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趣文:《黄帝内经》中的天文历法和现代大数据|周末休闲

一、远者若近,古者若今


最近朋友圈一个新闻感慨5年一个世界,想想5000年前,其实很近,50个100年,100个50年而已。。


一个偶然的机会,由于我的好奇,总算搞明白了点每天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天文常识,分享给大家,估计很多人和我一样小白。


敬佩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8000年前的天文历法有些细节结论不是很准确,但总体是十分先进的。而且我们现在好多先进的科学思想,其实自古就有。。。


一个偶然机会听到了《黄帝内经》的一个mp3版本,也听不懂到底说了些什么。我觉得这些书里的文字比我看英文还难懂。。。但我很清楚地听到了一段我大概能明白了的话。



上卷《素问》中的“卷九.六节藏象论篇”


  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


  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我当时是很惊喜的,心想《黄帝内经》还涉猎天文?而且“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这不是我们所谓的太阳历吗,不是西方发明的吗?我一直以为中国古代是农历,也就是阴历啊,而且后面还有一句“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这又是什么意思,怎么有两个算法呢?而且《黄帝内经》成书时间考证最为接受的是战国时代(据考证此章节是全经中成文较晚的,成文大概在公元前5世纪,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2】),那这里面的“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也太精确了吧,那时候的人都观测到这么精确的日月移动的度数关系?这比西方的日心说等等天文知识早了不知道几百年。那这段话到底什么意思呢?而且竟然出现在《黄帝内经》这么不科学的书里,古代人怎么想的深深地吸引了我。


由于对天文很感兴趣,虽然没什么天文常识,但是还是很想解开这些个疑问,于是我决定要搞清楚。我求助了几位研究传统文化的前辈,一位我学中医的同学,网上搜了很多古代历法的知识,还有一些历史常识,第一次觉得百度比Google好使。结果总算弄明白了点,只是一点,而且很有可能还不对。。。因为每朝每代的注释都是人写的,各种理解,各种背景,各种情绪,哪些有歪曲,哪些理解得对,还真不好说,但也只能这样了。



二、所以这世界很多真实的都不一定是真相。柯南说过真相只有一个。

啰嗦了这么多,我就弄明白了以下几个问题,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再来看内经这段话的解释。


  1. 世界各地历法分为三种,即太阴历(阴历)、太阳历阳历)和阴阳历【1】。现行的全球通用的公历是阳历,而我们中国的农历是阴阳历,不是阴历。哦天啊,是谁从小告诉我说阴历阴历啥的。。。我一直以为中国农历就是阴历,原来阴历不同于农历。。。也是啊,中国古代这么讲究阴阳平衡,怎么可能是阴历,肯定是阴阳历啊。。。那为什么会有三种历法呢?就是第二个问题。

  2. 三种历法其实没有一个是百分之百准确的,都是用自己的算法来平衡日、月、年,这三个历法基本要素的关系。因为这三个要素,按照天文的准确算法,不是平均的,每年天数都不一样,而且之间不是整数的关系。


    1. 日:即真太阳日:地球自转周期,是指太阳连续两次经过中午的时间间隔。由于太阳周年视运动的不均匀性,故真太阳日的长度不一样,一年中最长和最短的太阳日约差51秒。平均为平太阳日。

    2. 月,即朔望月:按月亮绕地球周期,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平均周期。为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以从朔到下一次朔或从望到下一次望的时间间隔为长度,平均为29.53059日。

    3. 年,即回归年:地球绕太阳周期,为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即太阳中心自西向东沿黄道从春分点到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又称为太阳年。每个回归年的时间长短并不相等。平均1回归年 = 365.2422日,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这是根据121个回归年的平均值计算的结果。

    理想的历法,应该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历月的平均长度等于朔望月。实际上这些要求是根本无法同时达到的。太阴历、太阳历和阴阳历,就是按照三种算法,来尽量调和日、月、年之间的关系,都不是百分之百准确。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外所谓的星座,在最近几年提出来,由于历法的关系,实际对应的月份应该和以前不一样了。

  3. 那这三种历法是怎么调的呢,历法可不是简单的做饭调味道,咸了再加点水~~但是他确实也是这么个思路,就是日子不够就想办法找补回来。但是这三种历法找补的,也有偏咸偏淡和基本合适之分。


    1. 太阳历:简称阳历,就是年准确,但是月就不太准确。古埃及人发明的,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计算的基础的,要求历法年同回归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基本符合。它的要点是阳历年为365日,机械地分为12个月,每月30日或31日(近代的公历还有29或28日为一个月者,例如每年二月),这种“月”同月亮运转周期毫不相干。但是回归年的长度并不是365整日,而是365.242199日,即365日5时48分46秒余。阳历年365日,比回归年少了0.242199日。为了补足这个差数,所以历法规定每4 年中有一年再另加1日,为366日,叫闰年,实际是闰一日。即使这样,同实际还有差距。这种历法的优点是地球上的季节固定,冬夏分明,便于人们安排生活,进行生产。缺点是历法月同月亮的运转规律毫无关系,对潮汐的影响把握不准。

