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鹞子入林真义

鹞子入林斗艺,行似游鱼,游刃在人际之间,为阵中斗杀的上乘武技。若未得正法,即使尽毕生之力,也难见全貌。“鹞子入树林里,必绕树而飞”,树叶密,乱枝交,回转而翔,为必取之法。人学鹞子飞,一进树林,也要见树就绕,见林就转,在林中自然回旋,擦肩而过,翻身而行,若飞鹞穿绕在密林空隙之间。走转时,要有“连招”穿树夺人的威慑力,迫其退避三舍。虽在重围中,却困我难进,围我难合,矫矫健健,游洄在空隙间,左冲右突,来往于随意中。夫!鹞子穿翻形态矫健也,若惊龙腾翻,洄折四方;行拳发招,手翻身翻盘步走,穿宫阵游斗八方,发把肘,雷声一震,乱其神,若其魄,惊走百万兵!记为入林论。  

  传曰:“武当八十一门,技归九宫,则练法各异,唯心意太极八卦相类也。”在源头上,三脉布桩取自然之法,主张以树为桩,在林中穿宫绕树。串宫之技,采用单一的仰穿手,此式姿势,心意称鹞子入林,八卦称狮子抱球,太极称闪通背,并改托掌为立掌,“以隐”天机。等到仰穿手正阴阳与反阴阳盘至滚瓜烂熟时,然后,三脉在各自根据本门的拳法内容,用仰穿手中串联衔接,在林中绕宫穿树,旨在随意而发,切忌练成套路。其特点是,心意九宫多刚触,太极九宫多柔化,八卦九宫多飘逸,于是,三脉形成了风格迥然不同的九宫阵法,这是武当派最原始的九宫练法。

  古代密传的原始九宫绝技,以树为空,以林为阵,其中自有妙道。林间高低不平,足底的感觉须顺高而上,沿低而下,久而久之,就练出了足底灵感,可随高低自然开落。这样,在任何地面与人斗艺,进退足下有根,闪展步法稳健。林间树木有的粗,有的细,在忽粗忽细之间,随意穿插又不碰身,久而习之,可练出收身功夫,能够在缩身的同时即爆发钻撞力。又因为熟了步法的转换,使强力的身法冲撞,能够在任何距离作自行调节。因此,在重围中实施撞靠,也就自然的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了。林中的树木间距,有近有远,近的一步之遥,远的有几丈,要在如此大的范围里演习九宫阵法,才能具有实战作用。人在林中,被层层树木围着,每一棵树自然形成的方位,犹如围敌从四面八方展开的合围阵势。随着步法的转换,林中每一棵树的位置,也与你同时进行着距离与方位的转换。当你在阵中穿行时,所经过的每一宫位,又与周围的树木,重新组合成有八种变化方位形成的九宫阵,宛如围敌,不停地变动着自身的方位,这就是九宫变阵之法。因此,演习九宫阵法,如果收缩在九根宫距相等的小范围里,这是“死九宫”,没有实战价值。只有在宽广的树林里,进行“九宫变阵”的长期磨炼,才能在集合围的斗杀中,显示出九宫阵法的神威。

  九宫密技的原始练法,在八卦太极西脉早已失传。狮子抱球为八卦掌的“九宫核心技术”,已经无人鉴识。现今流行的九宫练法,改为“人为设桩”,只能在宫距相等周围不过二米的范围里,作套路式的运转。这样的练法,没有大范围的绕步穿杀,又怎么能冲出层层包围?

