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06 这才是秦始皇讨厌儒生的真实原因

秦始皇“焚书坑儒”被天下儒生批评了两千多年,让人极其容易产生错觉,以为秦始皇一开始就讨厌儒生。那么,真实情况到底如何?秦始皇为什么讨厌儒生?

秦始皇

一、儒生务虚不务实

秦始皇受法家思想影响很深,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法家人物。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能够更好地治理帝国,他还是向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百家作出了妥协与让步,设立“博士”一职,以集思广益、随时备询。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当时所设立的博士有七十位。而在七十位博士中,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八世孙孔鲋以及淳于越等儒家学者赫然在列,可见儒家的代表席位不少,甚至很有可能是当时最大的在野党。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准备登泰山举行封禅仪式。但因封禅仪式十分繁琐,所以秦始皇便召集过去鲁地的儒生七十名,到泰山下商议祭祀天地的封禅之事。

以上史料说明,秦始皇并非一开始就讨厌儒生。相反,在大秦帝国成立之初,秦始皇对儒生的态度还算不错。那么,秦始皇后来为什么对儒生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我们还是以上述秦始皇登泰山封禅的史料为例。秦始皇邀来鲁地的儒生,但令秦始皇始料不及的是,对于封禅仪式,这些儒生竟然各有不同的主张。他们议论了老半天,也拿不出一个统一的意见,甚至有的儒生还提出秦始皇应该学习古代君王封禅的仪式,登山时应该用蒲草裹住车轮,以不伤害山上的土石草木;扫地祭祀时应该用草编的席子等不切实际、十分无聊的意见。

祭祀使用草编的席子还好办,但登山不伤害土石草木怎么可能?儒生们这种务虚不务实,食古不化过于迂腐的的想法令秦始皇不胜其烦,认为众儒生所说的很难实际采用,于是贬退儒生,下令开通车道,从泰山南麓直上顶峰。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开始,秦始皇对儒生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焚书坑儒

二、儒生好崇古非今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摆设酒宴,七十位博士上前献酒颂祝寿辞。仆射周青臣趁机拍马屁,为秦始皇歌功颂德,令秦始皇十分高兴。不过,秦始皇刚想开心大笑,但还没笑出声呢,儒生淳于越就来扫兴,说:“我听说殷朝、周朝统治天下达一千多年,分封子弟功臣,给自己当作辅佐。如今陛下拥有天下,而您的子弟却是平民百姓,一旦出现象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没有辅佐,靠谁来救援呢?凡事不师法古人而能长久的,还没有听说过。刚才周青臣又当面阿谀,以致加重陛下的过失,这不是忠臣。”

淳于越的这番话不仅扫兴,而且还很有问题。

其一、关于实行分封制还是实行郡县制的问题,在大秦帝国成立之初就已经有定论。淳于越此时旧事重提,是以古非今、不知时务;

其二、传说中的五帝时期以及后来的夏、商、周时期的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每个朝代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所以与时俱进才是应有之义。而淳于越等儒生脱离实际,一味强调效法古人,不能与时俱进,过于迂腐;

其三、秦帝国兼并六国,完成天下一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和重大进步,其所处的情况与之前的历史情况明显不同。淳于越等儒生看不到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和进步性,说秦帝国应该效法古人治理国家的制度,实行分封制,显然是崇古非今,在开历史的倒车。

因此,丞相李斯认为,儒生们脱离实际效法古代的行为,是诽谤当世、惑乱民心的行为,建议秦始皇“焚书”。秦始皇深以为然,听取了李斯的建议,下令“焚书”。

秦始皇在下令“焚书”时,还是有所保留的。他规定:博士官署所掌管的书籍及医药、占卜、种植之类的书籍不在“焚书”之列,如果有人想要学习法令,可以官吏为师。

公元前212年,即秦始皇下令“焚书”的第二年,方士卢生、侯生自知无法帮秦始皇找到神仙和长生不老药,骗局无法继续下去,害怕被秦始皇治罪,于是密谋逃亡。可恨的是,卢生与侯生在逃亡之际,还不忘多方诋毁秦始皇。这令秦始皇恼怒异常,下令追查卢生与侯生的下落并捉拿妖言惑众、蛊惑人心的“儒生”四百六十多人,全部坑杀在首都咸阳城外,以儆效尤。这就是所谓的“坑儒”。

值得注意的是,《史记》记载秦始皇坑杀的是儒生,但后世的研究表明,秦始皇当时所坑杀的主要是方士,并非儒生。

不过,“焚书坑儒”事件还是反映了秦始皇对儒生的态度确实已经发生极大的变化。至少,从相关史料来看,经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后,孔鲋、淳于越等儒生基本上已不再为秦帝国服务了。

以上两点是从儒生自身的原因来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两个方面:1、秦始皇并非一开始就讨厌儒生。比如在泰山封禅之前,秦始皇还特地请来了鲁地的儒生讨论封禅仪式;再如有大量的儒生作为博士,在秦帝国任职等。2、秦始皇并非讨厌所有的儒生。秦始皇真正所讨厌的,是那些崇古非今或迂腐不堪的腐儒。

影视剧中的秦始皇

三、秦始皇的法家本质

熟悉中国古代历史的人都知道,秦帝国之后,腐儒的数量是越往后越多,其讨厌程度比起秦帝国时期,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在历史上,又并非是所有的帝王都像秦始皇那样采取“焚书坑儒”的措施。可见,秦始皇讨厌儒生,与秦始皇本人的思想观念有内在的关系。

商鞅变法后,法家思想成为了秦国的主导思想。秦始皇作为由秦国到秦帝国过渡的君王,深受法家思想的影响,其个人思想观念基本上是法家特质。这一点从秦始皇即位之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秦始皇所信任、重用的臣子就能看出端倪。比如秦始皇采用废分封、行郡县的措施,比如秦始皇信任熟知律法的赵高、重用法家代表李斯等。

正是因为秦始皇本人具有极强的法家特质,所以他才会无法容忍儒家思想,特别是腐儒思想,才会不喜欢儒生。而这一点,恐怕是秦始皇不喜欢儒生的真正原因。

微整形、传统整容、皮肤美容热线:0577-81866665

或扫以下二维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才是秦始皇讨厌儒生的真实原因
古代历代重视儒家唯独秦不然,是秦始皇打压儒家了吗?
传奇|秦皇封禅
秦始皇设宴,鼓乐喧天,他却孤芳自赏,1句话后哀嚎不断
大秦帝国究竟为何要焚书坑儒?背后的主谋并非秦始皇,而是此人
为什么秦始皇只针对儒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