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中医而简论:如何辨证治疗消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从中医而简论:如何辨证治疗“消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消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此病从中医而论,

属于中医的“胸痹”、“厥心痛”、“心胃痛”等范畴。


尽管临床上其病情变化多端,

但基本上分“本虚、标实”两大类。


“本虚”为阴阳气血的亏损,

“标实”为阴寒、痰浊、血瘀等交互为患。


但临床中多以“血瘀”最为多见。


“痛则不通则痛”是血瘀造成的结果,

临床在各型之中亦常兼见之。


因此,临床辨证之时应分清标本虚实,

要抓住主症与兼症,以及主次缓急,

在治疗上才能得心应手。


根据本病证侯,

临床常常将其分为以下六型:

“气滞血瘀”、“痰浊瘀阻”、

“寒凝血瘀”、“气虚血瘀”、

“阴虚血瘀”、“气阴俱虚”


老朽后续将逐一分型而简述之。


一、“气滞血瘀”

【主症】

胸闷心痛,痛有定处,两胁胀痛,

善太息,舌淡或暗红,苔薄白,脉弦。

【治则】

行气止痛,活血化瘀。

【方药】

“四逆散”合“丹参饮”加减。

柴胡、白芍、枳实、甘草、

檀香、砂仁、郁金、丹参、川芎、丹参、。

【加减】

口苦咽干、急躁易怒者加丹皮、山栀、生石决明;

胸痛甚者加降香、延胡索。

 

二、“痰浊瘀阻”


【主证】

心胸疼痛,痛引肩背,

痛有定处,头昏倦怠,

肢体沉重,舌质暗淡、

苔浊腻,脉滑。


【治则】

通阳豁痰,化瘀止痛。


【方药】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加减。

瓜蒌、薤白、半夏、

干姜、陈皮、蔻仁、

五灵脂、蒲黄、

丹参、郁金。

 

三、“寒凝血瘀”


【主证】

胸痛彻背,感寒痛甚,

胸闷气短,不能平卧,

面色苍白,四肢厥冷,

舌紫暗、苔白,

脉沉细或结、代。


【治则】

通阳散寒,化瘀开痹。


【方药】

“瓜蒌薤白白酒汤”合“丹参饮”加减。

瓜蒌、薤白、附子、

枳实、檀香、丹参、

郁金、红花、桂枝、白酒。

 

四、“气虚血瘀”

 

【主证】

心悸气短,心胸闷痛,

乏力自汗,头晕目眩,

少寐多梦,舌质淡暗,

舌体胖见齿痕,苔薄,

脉沉细或结、代。


【治则】

补益心血,活血通络。


【方药】

天王补心丹加减。

人参、玄参、丹参、

茯苓、五味子、远志、

桔梗、当归、天冬、

柏子仁、酸枣仁、川芎。

 

五、“阴虚血瘀”

 

【主证】

心胸作痛,心悸盗汗,

心烦失眠,五心烦热,

腰酸腿软,舌质红少苔,

边有瘀点,

脉细数或结、代。


【治则】

滋阴补肾,养血通络。


【方药】

左归饮加味。

熟地、山萸肉、枸杞子、

麦冬、山药、茯苓、

甘草、五味子、酸枣仁、

当归、丹参、郁金。

 

六、“气阴俱虚”

 

【主证】

胸闷隐痛,时作时止,

心悸气短,倦怠懒言,

面色无华,头晕目眩,

遇劳则甚,口干少津,

舌边红见瘀点,

脉细无力或结、代。


【治则】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药】

“生脉饮”合“人参养荣汤”加减。

人参、黄芪、茯苓、

白术、甘草、

麦冬、生地、当归、

白芍、丹参、

郁金、益母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消渴症”知多少?
魏子孝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经验总结
消渴(糖尿病)的中医按“血热、血瘀”之辨证
消渴病(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
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三部六病医案专辑:消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