    2. 太阴历,简称阴历,就是月是准确的,年不准确。是以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计算的基础的,要求历法月同朔望月(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基本符合。朔望月的长度是29日12小时44分2.8秒,即29.530587日,两个朔望月大约相当于地球自转59周,所以阴历规定每个月中一个大月30日,一个小月29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由于两个朔望月比一大一小两个阴历月约长0.061日(大约88分钟),一年要多出8个多小时,三年要多出26个多小时,即一日多一点。为了补足这个差距,所以规定每三年中有一年安排7个大月,5个小月。这样,阴历每三年19个大月17个小月,共1063日,同36个朔望月的1063.1008日,只相差约2小时25分9.1秒了。阴历年同地球绕太阳公转毫无关系。由于它的一年只有354日或355日,比回归年短11日或10日多,所以阴历的新年,有时是冰天雪地的寒冬,有时是烈日炎炎的盛夏。

    3. 阴阳历,中国的农历就是阴阳历(听着就好像比阳历或阴历更牛逼更准确),是调和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转周期的历法。它既要求历法月同朔望月基本相符,又要求历法年同回归年基本相符,是一种综合阴、阳历优点,调合阴、阳历矛盾的历法,所以叫阴阳合历。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根据农历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涨落,又可大概掌握四季更替。那它是怎么调和的呢?


      • 农历把日月合朔(太阳和月亮的黄经相等)的日期作为月首,即初一(看看这月首设定就比阴历更科学)。朔望月的平均长度约为29.53059日,月初所在的日期,按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推算定。农历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与回归年相差11日左右。为此,通过增加闰月的办法加以协调(置闰的周期约为十九年七闰),来达到和平均回归年一致。有闰月的年份有13个月,全年约384天。闰月的安排由二十四节气来决定,不一定在哪个月。农历月份按照12个中气而定名。(比阳历简单的4年设置闰天更复杂,是不定的),而对于置闰很重要的二十四节气是十分科学来的。

      • 二十四节气,节气是由太阳位置决定,反映太阳的视运动。农历二十四节通过实际观测用天文算法计算的,农历的月份和十二中气是基本对应的,而十二节令可出现在农历的上个月后半月和这个月的上半月中。早在殷商便已经将二分二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订入历法,春秋战国到先秦时代已经完善到八节气,增加了四立,也就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已经明确的订入华夏历法。同时期二十四节气也已经出现并逐渐开始完善,直至从西汉《太初历》开始农历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完整的写入农历,详细划分成十二节令、十二中气,成为农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二十四节气农历可以精确的反应一年四季的变化,便利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农业耕作。


      ——中国的农历最早源自何时尚无准确考古学证据,但据传说自轩辕黄帝时期。《晋书·历志》中有一段文字,可以很好的概括农历的起源:“炎帝分八节而始农功,轩辕纪三纲而阐书契,乃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创律吕,大挠造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综斯六术,考定气象,建五行,察发敛,起消息,正闰余,述而著之,谓之《调历》。是故历法之作由来尚矣。”但据说古代人很崇敬炎黄二帝,所以什么伟大的成就都说是他们发明出来的,《黄帝内经》也不是黄帝作的,但是以黄帝的口吻来叙述。对于这一点,我觉得古代人实在不实事求是,给后代考证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所谓轩辕黄帝时期创制的《调历》便已经属于阴阳合历了。从出土的甲骨文和中国典籍的记载来看,现时阴阳合历的规则不会晚于殷商时期。看到这里我真觉得古代人真的好聪明啊,确定不是穿越回去的吗?~~





三、《黄帝内经》提出了人体和天文之间的相关关系,再用大数据去证明。

讲完了历法的这些东西,我们能肯定古代人对于历法是科学的,甚至说是比其他历法都准确的。那再来看《黄帝内经》这段话的意思:


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


译:

黄帝问:我听说天体的运行是以六个甲子构成一年,人则以九九极数的变化来配合天道的准度,而人又有三百六十五穴,与天地相应,这些说法,已听到很久了,但不知是什麽道理?


