没有提起此事。

后会宴陵云台,瓘托醉,因跪帝床前曰:“臣欲有所启。”帝曰:“公所言何耶?”瓘欲言而止者三,因以手抚床曰:“此座可惜!”帝意乃悟,因谬曰:“公真大醉耶?”瓘于此不复有言。引文同上。

晋武帝一意孤行,给帝国带来隐患

晋武帝坚持要把江山传给傻儿子,其结局可想而知。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驾崩,“白痴太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司马衷在位十余年间,完全就是个被人随意操弄的傀儡,丝毫没有处理繁杂国政的能力,由此导致外戚杨骏、皇后贾南风及八位诸侯王为争夺最高权力而相互混战,前后持续16年时间,最终以东海王司马越的胜出而终结,史称“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对西晋造成的创伤无比深重,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更要命的是开启了极度混乱的“五胡乱华”时期(“自永熙以来,十有一载,人不见德,惟戮是闻。公族构篡夺之祸,骨肉遭枭夷之刑,群王被囚槛之困,妃主有离绝之哀。历观前代,国家之祸,至亲之乱,未有今日之甚者也。”见《晋书·卷七十一》)。

“八王之乱”后不久,西晋走向崩亡

就在此期间,风雨飘摇的西晋帝国崩溃,并在公元316年被匈奴人建立的汉赵灭亡。这个异常短命的大一统王朝,从创建到灭亡仅有51年时间,如果按统一中国的时间算起,则只有37年时间,真可谓“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人们还是普遍愿意相信,若晋武帝能以天下为念,选择一位贤明的储君,帝国的命运极可能会改写。“一人以兴邦,一人以丧邦”,此之谓也!

史料来源:《晋书》、《资治通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司马炎胞弟之死的意义非凡:它标志着“倒太子”派的全面彻底溃败
闲话“建储”
古代最动乱的三百年,汉人几欲被数屠殆尽,只因他执意立庸废贤
晋武帝有26个儿子,心智健全者很多,为何选中一个白痴做太子?
司马遹
国丈被封为临晋侯,朝臣大惊:临在晋之上,岂不大乱?果真如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