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抖葱经验分享:一次观测小结

12.8号周六,我跟随首师大天文社团来到汤河口镇高伯伯管理的农家院进行天文观测,6点半开始组装器材,我携带的azeq6和相机全部安装成功,相机三脚架也安放合适后,我架出手机进行延时拍摄,然后拿出电脑控制相机进行深空天体的拍摄。但是由于天气过于寒冷,电脑不能正常工作,后来发现,不光电脑。所有设备均因为温度过低而挂机。遂放弃拍摄计划,进行用高伯伯的dob16进行目视观测。

在此感谢孙凤梧同学提供的目视观测整理方法,是大佬的态度和细节让我有勇气写下这篇观测小记。

6.30-12.00

前半夜,因为人多眼杂,没有制定很好的观测计划。在对望远镜进行校准后,dob16开始工作,用信达原装的28mm目镜进行观测。不得不说这只目镜的素质还蛮不错,选择了很简单的大目标进行观测,不过也能看出很多好玩的东西。

前半夜云量 <5%

大气透明度 优

目视极限星等

6.0等(估摸)

器材

信达dob16  口径406mm 焦距1800mm

目镜 28mm

倍率65倍

视场fov(没估计)

M42

是个大目标。在16寸望远镜下的m42异常明亮,边缘云气清晰可见,细节纹理突出,目视效果震撼,目视效果反差很大(不知道能不能这样说)。

关键在于m42中央聚星的分解。这一区域由于是惠更斯在17世纪首次观测研究,因此这一恒星形成区又被称之为惠更斯区。这一区域的很多恒星都是变星,这使得我们的观测更加有趣,但是由于缺乏细致的准备,以及没有更好(豪)的目镜进行观测,笔者主要观测的还是这一区域的这个θ1聚星。

在28mm目镜中,四合星的分解已经异常清晰。但是,说实话还是下方两颗恒星比较难于分解。至于聚星中的e星和f星(f星我觉得我看到了但是没法分辨)4.5角秒的距离,望远镜的口径绝对是足够的。但由于目镜倍率限制无法分辨而无从观测。不过整体来讲目视效果拔群,我还是没有感觉到我观测m42 m43能观察出天体颜色,可能有一点点青色能被视觉感知,实在是没有我预计的那样颜色丰满,饱和度高。这个在这个恒星形成区中,由于吸收了恒星形成释放的大量能量。星际空间中的的氢原子被电离,散发出红色的和H-α谱线的光芒。散发着图片目的是为了突出观测的四合星(其实是六合星),但实际的云气细节要比这个目视观测要好的

多的多

(图片来源牧夫老杨@sshyang)

nasa拍摄的m42核心部分

M31

明亮弥散的核心。M110和m32皆可见。但无细节(好像本来也没啥细节)能看见的还是m31最亮的一部分。在目镜下旋涡星系结构能被识别,星系上方一片小的三角的明亮区域能辨认出旋臂的尘埃带,感觉能看出第二个尘埃带旋臂,观测效果跟下图差不多(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图和目视效果比较相似,颜色同样很难识别,感觉有一点淡淡的黄色,现在我甚至觉得目视观测m42看出颜色是个伪命题,无论是18寸还是16寸都没能好好看出过颜色。至于上次在华海用的田老板18寸望远镜,由于是手动观测找目标(此处感谢大佬人肉goto),而且是夏天。没能好好看这几个大目标。而且华海的环境和当时的视宁度要比这里略差,即便是18寸目视效果实在不如这里。

M33

一个亮度高达5.7等的临近星系,当然他的视面更大1.1°x0.7°的一个漩涡星系。三角座大星系的目视效果说实话我是很不喜欢的,一个偌大的星系,由于平均亮度很暗,即便在16寸的大望远镜中,旋臂细节和尘埃依旧很难看出。和m31很亮的星系中心不同,33在目视下就算中心也不会特别亮,但是在16寸下能感觉到星系中央不是一个亮斑,而是有纹理和细节的精细结构。总体来说还是有的一看的。

(图片来源于2010年的apod)

