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沉浸式”学习法,用来教IB中文也很好!


看点“沉浸式”教学法最初被运用于语言教学,但是在本期国际课程圆桌会中,我们将看到IB文学课老师创造性地将其运用于小说教学中。这位老师用“沉浸式”教学法教授张爱玲的小说《封锁》,让学生在自然而然的环境中,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


 | 刘颖鸿    编辑 | 闻琛


“沉浸式”教学法是第二语言习得中使用的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全天候使用目的语进行教学的全封闭语言教学项目。


它为学生创造一个人工的目的语环境,使学生用目的语学习知识,能自如地沟通交流,对语言教学非常有帮助。


触类旁通,在小说教学中,我也尝试了使用“沉浸式”教学,期待学生也能在自然而然的环境中,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写作的用意。




张爱玲的小说《封锁》所处的单元是IBDP课程第三部分:按文学体裁编组的作品。(所有作品都必须选自指定作家名单中的同一体裁。)我选择的是短篇小说。


按照大纲(中文教学大纲Language A Literature Guide first exams 2013 CN),第三部分的教学要求为:

1、了解并理解所学作品;

2、清晰了解所选体裁中的文学惯用手法;

3、了解所选体裁中将作品内容表达出来的文学惯用手法;

4、比较所选作品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所以要让学生理解这部作品的主旨,体会人物的感情,正确鉴别和鉴赏作品中的文学手法,然后再指导学生有条理、清晰、简练、语体正确地写出一篇2000字左右的比较文学赏析,就是我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这里我只取《封锁》作为“沉浸式”教学法的教学案例并做单篇文本的赏析,不作对比。


通过仔细阅读《封锁》,我发现这部小说主要发生在一个场景中。这正好可以用“沉浸法”:教师营造一幕场景,让学生沉浸其中,站在人物的角度上看待整个事件的发生,他们就更可能产生相同的感情,更容易理解人物了。


课前准备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沉浸”于故事情节中,我首先对教室进行了布置。课桌椅竖地排成两行,两排学生面对面坐,以模仿列车座位。


老师站在中间空道。教室前面的黑板播放列车铁轨的画面,后面的黑板贴着大太阳。教室周围张贴与课文情节有关的海报(需要事先让学生画好)。准备摇铃。


学生座位的安排也要根据情节和角色来安排。我事先分好了学生的角色,按课文中的关系安排座位。如:扮演吕宗桢的男生坐在扮演吴翠远的女生斜对面,一对夫妻坐在一起,一对同事坐在一起,扮演董培芝的男生和吴翠远坐在一排,中间隔多个位子等。


这样就做到了课堂与“车厢”的融合。


教学过程


因为《封锁》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都对主旨的表达起到了渲染和烘托的作用,所以旁白也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朗读旁白的学生需配合语境用不同的语调来读。


开头的一段需要用缓慢慵懒的语调。读到铃声时,旁白摇起铃,让学生从单调无聊的列车中“苏醒”,正式进入一个“真空”的封锁的环境中。


开电车的人开电车。在大太阳底下,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水里钻出来的曲蟮,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就这么样往前移——柔滑的,老长老长的曲蟮,没有完,没有完……开电车的人眼睛盯住了这两条蠕蠕的车轨,然而他不发疯。


摇铃了。“叮玲玲玲玲玲,”每一个“玲”字是冷冷的一小点,一点一点连成了一条虚线,切断了时间与空间。


旁白的声音配合教室的布置,在这样的“沉浸式”的教学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感情:无聊、压抑、空虚,人生没有追求,挣扎在生存的边缘。进而可以感受到“封锁”的时刻是一个崭新的时刻,是在现实中又超越现实的时间段。


这时我开始启发学生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作者是怎样渲染无聊的感觉?铃声和虚线有什么样的意义?


学生在讨论中会结合以前学过的手法,答出“比喻”“象征”等文学惯用手法。如果学生答不上来,教师要善于引导:


如果取消“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水里钻出来的曲蟮”和“每一个‘玲’字是冷冷的一小点,一点一点连成了一条虚线,切断了时间与空间。”这两句话,表达效果会打折扣吗?


这样学生就会说出加上这两句话的好处。


教师顺势引导,这些好处是什么手法带来的?学生就会说出惯用手法的名称了。


在主角出场前,配角也有出彩的戏份。


一开始我就让配角们坐在特定的座位上,就是为了方便他们在角色中的交流。配角们要读出角色的口吻:同事间背后说坏话时的不屑和嘲讽;夫妻间交流的唠叨和乏味。


……一个人撒喇一声抖开了扇子,下了结论道:“总而言之,他别的毛病没有,就吃亏在不会做人。”另一个鼻子里哼了一声,冷笑道:“说他不会做人,他把上头敷衍得挺好的呢!”


