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溪穴的研究进展1

太溪穴的研究进展1

太溪

1 拼音 tài  xī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太溪:

1)经穴名;(2)经外奇穴名。

4 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太溪 [1]

为足少阴肾经动脉,即下部地,以候肾气[1]

5 经穴名·太溪

太溪为经穴名(Tàixī KI3[2]

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吕细(《针经指南·通玄指要赋》),内昆仑(《千金翼方》),大溪(《备急千金要方》)。

属足少阴肾经[2]。太溪是足太阴肾经的输穴和原穴,五行属土[2]

太意即甚大,溪即沟溪,此穴在内踝与跟腱的间隙中,如居沟溪,故名太溪[2]

太溪穴主治前阴肺胸五官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

如遗精,阳痿,遗溺,月经不调,经闭,疝瘕积聚,不眠,癫狂,咳喘,唾血,头痛,牙痛,咽喉肿痛,鼻衄不止,耳鸣耳聋,热病烦心,多汗,心痛,胸胁支满,消渴,黄疸,痿症,腰痛,足跟肿痛,两腿生疮,头痛目眩,齿痛,耳聋,耳鸣,气喘,胸痛咯血,失眠,健忘,遗精,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眩晕,咳血,多梦,泄泻,齿痛龈肿,视力减退,咳嗽,咯血,不寐,腰背痛,足跟痛,现代又多用太溪穴治疗肾炎,膀胱炎,口腔炎,慢性咽炎,神经性耳聋,神经衰弱,乳腺炎,下肢瘫痪,肾炎,遗尿,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喉炎,腰肌劳损,心内膜炎,膈肌痉挛等。

 

太溪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5.1 太溪穴的别名

吕细(《针经指南·通玄指要赋》),内昆仑(《千金翼方》),大溪(《备急千金要方》)。

5.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注于太溪,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者中也,为输。

5.3 穴名解

太意即甚大,溪即沟溪,此穴在内踝与跟腱的间隙中,如居沟溪,故名太溪[2]

太,大之甚为太。溪,水注川曰溪。详审足少阴肾经各穴大意,起于涌泉之泉,出于然谷之谷,本穴则犹溪涧之溪也。且本穴出于内踝之后,凹隙大深之处,《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载:“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穴在内踝与跟腱间形如溪谷之处,乃人身孔穴中之尊贵者也。肾为十二经生气之原,太溪又为肾之原穴,为肾之原气大会处,乃人身元气旺盛与尊贵之处也。

又《黄帝内经素问·金匿真言论》:“肾藏精,病在溪。”病与穴应更见其要。人身最深莫过于肾,本穴由足下通之,亦太溪之意也。古法诊脉三部九候,太溪为九候之一,取本穴以察少阴经疾患。[3]

太溪穴的位置

5.4 特异性

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五输穴之输穴,五行属土。

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之原穴。

5.5 所属部位

足部[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穴,肾病皆治,还可治百病
头部空痛一针疗法
十二经络原穴图,艾灸十二原穴能治这些病
足少阴肾经穴位(3)太溪
艾灸治病穴位图-大椎穴
按摩复溜太溪的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