C39

说到c天体表,我就想到了唐僧师徒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明年年初……我在这里先对Caldwell天体表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考德威尔目录是一个由 109颗星团星云星系 组成的天文目录 , 供业余天文学家 观测。这份名单是由帕特里克·摩尔 汇编的, 作为对 m目录的 补充。传统的深空物体目录, 即200多年前梅西耶制作的目录,当时的初衷仅仅是因为这些天体是些明亮且模糊的一团,容易和梅西耶本人寻找彗星的模糊特征相冲突,因此将他们编为一表以示区别。已经因为星表本身过度成功而开始受到成功的负面影响。这些天体现在已经变得太知名、被过度观看、过度拍摄和过度分享交流。更重要的是, 它们往往导致更多有趣的目标被完全忽视。然后BBC《Sky at Night》的主持人帕特里克·摩尔认为是时候为天文爱好者专门编写一套天体表用于深空观测了。作为一名资深天文爱好者,他用了几年时间去观测,编写,终于在1995年10月的《Sky and Telescope》杂志上发表他的天体表,因为两人的姓里面都带梅字所以用Caldwell表和传统的Messier表加以区分。

爱斯基摩星云,一个可爱的小东西。就是一个绿色的小球。看不出细节,可能是没好好看,爱斯基摩云因为云气细节像爱斯基摩人的帽子而得名。然而我并不能看到任何云气细节。不过爱斯基摩确实比我想象的大,一个角分的大小在视场中确实还是挺震撼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觉得还是比较接近实际观测效果的,就是可能青绿色要再重一点)

32寸望远镜下的爱斯基摩星云 来自Wikipedia

46P彗星

好~大~一~坨!今年(2018年)北半球最火的彗星,没有之一。而在我们观测时还没有现在这样亮,但是大到几乎充满了整个视场,但是很遗憾这是颗看不出彗尾的彗星,中心很亮,但是我感觉不出颜色来。这颗彗星最近大佬们拍的也很多。我在这里我就不多赘述了。

到了后半夜,人大概都走干净了,没什么人来影响我们观测了,我便开始计划组织后半夜的天体列表,我简单设计下后,就开始进行观测了,总的来讲,这个顺序是基本按照上中天时间规划的,难度也是从难以观测到容易观测的顺序。我把后半夜的观测目标分成了四个大块,按照上中天时间,上中天的高度等的不同进行简单的分类,然后决定观测顺序,保证我们在2m高的望远镜前没有凳子的情况下方便进行观测。

1

第一个天体是m76 小哑铃星云

位于英仙座的一个10.1等的行星状星云,被认为是最难被观测的梅西耶天体之一。但毕竟,在200年前的观测条件下,能看到这么暗弱的天体实属不易,相对今晚观测的很多其他天体来讲,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就天体观测细节来说,周围的恒星分布是上面是有两颗星,下面有一颗,这个天体被这三颗星包围在中间,这个行星状星云的结构比较清晰。能看出一些条带状的一些小的,灰暗的团,能从这些团中看出一点点细节。

2

第二个是m97猫头鹰星云(Owl Nebula)

位于大熊座的一个9.9等的行星状星云,但是它有3角分半的大小,这就使得他相对小哑铃来说,这个就显得更加弥散,亮度没有m76更加集中,所以相对m76明显暗弱了许多,但就外形来说很好分辨,即便是10等也能一眼看出它是一个模糊的一个圆球。星云内部没有特别明显的细节。

3

第三个就是比较惊讶的就是c2天体(Bow-Tie Nebula)蝴蝶结星云

是Caldwell表比较靠前的一个天体,是位于仙王座的一个11.6等的行星状星云。很推荐用大口径望远镜观测这个目标。一开始我们在找这个天体的时候我们甚至认为这个天体就是一颗恒星,混杂在恒星中很难分辨,因为中心亮度很高,亮度很集中,视圆面只有35角秒。说起来很暗,在16寸下我们能分辨出这个天体的中央是一个很明显的点,周围环绕弥散着一环云气,同样这些云气也很可爱小巧,同样,也需要很努力观察才能观察的到这些细节,即便目镜倍率不是很高,在65倍的目镜下也能看的很清晰,很震撼的一个天体。