  就太极而言,有人研究云手,误把云手的自由转体,当作九宫步。闪通背隐藏“托掌”的天机,虽被人识破,却误解为穿其臂而“闪通”其“通”的意思,始终未能破译。此式的“闪”绕串式“通背”松活,是原始九宫中的技术灵魂。

  

  太极拳失去了游身穿绕的九宫步,如鱼儿离开了水,使“太极沾跌柔化劲”的威力无法在散打中实施。有一则武事旧闻,说的是万籁声与杨澄甫比武,相隔多年,后人辩解的文章却各执一词,但始终看不到两个最本质的问题。其一,从“万文”的自叙中可以看出:(一)万籁声胜了杨澄甫,基本属实,但夸张的成份很多。(二)万籁声采用打几拳就跑,踢一腿就走的游击方式,使杨澄甫无法近身沾黏自己,以防被抛跌。也就是说万籁声避开了太极劲,没有同太极劲直接发放沾缠。其二,“沾连”,是散打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现象。假如杨家的九宫步没有失传,杨澄甫想在沾连万籁声,凭着宫步穿行,即在倾刻之间。一旦沾连,即使其师杜心武也会被抛跌,此说有无根据?太极劲为武当派宋传大法,是古代圣贤在精各派劲法时,提炼出来的一种上上乘用劲密窍。此劲一经与人沾缠即可随手放跌,而且没有解法,唯有太极劲破太极劲,这是古圣用劲之道不可违逆的法则,也是其他劲法始终无法越过的顶峰极限。而杨澄甫的功夫与太极论相合,粘手发人只在谈笑之间。前文说,杜心武若被沾连也会被抛跌,这并非夸大杨澄甫的功夫,而是说明,一旦被太极劲缠绕必然会产生的“沾粘发放效应”,对任何人都起作用。遗憾的是,杨澄甫和所有的太极高手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散打时不会走转,进退只有一步之间。既然无法沾连对方,太极劲也就无法发挥作用,反而处处受到万籁声游击式的攻击。因此,杨澄甫输在没有家传的九宫步,不是输在太极劲上;万籁声胜在灵活多变的步法,不是胜在克制太极劲上。这是笔者对万杨两人比武最公正的评点,也是那些名门大家至今也无法解释的“杨澄甫现象”。

  太极定步推手,是修炼太极劲的重要方法,功夫上身时,听化拿劲,搓手弹发,尽在随意之中。此种“随意”,却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散打时无需走转,也能与对方“随意”搓手沾连,于是,杨家的九宫步在无声无息中消失了,这是太极拳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老是说太极九宫步,究竟有什么作用?九宫步善于在各种距离与对手辗转穿行,势必会形成双方的步法连势,一经连势,又必然会出现两力相缠。于此,搭手沾连,太极劲应之而出。因此,太极劲一旦失去了九宫步的配合,犹如龙困沙滩,再无往昔之神威!

 

  鹞子入林的练法很复杂,这里只作简单说明。练法:上右步,左掌从右臂下穿出并前伸上托,高与肩平;同时,右臂屈肘上提,右掌背横布于头部右侧,成鹞子入林左式,面向南方。继而,随着向右旋体,右掌从左臂下穿出,左掌再从右臂下穿出;同时,上左步扣右步摆,可运至西南、正西、西北三个方向,不必拘谨。这两步很讲究,可随意调节范围和方向。扣左步,摆右步,再扣左步,摆右步;同时,右掌穿左臂,左掌又穿右臂,右掌再从左臂下穿出,定势或鹞子入林右式,方向任意调节,不可刻板。步法三扣三摆,共绕行450度,按此法可左右盘旋。不足之处是,在换势时却有定势的迹象。

  还有一种练法,在太极阴阳鱼上运转鹞子入林,右式循顺时针方向盘旋,左式环逆时针方向盘旋,其状势势相连,首尾相接,游身翻走不停势。所行两圆的范围可大可小,只在交接处以两步作换式变势。随着步法的变换,可转四正,可绕四隅,飘飘然如翔鹞翻旋,手法的穿绕,暗含鲤鱼翻身,身法的翻拧,兼带靠打胯弹,步法的运转,要轻快迅捷,以盘旋的龙形步为主。