这里句话里其实是两个算法,一个是三百六十五天的正常算法,人有三百六十五穴与之对应;一个是天体的运行是以六个甲子构成一年,人则以九九极数的变化来配合天道的准度。这是两个算法体系,第一个是天文历法,第二个是纪年方法,并不矛盾。



第一个算法,前提是科学的天文历法,三百六十五日,但……人怎么就有三百六十五穴与之对应了【3】?不得不说古代人的想像力确实强,完全是跳跃性思维,在没有任何数据证明的前提下,就这样把人体和天地相关联系起来了,直接给了一个结论。然后就开始运用了,针灸啊,中医啊,几千年以后,用无数的数据证明了大部分是适用的,小部分案例不适用。这种思想完全和大数据是相反的,大数据是不知道A和B是什么关系,然后用数据画图,计算相关度,一看相关度80%以上,他俩有关系了。然后就可以用其中一个预测另一个,比如搜索和流感,再比如我们在做图像识别时,在训练模型时总是试不同的特征参数组合,试不同的预测函数参数,然后找到一组和结果相关度最高的,所有的相关都是试出来的,用数据算出来的。虽然大数据和黄帝内经是相反的逻辑,但有一个核心是一样的,就是肯定相关这种关系。西方人逻辑上特别强调因果,而弱化相关。以前考过托福的同学都知道小作文都是让你挑某篇文章毛病,大部分是错把相关当因果,但是我们发现现在大数据,西方人越来越多的肯定和运用相关关系。


第二个算法,可要好好说说了,因为我搞了半天才弄明白。“天体的运行是以六个甲子构成一年,人则以九九极数的变化来配合天道的准度”这句话前半句“天体的运行是以六个甲子构成一年”并不是另一个天文历法,而是一个纪年方法,也就是纪录年月日的方法。就好像我们描述一个人可以用高矮胖瘦,这是自然描述,但是我们也有个名字。如果高矮用A-Z表示,胖瘦用a-z表示,按照不同的区间进行平分,那么每个人按照高矮胖瘦能落到一个特定区间,就有不同的A-J和a-l组合的名字,比如Aa,可能表示190以上200斤以上,等等。这个Aa不同组合就类似纪年的代号。首先解释一下几个概念:



  • 天干地支【4】: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不要问我这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怎么来的,我还没查到,我也很想知道)。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这和现在科学的时间60分钟,60秒也很吻合。

  • 甲子: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甲子年就是天干一和地支一的组合,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个组合,称六十甲子。注意它不是排列组合,如果是排列组合就是120了,它是如下图那样组合的,蓝色是第一轮组合,红色是第二轮,绿色是第三轮,以此类推,所以一个循环六十个组合。(不要问我为什么这么组合,太复杂了,我还没查到,我也很想知道)



  •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闰月的纪月和上月一样。所以按照天文历法正月初一是每年第一天,但是按照天干地支纪年立春是每年第一天。

  •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所以“天体的运行是以六个甲子构成一年”指的是六个甲子循环日,是纪年的方法。辛亥革命,就是辛亥年,原来是这么来的。好强大的纪年体系。

    “人则以九九极数的变化来配合天道的准度”这句话的意思,要先说九九极数,那就是依九个方位划成九州。而人活在天地间,上应天,人约有三百六十五穴,下合地,人分九臟九窍。至于九是怎么来的,我也不确定,我看到有的说是大禹治水时按照黄河长江把中国分成了九州【5】,有的说是根据河图洛书来的,总之九是一个神奇的数字,中西方都把九作为最大数。



就黄帝问的这一句话,信息量真是大啊:


  1. 古代有天文历法,即阴阳历,还有纪年方法,即天干地支方法;

  2. 古代人想像力很强,逻辑很缜密,把人体与天对应,三百六十五穴;与地对应,九臧九窍,然后后世用无数案例证明了其大部分是对的,有些不对的,不知道是医生的问题,还是内经的问题,就不好说了。


我个人觉得,如果我们用最最朴素的逻辑去想,人体和天地应该是有关系。试想一下,现在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单独的无维度的点,即一个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无尺度但却包含了宇宙全部物质的奇点。现在科学家又发现了暗物质,一种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的物质,不带电荷,不与电子发生干扰,能够穿越电磁波引力场,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暗物质的密度非常小,但是数量庞大,因此它的总质量很大,它们代表了宇宙中26%的物质含量,暗物质无法直接观测得到,其中人类可见的只占宇宙总物质量的5%不到(约4.9%)。至少是在120~150亿年以前,宇宙及空间本身由这个点爆炸形成。所以这个点包含了宇宙所有的信息,虽然它可能无限小,但是也是无限大的,咱们都是来源于这个点,你和我,我和某块星球上的某块石头都来源这个点,所以你说有没有关系呢?只是这种联系,就像基因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少。这个点爆炸以后,不断的演进,再爆炸,不管经历过什么,暗物质会把信息总是会传递下去。

下面继续解释这一章的内容。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译:

岐伯答到:你提的问题很高明啊!请让我就此问题谈谈看法。六六之节和九九制会,是用来确定天度和气数的。天度,是计算日月行程的。气数,是标志万物化生之用的。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它们的运行有一定的部位和秩序,其环周也有一定的道路。每一昼夜,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余,所以大月、小月和起来三百六十五天成一年,由于月份的不足,节气有盈余,于是产生了闰月。确定了岁首冬至并以此为开始,用圭表的日影以推正中气的时间,随着日月的运行而推算节气的盈余,直到岁尾,整个天度的变化就可以完全计算出来了。


