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金融》卷首语|开放银行的基本原则

文 / 路平

开放银行是未来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概括地讲,开放银行是指一种平台合作金融业态,利用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等技术实现银行与第三方机构间的数据共享,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在我国,中国银行在2012年最先提出开放银行概念并于次年推出中银开放平台。随后,在金融科技的支撑下,各金融机构借助开放银行快速拓展业务的深度和边界,从浦发银行的API Bank,到各大银行的开放生态战略思路,甚至第三方开放银行平台的实践,让过去只有少数用户才能享受到的个性化、场景化、智能化金融服务变得“人皆可享”,实现了真正的普惠。但也应看到,在我国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还不完善的背景下,开放银行的探索实践要保持良性发展,需要把握几个原则。

转变理念是开放的关键。经营风险是银行的基本特征,为保证安全性、流动性,“合规”是银行经营遵循的基本准则,“稳健”成为银行从业者的天性。因此,无论是数据层面的开放、业务层面的开放,甚至于资本层面的开放,都需要改变传统的路径依赖。开放银行是一种全新的银行业态,未来,银行不是一个场所,而是演进成一种服务,一种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银行必须及时优化组织结构,让其开放起来适应这种趋势。理念一旦转变,银行开放的路将变得更加宽广。

不能脱离金融的本质。开放银行的业务创新,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从降低用户使用成本、提升用户使用便利、增加用户使用选择出发,实现银行核心金融业务的转型升级。不应囿于固定模式,应根据银行自身资源禀赋和战略目标,作出适合的选择。资金实力雄厚、技术资源充沛的银行自主打造开放平台,作为生态圈的发起者和核心参与合作和竞争;其他银行可以选择与金融科技公司或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合作的聚合模式,开展多对多共赢合作,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无论哪种选择,提供的场景化、智能化服务应尽量避免同质化竞争,凸显银行个性化特征。服务领域也不仅限于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产权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为开放银行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数据安全是底线。开放银行的本质,是基于API技术,实现对银行数据的共享,即用户最核心的金融资产数据的共享。共享是必需的,最大的挑战在于数据的安全。国际上,在各国推进开放银行的过程中,监管机构十分关注数据的安全与规范使用,如欧盟发布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全面保护居民个人数据安全。在我国缺乏明确法规的背景下,银行需加强对运用数据的安全性、合规性的判断,未雨绸缪、做好防范,并制定相应举措,实现客户同意甚至乐意分享数据,让沉淀在银行内部的数据产生更大的价值。

监管仍需规范。相较于英国、欧盟出台具体政策的主导推动,美国在完善的法律基础与成熟的功能监管之上的市场化创新,我国开放银行的发展缺乏配套监管,这让开放银行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开放银行的本质依然是金融,依然需要有效的监管加以引导。基于开放银行的概念,未来银行业务可以像高度耦合的积木块一样按需“拼搭”,监管机构应引导制定基础技术、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规范和使用标准,并将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等市场主体统一纳入监管框架,防止监管套利。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杂志2019年第21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放银行的冷思考
【重磅】2万字长文!开放银行4.0的架构与演化(一)
开放银行:何以为“开”?
全球开放银行发展现状
开放银行灵魂拷问,银行转型的突破口?
九卦丨2020年开放银行的未来和“另一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