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活得宠辱不惊的人,比你多了这4个特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当我们谈到年轻人,往往大家的印象是:有活力,有抱负,但偏激、年轻气盛,很容易被外界所影响;而长辈们给大家的印象更多的是温和,包容,宠辱不惊。

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变化,人的处世态度会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对这个现象进行分析。

平日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在应对着外界刺激。在年轻时,我们一般情绪还不成熟,认知能力也尚在发展。因此,年轻人倾向于用奋力抵抗来应对威胁——应对方法比较有限。也就会看起来更莽撞、偏激。

而年长的人由于经历过更人生历练,在情绪上会更加成熟,认知能力也有所提高。他们在面对外界刺激、面对突发的事件时,可供选择的应对机制就不仅限于上述的奋力抵抗了,更丰富的应对策略可以让他们从容地面对,看起来也就变得温柔、包容。

具体来说,年轻人和年长的人的区别体现在哪里呢?阅历多和少的差别在哪?

片面看待事物vs接受事物的复杂性

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我们更容易做到从日常简单事物中发现美好。

年轻人往往不考虑事物的多面性,看到一个缺点就会将其全盘否定,受到些许挫折就断定此路不通。

而年长的人的认知能力更强,对于他们来说,人和事都不能被简单地定性。从失败中可以总结经验,苦难对他们来说像是一种修炼。经历丰富的人知道,不可只凭一点观察就对整体下结论。此处不顺心,不代表他处也如此。

无法体谅他人vs懂得换位思考

年轻人的经历比长辈少,自然经受过的挫折也少。因此,年轻人很少会想到别人也正在面对困难。如果无法意识到他人的苦难,必然做不到谅解。比如,在他人失职导致自己权利受损的时候,年轻人会选择正面冲突,强硬地争取自己的权利。

而如果是阅历多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他们会考虑对方是否因为生活中其他事情而烦心,不在状态——这其实是历事不够多的人很难想到的。这般换位思考后,就更能宽容他人的过失。

辨别刺激的能力弱vs主动避开负面刺激

很多人长大后不像过去那么爱看悲剧结尾的小说了。回顾往日,似乎年轻的自己对悲剧的免疫力更强一些。长大后读一个故事,先要翻到最后或者问问看过的人,确认过是皆大欢喜的结局,才愿意投入时间去阅读——否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这是因为年长的人懂得主动避开负面外界刺激。

而年轻、不够成熟的人可能对刺激的辨别更模糊,不懂得规避负面刺激,导致自己陷入一些不必要的困境。当困境超过他能够承受的程度时,没有更好策略的年轻人只能选择爆发。

追求利益vs追求内心平静

我们常说,“趁年轻时多学习、多实践”。受这个思想熏陶的年轻人,容易把个人发展置于其他一切需求之前。为了某些利益和前景,年轻人往往愿意牺牲内心的平静,强迫自己步入一个充满刺激的环境,无法承受最终只能选择爆发,或强迫自己抽离。

对经历过风雨的人而言,很多利益远远不如内心平静、自在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更倾向于优先考虑自己的感受。其他的“身外之物”在情绪稳定需求的衬托下,都显得次要多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经历也更加丰富多彩,经历的累积帮助我们习得更高的认知能力,从而采取更成熟、温和的做法

可以说,阅历在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但好在阅历的积累并不完全与年龄挂钩。想必生活中也常碰到实际与自己同龄,但感觉更成熟的人。这是因为有些年轻人阅人历事比同龄人更多,在此过程中培养了更高的认知能力。想在年轻时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成为一个待人待事都温柔的人,不妨尝试多接触新事物,扩宽知识面,和不同的人交流,主动出击,去寻找能丰富自己阅历的机会。

以上。

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获得者,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知是什么?认知就是阅历加反思总结
对王阳明心学的粗浅认知:守好四个字,牢记10句话!
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面对情绪?
如何评价杜子建?
一个人的素质
认知的六个维度,看看你处于哪一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