4

我们观测的下一个星云是ngc1501,牡蛎星云。

这个行星状星云特别暗弱,只有13等。位于鹿豹座。太难观测。不过我们好像看见一个隐隐约约的一个边缘。在这里放图yy一下。假装我们是看到这个星云了。

5&6

是ic358 还有一个是ngc1514

这两个天体都很暗,即便是在16寸望远镜下,同样难以观测,我们两个人观测这个天体,两个人给出的观测结果都不尽相同,所以这两个天体都以失败的观测而告终。

7

然后我们观测的是c25

一个极其遥远的球状星团(甚至有时被认为不在银河系中因此被称为'intergalactic wanderer'),位于天猫座。本身很亮,但是由于遥远,变得难以分辨,一个目视9等的球状星团,在同行的同学观测时并没有发现这个天体,反而他认为旁边的恒星是我们要找的目标天体。但实际上,这个球状星团是被两颗明亮的恒星指向的一团模糊亮斑,这个天体才是真正的c25。在本人进行观测时其实并没有认出这是一个球状星团,更不要说分辨出其中的恒星了。这个星团本身的观测难度比较高,比较暗弱。更难受的是,由于本人的观测计划没有做好,这个天体的观测时间略微有点靠后,上中天的时候高度又高,因此是在接近天顶的时候进行的,总之这个天体观测的很难受。

这个时候拿目镜回屋,目镜结霜了……

耽误了一部分观测时间,导致部分观测计划不得不延后。

HST下的C25

大口径望远镜长时间曝光拍摄的c25 来自于APOD

之后就进入三号计划表中的第二号第三号,和四号表中的部分天体。

M63

图一

对于这个m63的观测,我先卖个关子,由于是两个人一起观测,我就想了一些好玩的方式去提升观测的趣味性。比如,在观测者预先不知道目标是何种天体的情况下,通过观测进行对天体的猜测。

习晨说到 :(由于观测颜色对于不同的观测者有很大差异,这里不对天体颜色进行详细描述,仅仅对外形,结构,细节三个方面做出尽可能客观的判断)刚刚观测m63我观测到一个核心在中部靠上的位置,成一个倾斜状态,核心非常明亮,据此能判断出肯定是星系,我观测到一条旋臂,这条旋臂比较长,向右上方延申,而且弯曲程度比较大,根据我的判断,我认为这个天体是一个棒旋星系。观测很有趣,观测内容很丰富,给与高度评价。

图二

但实际上,M63向日葵星系是在猎犬座的一个螺旋星系,由中央的圆盘和周围许多螺旋臂部分组成。除此之外,其他的判断和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图三的深空素描我觉得可以较好的反应这个天体的目视状况( 图片来自Stargazers Lounge论坛。顺带说明一下这个深空素描的来源,因为国外有有很多目视观测爱好者,甚至远远多于摄影观测爱好者,所以,有很多人会用ccd拍摄模拟目视,然后用手绘记录下这些天体的相对位置,轮廓,周围星点等信息并画在纸上,这便成为了一种深空素描文化。图二是长时间对向日葵星云曝光后的带细节的m63)


深空素描

M106

之后是m106,一个同样位于猎犬座的8.4等的漩涡星系。我能感觉到是一个条带的结构,中间有一个核心,能感觉出来这个明亮的核心的旁边有一些细微的结构。有一些雾状结构在这个核心周围,这个核心非常明亮,而且可能有所突起,要比周围的结构要高,周围的盘状结构非常大,但是相对较暗。但是整体我认为非常清晰,而且是束状的。

同样找了一张astronomical sketch反映观测状况,图片来源于google

在此时我们的观测已经进行到5点了,但是突然我们的望远镜的电源出现了故障,我们需要重新校准,这导致我们本来就已经延后的观测变得更加紧张,无论如何也要赶在航海晨光始之前完成所有的观测,粗略校准之后,我们开始最后一个表的观测,但是这时,高伯伯的好东西,极其通透的tv pl11到了(趁校准望远镜观测了一下刚刚起来的金星,地平高度较低,加上视宁不好所以效果不好,但金星相位还是很清楚滴。)