一对长得颇像兄妹的中年夫妇把手吊在皮圈上,双双站在电车的正中,她突然叫道:“当心别把裤子弄脏了!”他吃了一惊,抬起他的手,手里拎着一包熏鱼。他小心翼翼使那油汪汪的纸口袋与他的西装裤子维持二寸远的距离。他太太兀自絮叨道:“现在干洗是什么价钱?做一条裤子是什么价钱?”


通过这次朗读和扮演,学生可以体会到配角们的生活充斥着勾心斗角的心机和柴米油盐的琐事。


我继续启发学生:为什么作者要描写这两类人?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的环境描写有关吗?


学生通过思考就会得出作者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环境都描写出了当时人生活的压抑感和烦琐感。


这时我没有止步,进而留了一个有悬念的问题给学生:这两对配角和主角、主旨有关系吗?


在后文男主角向女主角发牢骚,抱怨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时,我又可以再次引出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出张爱玲描述的是当时整个的社会的情况,压抑和乏味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态和生活。


我对于主角的安排也费了很多心思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让学生穿旗袍(扮演吴翠远的女生穿深蓝色)和西服。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提前请学生为自己扮演的人物画一张相,放在桌子上。我在安排主角时也要尽量按照学生的长相和性格,挑气质接近的来演。


他匆匆收拾起公事皮包和包子,一阵风奔到对面一排座位上,坐了下来。……翠远回过头来,微微瞪了他一眼。糟了,这女人准是以为他无缘无故换了一个座位,不怀好意。……


……宗桢迅疾地决定将计就计,顺水推舟,伸出一只手臂来搁在翠远背后的窗台上,不声不响宣布了他的调情的计划。……培芝今天亲眼看见他这样下流,少不得一五一十要去报告给他太太听——气气他太太也好!谁叫她给他弄上这么一个表侄!气,活该气!


小说中,男主角为了躲避董培芝换到了女主角的身边,在课堂上也要这样做,学生们可以通过座位的改变感受到吕宗桢心理的变化:因厌恶而逃避——因担心被人误会而紧张——因憎恨妻子而故作放浪。


在表演的时候,我非常重视扮演吕宗桢的男学生注意表情和动作,并提醒其他学生通过他的神态和动作的刻画,体会出吕宗桢当时心理情感的变化。


宗桢道:“……她那脾气——她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翠远不禁微笑道:“你仿佛非常看重那一纸文凭!其实,女子教育也不过是那么一回事!”


她不知道为什么她说出这句话来,伤了她自己的心。宗桢道:“当然哪,你可以在旁边说风凉话,因为你是受过上等教育的。你不知道她是怎么样的一个——”


……翠远忙道:“我知道,我知道。”她知道他们夫妇不和,决不能单怪他太太,他自己也是一个思想简单的人。他需要一个原谅他,包涵他的女人。


这段的扮演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表现力,通过对吴翠远和吕宗桢两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感受到人物的心理变化和关系变化:


吴翠远既有书香门第的闺秀的矜持,又有渴望恋爱的冲动;既有看透男人反感妻子而需要红颜知己的共性,又不愿拆穿他,反而继续伪装成“善解人意”的样子;她既同家人一样认为女性靠嫁人体现价值,但又希望别人欣赏她的学识和能力。


吕宗桢擅长跟女性交流,他谈论工作和生活皆是为了引起吴翠远的同情;他能准确捕捉到吴翠远对尊重的看重,非常投其所好地表达了他对吴翠远才华的欣赏。两人各怀心思,相互揣测,却又一拍即合,点到为止。


这些回答都是我慢慢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考虑吴翠远和吕宗桢目前的状态和情感的需求得出来的:


如果你是“吴翠远”,你听到有人赞扬你的学识,你会对他产生好感吗?“吴翠远”为什么要故意把自己的文凭说得一文不值呢?