解释了黄帝的问题,这里岐伯回答的也就容易明白了。“每一昼夜,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余,所以大月、小月和起来三百六十五天成一年,由于月份的不足,节气有盈余,于是产生了闰月。”上古时代这么准确的历法,古人的智慧真是佩服。月亮绕地球运动,表现它在星座间自西向东移动,一个恒星月,移动一周,“平均”每天向东移13度,所以说“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而“日行一度”,其实我们知道,太阳是恒星,它本身并没转动,是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其轨道是一个椭圆,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相对于日地距离来说太短了,在天球上,月亮东移的速度比太阳大很多,每天月亮由西往东前进13度多点,而太阳却只前进1度,平均每天相对移动一度。古人认为太阳发出的光是金黄的,故把太阳在视天球运动的区域叫作“黄道”,而月亮本身不发光(这也是中国人最早知道的),它只是“转播”了太阳的光辉,月亮反射出来的光是白色的,所以把月亮在视天球上运动的区域叫作“白道”。这里要说的是“推余於钟”的意思是年尾置闰,这种方法并不是最先进的农历置闰方法,后来的人经过研究提出了更为先进的月中置闰,所以黄帝内经里的这一方法不是很先进,也不是很准确,但已经很厉害了。


后面的就很好理解了。古代人特别讲求阴阳,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阴阳),二生三,三生万物。整个黄帝内经也是贯彻这个理论。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

黄帝说:我已经明白了天度,天体运行的规律,还想知道人的气数是怎样与天度配合的?


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岐伯说:天以六六为节制,地以九九之数,配合天道的准度,天有十干,代表十日,十干循环六次而成一个周甲,周甲重复六次而一年终了,这是三百六十日的计算方法。自古以来,都以通于天气而为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地的九州,人的九窍,都与天气相通,天衍生五行,而阴阳有依盛衰消长而各分为三。三气合而成天,三气合而成地,三气合而成人,三三而合成九气,在地分为九野,在人体分为九脏,形脏四,神脏五,合成九脏,以应天气。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

黄帝说:我已经明白了六六九九配合的道理,先生说气的盈余积累成为闰月,我想听您讲一下是什麽气?请您来启发我的蒙昧,解释我的疑惑!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岐伯说:这是上帝秘而不宣的理论,先师传授给我的。


帝曰:请遂闻之。

黄帝说:就请全部讲给我听。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岐伯说:五日称为候,三候称为气,六气称为时,四时称为岁,一年四时,各随其五行的配合而分别当旺。木、火、土、金、水五行随时间的变化而递相承袭,各有当旺之时,到一年终结时,再从头开始循环。一年分力四时,四时分布节气,逐步推移,如环无端,节气中再分候,也是这样的推移下去。所以说,不知当年客气加临、气的盛衰、虚实的起因等情况,就不能做个好医生。


不知天文地理的不是好医生。看完这一章节,我觉得要当一名真正的中医,太难了……别说要熟背理解整个黄帝内经,这是基础,就连这一章节,都要费半天劲才能明白,所以真正的中医有几人呢?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要有博大的胸怀,辩证的思想,不是简单把脉,背方子。上古时代,简直就是只有了解生命和懂得科学的人才能当中医,真有种日月在我心的感觉。


很多时候,非古法不对,而后世懒惰。《大学》里有一句:“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物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意思是“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认识、研究事物,要想研究事物,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他的道理”我们古人很早就告诉我们了做研究的科学的方法论,试问我们每一个人,谁能做到“即物而穷其理”?这第一步都做不到,何来获得真知识,又怎么能科学客观地判断运用呢?我费了半天劲才终于弄明白了一点这一节的一点意思。随着年月的流逝,几千年来,很多糟粕也没摒弃,有些精髓恐怕也只有古人才明了了。


天文历法,纪年方法,人体和天地的相关都是值得肯定的,那这其中的相关又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天文历法好歹有天天测量观察,但这相关的关系,就这么跳跃性的建立起来了,没有数据,只有逻辑和后世无数案例的验证。从客观角度,这里面有先进的,有不太准确的,还有我无法证明对错的。对我而言,唯一感兴趣的是,以前的人到底怎么想出来的,看着北京的雾霾,真的很想回去古代看看,但转念一想,我这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回去了也过不下去,所以还是YY一下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立春”的易学知识
闰月是怎样产生的?
再论天文历法铁证:华夏文明是且仅是苏美尔文明,起源于两河流域
猪年354天鼠年384天,算啥?2262年会过两个春节!
拥有两个六月的夏天,有什么不一样
癸卯兔年,学习中国纪年历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