M108

m108,位于大熊座的一个10.7等的螺旋星系,这个目标观测的很仓促。当时一开始准备和猫头鹰星云一起看,因为它们挨得相当近,但是考虑到它们形态差距比较大,我决定放到后半夜进行观测。外形上大概能看出是一个纺锤状的一个星系然后这个星系中间有一些突起,然后挺明亮的,我能感觉到旁边有一些星系里尘埃,可能也是自己瞎想的。

再补充一下在观测m108时观测到了星系中间的恒星。这些恒星,不知道是不是在银河内挡住m108在视线上重合了,还是m108内就有这么明亮的恒星能被看见(我倾向于前者,希望大佬求证下)。

此时的温度已经降至零下25度,拿出手机录音的手已经开始瑟瑟发抖,话也开始说不清楚了。明显能听出在这个时候的录音观测报告,无论是细节上还是内容丰富程度上都已经不如之前。

M109

这个目标我们观测的是m109,位于大熊座的一个10.6等的棒旋星系 这个目标是一个挺有趣的星系,这个星系在上下感觉有两个对称的结构,看不出旋臂,我们上了高倍,我们使用了pl11进行观测,感觉对这个星系观测的效果不好。

还有就是看出了这个星系有一点圆,在当时观测我没有看出来。

狮子座三重

M65,M66,NGC3628分别是10.5等,8.9等和和10.2等的三个螺旋星系。有名的狮子座三重星系,只能看到两个,还有一个虽然星等不是很低但是真的感觉超级暗弱,看不到。也难怪梅西耶他老人家看狮子三重的时候没把第三个星系找出来放到M表里面。看出来的两个结构都是扁平的,看不出悬臂,核心很亮。这个找的深空素描应该是这几个中最标准的一个,一个完整的深空素描就应该标注方向,目镜,倍率,fov,目视滤镜,观测者等信息,以给后来观测者们经验。

M3

下一个目标是M3,M3是一个6.2等的猎犬座球状星团,这个细节不多说了,球状星团的观测外形大都差不多,无非就是星点分辨和恒星颜色。但是这时候高倍目镜的作用体现了,换上pl11之后,效果拔群,对球状星团观测的提升非常大,虽然核心部分的恒星仍旧无法被解析,但是周围星点被解析的非常清楚,爽的一匹。

M53

M53,8.3等的位于后发座的球状星团。明亮的恒星后发座α 出现在它的西南1度。在东南方向上小的、松散的球状星团 ngc 5053 。旁边这个疏散星团我觉得很有意思。但是观测前没查到可惜了。在观测这个目标之前我不太清楚目标类型,只能大概其看见一坨。不是很好观测,当时我觉得他是一个球状星团上了高倍后有点模糊。旁边没有恒星作为参考,后来一查就是一个球状星团。

M81&M82

我们最后观测的是M81和M82 雪茄和波德星系。M81我们能看出一团椭圆的结构,但是我们都不能观察出其中的旋臂和星系结构。然后在观测82雪茄星系的时候,习晨说他能观测出雪茄中心核心部分有一点细节的丝状结构,我始终观察不到,上了高倍之后我还是感觉不到这些结构,但是习晨说他完全能看到,我和他从头到尾都没有看出,雪茄星系在星系悬臂的端点处有一个回弯的结构。

到此已经是12月9日早上5:30,一夜的观测宣告结束。

推荐网站http://www.asod.info/ Astronomy Sketch of the Day 这是一个专业于Astronomy Sketch的网站,有兴趣可以看看。

在最后,还是要感谢一同观测的习晨同学的辛苦和努力和提供器材的高伯伯的大力支持,感谢首都师范大学天文社组织这次天文观测。

期待下次观测能有更豪的器材和更好的成果更多的目标等着我们,有生之年我也想刷一遍梅表还有c表呢。

责任编辑:郭京松

排版:不想加班的董袁可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亮度最暗,最难观测的Messier 91,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如何科学的观测星系
硬核的来了——关于“人类首张黑洞照片”的五问五答
解锁常见深空天体中的隐藏成就(上)
我的深空天体拍照经验
​*****深空天体的目视观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