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故事之藜芦

中药故事之藜芦

86中药藜芦的故事

金元时期名医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记载有这样一故事,有一妇女自幼得了风痫病,并日渐加重。严重时每天要犯十几次。有一年遇上了荒年,只好到地里挖野草充饥。她在田野中见有一种好象大葱的草,就采回蒸熟饱吃了一顿。到后半夜忽然感觉腹中难受不安,吐出许多粘稠如胶样的痰涎,接连几天,吐出的东西大约有一二斗。同时浑身出汗如水洗,非常困倦,自认为难以活命了。谁知三天后,不仅身体渐觉轻健,多年所患之病也好了。她拿所吃的“葱”去问别人,别人告诉她说这叫“憨葱”,就是药书上的“藜芦”。

俗话说:“怪病多生于痰”。这则故事中的病历,虽属一次不自觉的偶然巧合,但从中可以看出中药藜芦对于治疗痰饮所致的怪病是有一定奇效的。

藜芦小百科

根及根茎入药,能催吐、祛痰、杀虫,主治中风痰壅、癫痫、喉痹等;外用治疥癣、恶疮、杀虫蛆。

用:为双子叶植物药百合科植物黑藜芦的根及根茎(Falsehellebore Root and Rhizome)。

功效:涌吐风痰、清热解毒、杀虫。

治:治中风痰涌,风痫癫疾,黄疸,久疟,泄痢,头痛,喉痹,鼻息,疥癣,恶疮。

性味:苦辛,寒,有毒。①《本经》:“味辛,寒。”②《别录》: “苦,微寒,有毒”

归经:①《本草经疏》:“入手太阴、足阳明经。”②《本草再新》 “入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2分;或入丸剂。外用:研末,XIU鼻或调敷。

用药忌宜:体虚气弱及孕妇忌服。①《本草经集注》:“黄连为之使;反细李、芍药、五参,恶大黄。”②《纲目》:“畏葱白。服之吐不止,饮葱汤即止。”③《本草从新》:“服之令人烦闷吐逆,大损津液,虚者慎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藜芦
藜芦
276藜芦-催吐要药,主风痰上塞
二七六、藜芦
倪海厦——神农本草经笔记(二八六)藜芦
本草述钩元 卷十 毒草部藜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