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蒙古草原上的古老部落 — 《克烈部落》

  克烈部落出现于公元前2、3世纪,公元前1世纪在中亚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是当时鲜卑的组成部分。历史学家认为克烈部落应在公元7、8世纪形成的,也有的学者根据《蒙古秘史》认为克烈部落是在公元10、11世纪形成的。有的突厥学家认为,克烈部落是公元9世纪开始形成的。在《蒙古秘史》中把克烈记载为“克烈依特”, 在汉文史籍中旧译“怯烈”、“克列夷”、“凯烈” “克烈”、“赫烈”、“克烈依”、“赫烈依” 或“客列亦惕” 、“克列亦惕”等,蒙古兴起前蒙古高原人口众多、势力强盛的重要部落。



据14世纪初波斯学者热西丁及阿布勒哈孜·阿勒·花拉孜米著的《突厥史志》一书中记载,古时有个首领生育七个儿子,他们肤色都呈褐色被称为“克热依特”意为克烈人,由此而得克烈这一部落名。607年契普部落的首领克热恩组织准噶尔各部落与突厥绰若可汗开战取胜,攻占哈密焉耆等地,在今博格达山建立了王朝。《旧唐书》记载,在隋代,赫烈依之父克热当时为称雄的王汗,由此而取于克烈名称。

克烈部落主要有克烈(客列亦惕)、只儿斤、董合亦惕、土别兀惕、阿勒巴惕、撒合亦惕,查干客烈亦惕、巴葛客烈亦惕、哈日客烈亦惕、亦克客烈亦惕等分支,主要有克烈、只儿斤、董合亦惕、撒合亦惕、秃别干、阿勒巴惕等六个部落组成。在辽、金时期,是蒙古高原的强大部族,《辽史》称为“阻卜”、“北阻卜”,驻牧地主要分布于肯特山、杭爱山之间的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公元7、8世纪,为躲避战乱克烈部落迁移到哈密焉耆等地居住。公元1150-1180年间又迁移至阿尔泰山东部和博格达山地区。

克烈部落的族属,应是唐朝中期西迁的九姓达旦后裔,元朝《南村辍耕录》将克烈列为“蒙古七十二种”,由于长期与突厥人杂居,因此在语言、风俗方面受到强烈影响。10世纪中期,克烈部被辽征服。11世纪初期,基督教聂思脱里派传入克烈部。王汗祖父磨古斯的名字就是一个基督教教名。大安八年,磨古斯举兵反辽,后兵败于至寿昌六年被杀。其子忽儿察忽思收集部众,战胜篾儿乞、塔塔尔等部,实力再次强大。忽儿察忽思死后,其长子脱里继承汗位,杀死他的两个弟弟,他的叔父菊儿汗因此起兵攻之。脱里败逃至蒙古部请求成吉思汗父亲也速该汗的支援,将菊儿汗逼逃至西夏。脱里复得克烈部众和土地,由此脱里与也速该结为安答。后来脱里弟叛乱,投靠乃蛮一起攻打他,脱里兵败逃往西辽,后辗转回到漠北,得到蒙古部的帮助而重新恢复了势力并逐渐壮大。金章宗承安元年(1196年)曾派丞相完颜襄镇压塔塔儿部叛乱,脱里与已称他为父铁木真共同助金平乱,将塔塔尔击败于浯漓札(今斡里扎)河。完颜丞相即封脱离为王汗。之后,脱离与铁木真又一起征服了很多部落,克烈部成为蒙古高原最强大的势力,王汗也被尊为“也客汗”。1203年,王汗与其子桑昆惧怕日益壮大的铁木真势力,发兵攻打铁木真,双方会战于合兰真沙陀,铁木真兵败退到班朱尼河附近。王汗以为铁木真兵败不敌,设金帐连日欢庆,不料铁木真兵力逐渐恢复,偷袭其营帐,彻底打败王汗,王汗逃至乃蛮部境内后被杀,桑昆逃至曲先(今新疆库车)后被杀,克烈部至此灭亡。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将四分五裂的克烈部落编入各千户,作为蒙古族的组成部分一直存在。在蒙古卫拉特、鄂尔多斯、察哈尔等地蒙古族中均有克烈姓氏。还有一些克烈部落人逐渐融合到其他民族或形成了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塔尔、图瓦、吉尔吉斯等新的民族。14、15世纪之后,克烈部在融合其他部族形成新的民族共同的过程中,分为阿巴克克烈和阿夏玛依勒克烈两大分支。阿夏玛依勒克烈的大部分和阿巴克克烈的一小部分居住在今哈萨克斯坦。阿巴克克烈的主要部分居住在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博格达山、天山南山、哈密等地,少部分居住在甘肃省阿克塞县、蒙古国的巴彦乌列盖、科布多省等地。据有关资料记载,部分阿巴克克烈的后代从哈萨克斯坦的锡尔河流域逃亡到阿富汗的巴合迪库勒、巴达赫尚地区定居,通用阿富汗语。

王 汗(?-1203) 克烈部汗。原名脱斡邻勒,金朝封他为“王”,故称“王汗”。他的父亲忽儿札忽思·布亦鲁黑汗死后,他杀帖木儿太师和布和帖木儿两个兄弟,夺取汗位。其叔古儿汗举兵攻打,迫使他逃走,投奔成吉思汗父亲也速该汗,并结拜为安答。也速该攻打古儿汗,赶跑了他,王汗再次即位。不久,他的另一个兄弟额儿客合剌在乃蛮部的帮助下将他推翻,夺取了汗位。耶速该再次帮助王汗,赶跑额儿客合剌,把汗位交还给了他。1189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部汗后,古儿汗再次攻打王汗,将他逼走并据其位。成吉思汗出兵赶跑古儿汗,将汗位交还给了王汗,汗位终于归他拥有。成吉思汗创业之初,拜他为父,他帮助成吉思汗消灭了篾儿乞、札木合集团、塔塔尔,为成吉思汗的创业立了大功。后因惧怕成吉思汗吞并其部众,1203年春发动了合兰真沙陀之战,大败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兵卒失散,只剩四千六百人。成吉思汗与追随他的那可儿同饮班朱尼河(克鲁伦河下游附近)水发誓:“使我克定大业,当与诸人同甘苦,苟渝此言,有如河水”(《元史札巴儿火者传》)。成吉思汗为取得休养士卒的机会,遣使陈述父子两人对王汗的恩情,要求讲和。同年秋,在斡难河上游集中部队,向王汗进攻,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包围王汗驻地者只儿温都山(克鲁伦河上游南),经过三天三夜的战斗,大败其军。王汗在逃往乃蛮部途中,被乃蛮哨兵所杀。

速哥生卒年不详,蒙古克烈部人,事窝阔台汗,其父怀都参加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战争。1230年,出使金朝抵汴京见金主,劝他纳贡。金主令其下拜,“我大国使,为尔屈乎!”而绝之。出使期间,“默识其地理扼险、城郭人民之强弱”,为窝阔台伐金提供了可靠情报,并亲自参加伐金战争,攻克汴京战争中立了功。灭金后出任山西达鲁花赤,后追封为宣宁王,卒年六十二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解蒙古族C3来源与扩张
蒙古高原简史(二)
中国历史上百位将领之(69)--- 成吉思汗 (蒙古帝国创始人)
帝国的毁灭——元朝(大蒙古国)上
铁木真(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消灭草原最强反抗部落:建立强大草原帝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