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虚体质,要趁夏天来养阳!

三伏贴很火,好像不贴对不住自己。

贴还是不贴,得先看看自己的体质。

如果你常常感到手脚发凉,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夏天不喜欢吹空调,喜热饮食,喜欢安静,性格多沉静、内向……那么,需要注意了,你可能是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常有面色苍白、气息微弱、体倦嗜卧、畏寒肢冷,同时有各脏腑相应病变而见不同症状,以心、脾、肾阳虚为常见。患者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阳虚可能是现代人最容易碰到的问题。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人体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阳气是动力。《黄帝内经》中有云:“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气也是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一生难免有一个阳气衰减的过程。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曹铁民主任介绍,大部分老年人都属于阳虚体质,气温稍一下降就会出现全身怕冷的情况。老年人基础病较多,因此心悸气短、消化不良、下肢水肿、浑身乏力的现象在老年朋友中十分多见,苦于慢阻肺、气管炎、哮喘、颈肩腰腿痛等疾病的不少,通常这些疾病也是在冬天发作得更加频繁一些。

阳虚也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后天失养,比如喜食生冷、熬夜加班、压力过大、过度使用空调等情况,也会造成阳气的过度损耗,提前遭遇“阳虚”的情况。即使是孩子,由于先天不足,脾胃功能失调,容易感冒发烧,过敏,体质不好,阳气不足的情况也非常多见。

阳虚体质,要趁夏天来养阳!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最好的体现方式。冬病夏治是中医治病和养生的特色方法,它来自《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的原则,就是利用三伏天里的热,把人体毛孔张开,来好好吸收药性。冬病夏治可以激发阳气,驱散体内寒气,对治病有着很好的疗效。它把在冬天容易发作的虚寒之病,放在阳气最旺盛的三伏天里治,再加上穴位刺激及药物的作用,把体内最深处的寒邪逼出来。

阳虚体质者穴位贴敷调理重在温经散寒、调经理气,可取足少阴肾经及督脉的穴位。肾俞、关元、命门、足三里、气海、腰阳关、神阙、脾俞、悬钟、涌泉等穴位可以补肾助阳,改善阳虚体质。

对于阳虚体质,琨远推荐以下方案:

遗尿贴——关元,命门穴

消食贴——足三里

具体贴敷方法:每一伏的第一天,是贴敷的最佳时机,若错过了这一天,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效果也都可以,患者只要在接下来的二伏、三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行。冬病夏治穴位贴一般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上午11时以前贴效果最佳。在三伏结束后还可以再加强一次。

一般来讲,在头伏前10天可以伏前开穴,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医家主张在夏至这一天就开始开穴,夏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在公历的6月21日左右。“夏至”者,时夏将至,故名也。夏至是太阳黄经90°,这一天是北半球白天最长的一天,而“三伏”是阳气隆盛的最好时令,利用这个时令进行穴位敷贴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总之,阳虚者关键在补阳。五脏之中,肾为一身阳气之根,脾为阳气生化之源,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阳虚为主,故当着重补之。

温馨提示:夏天养阳气,三伏别错过!今年三伏贴时间表,记得收藏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种体质8种养生之道
冬病夏治贴三伏贴讲究多:要贴够三年
今日入伏,贴“三伏贴”注意这些方面
黄帝内经使用手册
谈阳虚体质
“三伏贴”能治什么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