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粤书雅[名家推荐]王恪松一笔三象


 王恪松,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贾又福弟子、北京大学贾又福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      

                                


197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1998年于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修满硕士研究生课程,在中国画系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学习山水画。2005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贾又福工作室做访问学者。先后在CN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主持、参加完成了省、部级科技攻关课题10多项。山水画作品多次参加著名学术展。现在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王恪松工作室,从事中国山水画创作与理论的科研、教学工作。       

                


他承续古人未了之思绪,开创今日绘事新生机,实现笔墨走向“新生”的转化。“一笔三象”是崭新的时代与精神必然造就崭新的笔墨言语的切入点。



中国绘画注重表达个人情感,既有物象的以型写神,也有以神赋型,正如王恪松所主张的以草书入画。


草书以其灵动和恣意奔放的体态被被喻为中国书画史皇冠上的明珠,大自然中山石纹理的飞动有草书之美,云中山石飘渺忽现有草书神龙见首不见尾之美。草书入画的理念也是王恪松艺术心性和艺术精神的体现,他喜爱草书的灵动和激情,也更能表达他对社会人生的体悟。




 只轻轻一点一按一提,笔墨和宣纸之间,画者会呈现怎样的艺术样式呢?王恪松认为一笔可作三象。即画者一笔写过后呈给受众的视觉之象、视觉之象在受众的心理上所产生的心灵之象及由视觉之象、心灵之象体悟出的哲思之象。


 画者以点、线、面、色等言语赋物象以生命,传达大千世界的自然之状,同时又映现画者对它们的情感,作品的表现力、感染力,为视觉之象增添了意味,使作品走向审美,也不知不觉地变化了人(画者和受众)的气质,引起受众心灵的共鸣,提高了人生境界。即所谓视觉之象。

 

山水画者以笔墨塑物造象时,一笔唤起的心灵之象通过起伏、流动,曲直、干湿亦或轻重坚柔、光润滞涩、枯硬软柔的踪迹,传达出人的心灵的焦灼、畅达、甜美、苦涩等情感意绪。笔净心空、笔凝心重,是画者通过想象和概括出来的创造性的心灵之象。


 画者的心理思维活动要洞悉和感受大自然的脉搏,与大自然同呼吸共命运,就会在作品中赋大自然以新的生命力,使受众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作品前联想到人生的哲理。山水画笔墨不仅以视觉之象折服受众,以心灵之象与受众产生心灵感应,更注重以哲思之象开启受众的睿智          

                  


在哲思追求上,王恪松主张充实为美、两极中用和象外传思。即山水画以自然物象的真实样式来折射客观现实的某些道理,同时山水画注重笔墨经营,讲究用墨及留白,有与无、黑与白、枯与润、轻与重、干与湿等,在相反相成的两极艺术规律语境下执其两极而用中,计白当黑,知白守黑。以两极相反相成的哲学思维,逆向而求,大限度地向两极拓展延伸。同时,又强调两极的相依、相佐、相生、兼德而至,并育不害的高度统一。                     


山水画笔墨的象外传思是画者真实的情感,一点一画均是画者心中的思想产物,只有真实的自我思想情感,才可能以景象为载体来传达心中之意、象外之思。不论是景中生情,还是情中生景,两者都是画者借助客观之景,来抒发主观之情思的一种表达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容生山水画作品赏析
「艺术中国」——著名画家王其纯
以径之奇怪论,画不如山水
古今名作70幅精读:秒提鉴赏力
泼墨山水画笔墨关系一遍完成,大家看看画的啥样
山水画多久才能学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