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伴侣不爱你,可能是你教的​


作者:清筠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小鱼是个脾气温和的姑娘,性格开朗、凡事不往心里装。

就是这样一个人,处理起亲密关系,却像一团乱麻。

一次男友出差,小鱼给对方打了两通电话,都被挂断了,让她着急难耐。

不久之后,男友回过来电话解释:

“刚刚是在开会,不能接电话。”

小鱼心里很委屈,她说:

“你当时应该走出会议室,找一个小角落,给我回电话解释一下的。”

“你过了多久才回电话,根本就不在乎我。”

每当男友的行为和预期不一样,她内心就特别不安。

来源:pexels

“你不爱我了。”“你根本就不在乎我。”这样的话时常挂在嘴边;

一次两次,男友还是会耐心哄她,后来,渐渐再也不哄了。

小鱼越要求,男友越逃跑;

最后,两人关系走向了疏离。

亲密关系中,有很多这样的“压力时刻”,就像一个自证预言——

本来不一定是事实,说着说着就成真了。

这种现象,其实都和“投射性认同”有关。

01

投射性
认同是一种引诱

投射性认同,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

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引诱”——

“引诱”对方按照自己的行为逻辑去做事。

这是一个,将关系引入自己幻想中的牢笼的过程。

还记得《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吗?

小时候,父亲偏爱妹妹,松子只有不停做鬼脸才能换来父亲的片刻关注。

于是,她内心形成了“我不讨好你,你就会离开我”的关系模式,极度缺乏安全感;

这种不安来源于与父亲的关系,但却带到了她每一段关系中。

来源:pexels

她的内心,是很怕伴侣离开的。

于是,便把“如果不讨好,你就会离开我”这种无助感投射到伴侣身上;

伴侣接受到她讨好的“引诱”,就更加无边界地利用、虐待与控制她。

这种投射,让她回到了童年时与父亲相处的模式中。

而最终,松子也在一次次重复性的绝望中,走向死亡。

来源:pexels
投射让我们看不到对方真实的样子,却照出自己过去没有被好好处理的“坏”的情绪。
像上文中的小鱼,小时候父母外出工作,一直与爷爷奶奶生活;

对于童年,她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就是父母离开家时的背影。

她无论怎么哭,怎么撕心裂肺地喊叫,他们都不会停留......

那种被抛弃感深深扎根,并在亲密关系中爆发。

这种“坏”的感受,是童年带来的,但她无法独自消化这种情绪,便将它打包丢给伴侣。

她在脑海中构想出一个“对自己不上心,不爱自己”的伴侣。

期待对方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不安,从而做出改变。

在小鱼的心里,其实是有两条轨道的:

一条是显性的:我希望你能用我想要的方式对待我,不离开我。

另一条是更深层的:我知道你肯定不会如我所愿,肯定会离开我。

她一面要求对方改变,一面又走不出“被抛弃”的剧本。

无论男友怎么做,最终都无法喂养她内心不安的黑洞。

来源:pexels
在这种压力下,男友可能有两种反应:

一开始会很开心,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需要了,甚至会尽力满足对方;

两人的关系处在一个“被要求”—“接受要求”的循环里,还能继续下去。

到后来,男友可能感觉到精疲力尽;

总是接收到“你是坏人,你不爱我”这样的信息后,再也不想调整行为、自证清白。

于是彻底摆烂,两手一摊:

好吧,你说我不爱你,我真的没那么爱你了。

投射性认同的本质,就是在诱导别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作出反应。

来源:pexels

02

飞盘
与接盘的游戏

其他防御机制,基本都一个人内心的独舞。

而投射性认同,则是一场双人的较量,一场“飞盘与接盘”的游戏。

在亲密关系中,有这样一种相处模式非常常见:

“强势的妻子与无能的丈夫”。

妻子经常对丈夫说:“能不能勤劳点,这么懒,什么事情都不做。”

丈夫一开始会做一些,但是不管做成什么样,都达不到妻子的标准;

久而久之,丈夫的改变没有被看见,又一直受到来自妻子的压力;

自己内心甚至也认同了她的评判,最后只好放弃挣扎,心甘情愿地当一个“懦夫”去了。

这就是典型的“投射—认同”游戏。

来源:pexels

在这个游戏规则内,提出要求的那一方很容易忽视对方真实的存在。

只看着对方有没有达到自己的标准,有没有按照自己要求的方式对待自己。

这种相处模式下,被投射的一方会感到窒息的“约束”感;

最后出现一方逃跑,一方追逐的场景。

投射者们往往会感到无比痛苦,觉得自己遇人不淑。

殊不知,对方的态度可能是被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

来源:pexels

关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重复的瞬间——

因为同一件事情吵架、总是感到不满、容易被抛弃......

可以学着跳出那些“剧本”,关照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同时看见真实的对方。

比如说,当想对伴侣说:

“你怎么又忘了接我,你是不是不爱我。”

可以换一种表达,把变形的“愤怒”转化为真实的“担忧”:

“你忘记过来,我很伤心,让我想起以前不安的感受。”

或者深入询问一下,他真的是有意忘记吗?

也许是半路岔开的会议、突如其来的工作压力、想发却没有发出来的短信......

再问一问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是来自眼前的关系,还是与早年的经历有关?

或许,它让你想起被母亲遗忘在幼儿园的经历;

又或许,是让你回忆起上一段感情中,那个不告而别的男人。

关系中,冲突是常态,但冲突的终点绝不是输赢、对错,而是对自己和对方更深入的探索。

放下“我”和“你”的角逐,才有可能变成更好的“我们”。

03

好的关系
需要去毒化

化解“投射性认同”的旋涡,投射者的自我觉察很重要,伴侣的辅助也同样必要。

一个在爱情里高呼:“都是你的错,你怎么这样对我。”的人,看似强势,充满控制欲,其实内心是很脆弱的。

他们期待被看见的,不是表面的强悍,而是藏在这些面具下面,深深的不安。

投射性认同的出现,很考虑伴侣的另一方对“坏”情绪的涵容能力。

来源:pexels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了我妈40年的婚姻,我终于明白:感情里命苦的女人,往往都是自找的
一个“渣男”的自述:“追过5个人,追到就想分手”
摆脱“恋爱脑”,你需要的是这个能力
伴侣这么糟糕,为什么有人就是离不开?
女人在爱情里的忌讳,别轻易去碰,会让你伤得彻底
喜欢他,但接受不了他爸妈,这样的家庭能嫁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