这样比较容易让学生体会到这些细腻的情感的流变。


宗桢沉默了一会,忽然说道:“我打算重新结婚。”翠远连忙做出惊慌的神气,叫道:“你要离婚?那……恐怕不行罢?”宗桢道:“我不能够离婚。我得顾全孩子们的幸福。……”她冷冷地道:“哦,你打算娶妾。”……宗桢叹了口气道:“是的。你这话对。我没有这权利。我根本不该起这种念头……我年纪也太大了。我已经三十五了。”


翠远缓缓地道:“其实,照现在的眼光看来,那倒也不算大。”宗桢默然。半晌方说道:“你……几岁?”翠远低下头去道:“二十五。”宗桢顿了一顿,又道:“你是自由的么?”翠远不答。宗桢道:“你不是自由的。即使你答应了,你的家里人也不会答应的,是不是?……是不是?”


翠远抿紧了嘴唇。她家里的人——那些一尘不染的好人——她恨他们!他们哄够了她。……


……他用苦楚的声音向她说:“不行!这不行!我不能让你牺牲了你的前程!你是上等人,你受过这样好的教育……”


……她哭了,可是那不是斯斯文文的,淑女式的哭。她简直把她的眼泪唾到他脸上。他是个好人——世界上的好人又多了一个。


这段除了要学生在“沉浸”中体会两人心理的变化外,更要启发学生这段话的现实意义:他们为什么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呢?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很多的答案。我要鼓励学生从自身、风俗、社会制度等方面思考。如:


吕宗桢想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丈夫和父亲,所以他没有办法抛家弃子追求自己的爱情;吴翠远是一个重视尊严和地位女性,所以她不能接受做别人的小妾。


吕宗桢代表的是既想要稳定家庭又想要浪漫情人的男权主义者;吴翠远代表的是既受保守家庭熏陶又接受过自由恋爱新思潮的过渡期女性。


共性是他俩都极其讨厌虚伪和金钱至上的婚姻,都想要追求发自真心的、自然而然的爱情,但无论他们哪一个作出了出格的举动,他们都将为社会所不齿。


而在他们心中,别人评价的一句“好人”远远比做一个随心所欲的“快乐人”来得重要,所以他们都只能放弃爱情,选择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选择这个社会允许的婚恋模式。——这也就是为什么张爱玲饱含嘲讽、怜悯和痛惜说“世界上的好人又多了一个”。


这段话的分析并没有完结,我又继续启发学生看看当下的婚恋状态,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情形存在。一部好的作品,总是能略去表面的瞬息万变的变化,而直达永恒不变的人性深处的本质的。


张爱玲在这里揭示了这层恋爱背后的本质:人性都是自私而又贪婪的。总是希望是别人为自己牺牲,而自己不用任何努力就能得到想要的。这样的人在哪个时代都比比皆是。所以《封锁》这部作品也不论在哪个时代都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和内心深处的感慨。


一阵欢呼的风刮过这大城市。电车当当当往前开了。宗桢突然站起身来,挤到人丛中,不见了。翠远偏过头去,只做不理会。他走了。对于她,他等于死了。……


……他一面吃一面阅读他女儿的成绩报告单,刚寄来的。他还记得电车上那一回事,可是翠远的脸已经有点模糊——那是天生使人忘记的脸。他不记得她说了些什么,可是他自己的话他记得很清楚——温柔地: “你 -几岁?”慷慨激昂地:“我不能让你牺牲了你的前程!”


饭后,他接过热手巾,擦着脸,踱到卧室里来,扭开了电灯。一只乌壳虫从房这头爬到房那头,爬了一半,灯一开,它只得伏在地板的正中,一动也不动。在装死么?在思想着么?整天爬来爬去,很少有思想的时间罢?然而思想毕竟是痛苦的。


宗桢捻灭了电灯,手按在机括上,手心汗潮了,浑身一滴滴沁出汗来,像小虫子痒痒地在爬。他又开了灯,乌壳虫不见了,爬回窠里去了。


扮演吕宗桢的男生突然起身离开了原来紧挨女主角的座位,走到了教室长排椅子的末尾,混在了人群中。


课堂上这一变化,使得学生体会到两人座位的远近也就是两人关系的远近。这时我再次提出问题:为什么“他走了。对于她,他等于死了。”


学生就能回答出“他们又变成了陌生人”这一层意义来。


这时我又问:作者为什么要写他们又变回了陌生人这样的结局呢?


