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道德经》中解读“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按:恭闻大道玄奥,启万化之开端,明众有之归仰。天上天下,无物不尊之守之,故可谓玄父;身内身外,无灵不秘之宝之,故可谓牝母。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虚中有像,像中有真,昏昏默默,杳杳冥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其精甚真,信名不去。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按:《道德经》这篇古灵文其实通篇的阐述都不离体用二字,那么何为体用?答曰:体用者,互为根柢也。举个栗子,一个精巧的茶杯,在我们眼中,它是个颇具外形的器皿,那么它的形态就是它的“体”,无体则器皿不成;而茶杯的凹槽面,也就是它的“空缺”处就是它作用的所在,有凹槽才能盛水添茶,否则不堪受用,可见这小小的杯器就体现着体用之辨,有无之理,故曰:有之以为器,无之以为用。而道作为万事万物之本体,其以柔弱为作用,故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至柔之物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然至柔之水亦可水滴石穿。故曰至柔之物亦可驰骋至坚之物。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按:“无有”并非指没有,而是指其存在至微,仅凭人类感官并不易察觉,可谓无形无相,无质无色;“无间”概指空间上的无有间隙和时间上的连续不断。无有之物恰似空气,搏之不得,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但它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可拟之曰空气在空间上弥纶天地,充塞寰宇,在时间上横贯古今,绵绵不绝,此可谓无有入于无间。然老子以此深知无为之有益为何?曰:老子所谓“无为”绝不是“不为”,大道运行,劫运相推,此乃阴阳万物循环之理,人乃万物之一,亦尊道而行,“为”是必然,“不为”恰是与道相违背,真“无为”乃是顺其自然,自然而然,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此是“无为”真谛。至柔驰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都是不假造作,自然无为之道,老子观此,悟守自然之理,得归顺应之妙,故叹无为有益之章句。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按:不言之教,是超越了文字言说的表象,身体力行,遵循无为之道,得与道合真的妙境。文字音节,不过是方便人们沟通交流的媒介而已,其本身并不具有任何特殊意义,真正的“道”正是超越了这些虚伪的表象而直透根本所在,不假修饰与造作,浑然天成,淳朴自然。因此老子在《道德经》开篇便说“道可道,非常道”以明有言之教已落入下乘,可叹世间多有参玄悟道之徒囿于某经某论而不能自拔,自谓此经此论无上究竟圆满为最上乘,岂不闻天地尚且不全,况一筐戏说文字乎?老子自悟无为之道妙,可叹多少世间人,多行有为徒劳之举,多做违善狂浪之事,恰如盲者堕入五里雾中,任你摸爬滚打,嗟呀嚎啕,不遵无为之道,不行无言之教,终究自欺欺人,了无出期。

(文章为道山不老原创,由子补语提供,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PS:如果道友有好的文笔,好的见解,均可以向本平台投稿,福生无量

投稿邮箱:zundaoweixin@126.com

亲情链接:微信公共平台“大孤山玄都宫” 第一时间了解道教新闻咨询、相关道教活动、道教知识、加入我们从这一刻开始,期待您的订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17
《老子》以“道”解释万物之演变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无为」
《道德经》读书笔记(4)——道外之道
慢读|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