  但在诸位名家的录像中,却把鹞子入林练成直行步,这样,也就无法盘树转林了。

  林林盘技,先要围绕一棵树进行三角步定势盘习,此技为顺步龙缠身,只有定步练法,由拗步鹞子入林变顺步演成,两者的手法相同。这里,有个问题需要说明。鹞子入林在活步盘树穿走时,由于速度快,只见顺步践行,不是拗步形迹,于是,有人把此种练法说成是龙缠身。其实不然,鹞子入林的拗步形式在穿行中一闪即过,与此衔接的拳法为顺步鹞子侧身在外形上,又与龙缠身相似,所异者,鹞子侧身为践步穿走“S”形,是过树穿林的重要手法,被拳家形为林中密技,藏而不露。由于很多人不知道鹞子侧身的功用,也就无法在林中盘艺了。这里,还有个问题,鹞子入林冲树时一掠即过,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浮滑,于是,专设龙缠身一式,进行定步排树,以补之不足。由此可见古人用拳的精微之处。

  明确了这些道理,再说鹞子入林的穿树方法就方便了。

   在树林中,选择两棵树,甲树在南,乙树在北,间距以两大步为宜。练习时,面向南。先盘右式鹞子入林同时,用三角步围拢甲树向左旋体。作法:右足越过树干向东南角上一大步,左足随之再向左横步后退,此时,面向北方。与此同时,右掌从左臂下穿出,经三次抱球,右掌再复而穿出,恰合左足成拗步右式鹞子入林。右式鹞子入林一闪即过,疾上右足落在树根旁,此时,已转换成顺步右式鹞子侧身。继而,左足向前跨一大步,右足再向前跨一大步,落于乙树近侧,于是,左足再越过树干,围拢乙树盘走左式鹞子入林,方法同前,不再赘述。

  等到掌握了两棵树的盘绕方法,就能在树林里随意穿行,因为,串联双株与贯林绕行的基本方法一样,只要调节双足的扣摆角度,即可运转到任何方位。但这里有个实际问题,林间树木的间距有大有小,“间跨大”又如何过步?故人传有一法,简介于下:例如,直转时内裆之右足,不要落在甲树根部,只要向前上半步,左足就能借着冲刺力,向前蹿出一大步,右足又借左足之力,蹿蹿在旁树侧,于是,再转左式。这是鹞子入林的“半步玄机”,林中过步,还要穿几丈远的间距,以训练远距离过树穿杀的特技手法。践步之法,取鹞子侧身绕穿之步,飘然而至。手法采用,上惊鲈鱼翻身戳其目,乱其神,势必躲身而避;下用铁牛耕地,捣其裆,铲其阴,必然退步而让。这两招绝技连环使用,唯有顺避闪身,于是,就留下缺口,岂有不出重围?

  但在实际围斗中,鹞子入林的作用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大家还不知道鹞子入林有阴阳两式的练法。由于阴式与阳式需要依存相济,因此,失去任何一方,就不能充分发挥鹞子入林的功用。有传云:得了反阴阳,难得正阴阳。可见鹞子入林阴阳两式的传承是十分保守的。对于阴阳两式;可喻以天理之象解释:使用三角步,作自身旋体,就像地球在自转,此为“反阴阳”;使用绕行步,作围绕运转,就像地球绕着太阳在公转,此为“正阴阳”。因此,拳技的绕行只有呈显阴阳运转的自然天象,方尽全功,才是鹞子入林的完整练法。  

  备考:传云,有一式斜形把,为鹞子入林的原始练法。盘时,两臂上下展开,拳掌布于头上方,后掌落于胯下方,双掌心侧向,形如鸟之张翼,振振欲飞。练法同前说,手法有异。穿行时,一侧贴树而冲,此不碰树干为上乘,因此,所穿空间必为最小的间距,也就不必在“人为缩小的等距”间钻绕了。

 注:本文发表于《武当》2017年第4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家三拳为一家的内在训练形式
[转载]太极十三式的八法五步
太极之魂在于独特的步法---太极阴阳步!
太极拳与阴阳太极五行八卦
三丰清虚自然太极拳功法之三:太极混圆球
太极推手十二要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