这也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答案可以有很多。


学生们频频举手答道:张爱玲是一个在离异、吸毒、暴力的家庭中长大的女子。她对于人生看得很悲观,又对于人性的自私看得很清楚。所以她认为爱情是无力反抗虚伪的社会风气的。


又比如有学生觉得:张爱玲塑造了一种悲剧美,就是在两人最相爱的时刻,突然急剧转折,从最亲密的恋人变成了最普通的陌生人。前后对比差异之大令人唏嘘,更发人深省。


还有的学生从现实角度看:张爱玲准确地发挥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理念。她的小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现实中的爱情也大都经历了相知、相恋、相许和分手的过程。跟分手的次数相比,结婚的就要少得多了。


再比如有学生听到了后面一次铃声,产生了联想:铃声象征着封锁是日常生活中的特例,在封锁中他们是区别于其他庸俗之人的美好的存在。而解除封锁就意味着他们又要回到日常的生活中,继续像街上的每一个人一样过着无聊、压抑、乏味、痛苦的生活。封锁只是一时的插曲,并不足以改变人生,等等。


我鼓励学生从作者生平、社会风俗、美学、象征等多角度地挖掘主旨,打开思路,创新性地回答问题。


最后一段也是很值得探讨的。我问道:为什么要增加“阅读他女儿成绩报告单”“他接过热手巾,擦着脸”这两个细节?他为什么只记得自己说过的话而不记得吴翠远的脸了?他为什么不打电话?这里的乌壳虫有什么象征意义?学生也积极进行了小组讨论并发言:


首先,这两个细节都说明了他有妻有子,他回归了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身份,也说明他其实也很习惯了这样的家庭生活,他的倦怠心使得他并不真的愿意推翻他辛苦建立的家庭。


其次,吕宗桢只记得自己的话说明了他在这段相遇中更在乎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真心爱上了吴翠远。


他问几岁是想试探吴翠远是不是能跟他相配,他说不能牺牲吴翠远的前程是他想表现得正义仁慈。他得为引起了女子的爱恋却不能负责到底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他也得为自己的懦弱和虚伪找一个能说服自己的借口,所以他一直记得自己“正直”的话,而连“爱人”的相貌都没有真的放在心上。


张爱玲是想借一个吕宗桢之口,说明这世上其实存在着千千万万个自欺欺人、虚伪懦弱的“好人”。他们对于生活有诸多不满,但当真正转机来临的时候,也会因害怕伤失名誉地位而错过。


再次,封锁中的爱情是“真空”中的爱情,吕宗桢非常现实,他知道不能把这样的爱情带到真实的生活中来,所以他没有打电话。吴翠远进不了他的生活,不代表进不了他的心灵。她出现在吕宗桢痛苦、烦躁的时刻,用自然真诚的爱意抚慰了吕宗桢。


同样,吕宗桢也给吴翠远带来了她一直渴望的尊重和欣赏,使得她对于自己的学历、职业和魅力都有了信心,也让吴翠远能更清楚地认识到正是她虚伪的家庭给了她无穷的扭曲和折磨。


封锁之后的吴翠远对自己、对家庭、对爱情、对社会、对人生都有了新的理解和体验。所以这场没有结局的爱恋,看似对生活毫无影响,其实对两个人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才会让吕宗桢在打电话时“浑身一滴滴沁出汗来,像小虫子痒痒地在爬。”


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不仅放弃了一段恋情,更放弃了改变目前不幸婚姻的可能,他要继续过原先的痛苦生活了。


最后,乌壳虫的停滞和回窠象征了吕宗桢从思考纠结要不要改变,最后还是回到了原先的生活中。宣告了他是一个懦夫,像乌壳虫无法离开窠一样,他的反抗是一种妄想。


课后反思


两节课的时光一转眼就过去了。学生还沉浸在故事感伤遗憾的情绪里。我相信他们通过这次的“沉浸”,对社会、人情会产生一些新的感触。通过角色扮演,感受人物的心酸;通过“头脑风暴”似的自由讨论和回答,相互启发,充实和丰富自己的认知和认识。这堂课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角色体验。


《封锁》是一篇很有特色的小说,它的主要场景只发生在一个车厢里,这样教师在教室里很容易就能布置出来了。通过周围环境的营造,学生的倾心表演和朗读,学生很快就能进入情境,从而体会到人物的情感变化和作者的态度主张。同时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也更有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更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以“沉浸式”教学法是非常适合教这篇小说的。教师也可以在其他有相似特征的小说中尝试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



刘颖鸿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IBDP中文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本科,复旦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


征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爱玲《封锁》:电车上一段难以忘怀的邂逅
李浩:张爱玲《封锁》漫谈
张爱玲《封锁》:荒诞的经历,真实的犯错背后,人应该清醒活着
张爱玲百年诞辰02|无处不在的“封锁”
短篇小说《封锁》:男人玩婚外感情的那点套路,都被张爱玲写透了
张爱玲《封锁》:能聊得来的,未必就是爱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