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1.3阴阳神气的天命观·生命的五行之五行之行


4.1.3、五行之行

行者,动也,按照一定规律的活动就是行。五行反映了五种不同的动态规律,对五藏之气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归纳。五行、五藏之气,动态变化各有不同,肝木之气,具有“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其变摧拉,其眚为陨”的动态特点;心火之气,具有“其政为明,其令郁蒸,其变炎烁,其眚燔焫”的动态特点;脾土之气,具有“其政为谧,其令云雨,其变动注,其眚淫溃”的动态特点;肺金之气,具有“其政为劲,其令雾露,其变肃杀,其眚苍落”的动态特点;肾水之气,具有“其政为静,其令霰雪,其变凝冽,其眚冰雹”的动态特点。(《素问·五运行大论篇》)

中医是在五行的时间之序和空间之位确定的基础上,分析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之应规律的。《素问.五运行大论篇》在明确了自然之气与生命之气的联系规律后,进一步指出“正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位,既是运行的位序,故曰“先后”;又是时空中的位置,故曰“当”。五藏五行之气的运行,当其位则正,失其位则邪。

五行不是机械循环论。五行的动态变化,外可以联系到宇宙天体的运行,内可以落实到五藏,它们之间的生克制化的基本规律,既反映了自然之气的动态变化特点,又概括了五藏之气的前后因应特征。

五行之间的动态联系,基本规律体现为相生和相克的因应变化。相生是资生、促进,相克是制约、限制。相生的动态运行,因应气之不足;相克的动态运行,因应气之的太过。因为相生、相克的气化动态联系,自然之气的寒热等变化得以平衡,生命之气的气血运行就可协调。

所胜、所不胜和我生、生我是五行学说中的重要概念。所胜指本藏对别的藏气的制约作用,所不胜指本藏被别的藏气所制约,具有防止五藏气化太过的调控作用。以肝木为例。肝木制约脾土,肝木对于脾土而言就是所胜,同时,肝木受肺金的制约,肝木相对于肺金就是所不胜。

我生指本藏对别的藏气的资生促进,生我指本藏受别的藏气的资生促进,具有避免五藏气化不及的调控作用。相生、相克反应了五藏生命体系的制约平衡关系。肝木资生心火,心火相对于肝木,属肝木我生之藏,肾水资生肝木,肾水则属于生我之藏。

五藏的相克关系,说明生命五藏中的任何一藏,在制约其它藏气的同时,也被其它藏气所制约;五藏的相生关系,说明五藏的任何一藏,在资生别的藏气的同时,也接受其它藏气的资生。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就是所胜、所不胜的关系;资生与被资生的关系,就是我生和生我的关系。

五藏生命体系之间,通过气的交流敷布,相互制约-相克,相互资生-相生,五藏之气就能够维持动态平衡。相互制约、相互资生,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被动,是说相生相克的调节变化,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外应天地自然、文化环境,内应生长化收藏、气血运行等,因应而相生,因应而相克。能动,是说相生相克的调节,发自五藏的感应性,有了一定感应,就做出相生调节或相克调节,调节的时间、分寸等,是五藏自身掌控的。

 

《素问.六节藏象论》以“胜”的多维联系为例,论述了五行相克的因应关系:“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藏。帝曰:何以知其胜?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

自然之气的制化机制,是春之气制长夏之气(木克土),长夏之气制冬之气(土克水),冬之气制夏之气(水克火),夏之气制秋之气(火克金),秋之气制春之气(金克木)。五藏制化是多维联系的制化,是在因应自然之气的生命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制化,用春夏秋冬长夏等彼此间的“胜”的维系规律,分析寒热温凉等自然之气的平衡机制,进一步认识五藏间的制化平衡。

以春为时间坐标,若春季未到,但气已温,是“未至而至,此谓太过”;春季已到,但气不温,是“至而不至,此谓不及”。以长夏为时间坐标,长夏气湿,长夏未到,但湿气已到,是“未至而至,此谓太过”;长夏已到,但湿气未到,是“至而不至,此谓不及”,余可类推。

薄,动词,逼迫、反抗的意思;胜,动词,制约的意思。自然之气“未至而至”,主应藏气外发太过,就发生“薄所不胜”和“乘所胜”的协调性异常,对制约它的藏气呈现为对抗、反制约的态势(薄所不胜),对受它制约的藏气制约更盛(乘所胜)。自然之气“至而不至”,主应藏气外发不及,制约本藏的藏气制约得更盛(所胜妄行),受本藏资生的藏气,可能因为本藏资生不足而失常(所生受病),受本藏制约的藏气,也会因为本藏之气外发不足,而反过来逼迫本藏(所不胜薄之)。

如春天温暖,肝主应之,要是春温来得太早、温暖太盛,肝因应之就可能生发太过,一方面会影响肺气,导致肺气失常,另一方面会影响脾气,致使脾气失常,因此,春天早暖、过暖,应该根据肝、肺、脾三藏的制约关系,分析病机性质。反过来,要是春温来得太晚、寒风瑟瑟,肝因应之就会生发不及,可能发生三种情况:一、肺气加强对肝的制约的情况,肝气生发更受抑制;二、对心气的资生作用减弱,心可能发生病变;三、脾之气会反过来压制肝气,可能出现土壅木滞的异常。因此,春温太晚或春寒太重,病机性质的分析应该考虑肝、肺、心、脾等四藏的生克关系。

五行之行,高度概括为“生”“克”二字。相生是多维联系的相生,相克是多维联系的相克,因应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从此藏到彼藏,气不行则不生不克,气行生克才发生作用。生克制化包含了极其复杂的运行态势,“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有太过有不及,“克”有太过有不及,没有活生生的人,没有实实在在的五藏气化,没有多维联系的外部环境,很难理解生克制化的五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脏之间的关系——固元术
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在五脏系统中的运行规律
2017年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1)
[转]谁发明了中医(6)
论“木生火”与“火克金”的治则学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