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崇祯皇帝后悔打倒魏忠贤?李自成的攻城绝招应该怎么破?

【崇祯十七年三月壬寅,十四日】

又是一个风沙天。

这个春天的风沙特别大,北京已经连续二十天的风沙,日光无色。《再生记略》中说,当天夜里“风色阴惨,沙尘蔽天”。

居庸关陷落的消息传到了北京,崇祯皇帝起用太监曹化淳,督守彰义门。

彰义门是民间的俗称,指的是北京城西侧的广宁门,到了清朝时改名为广安门。

曹化淳曾经是司礼监太监。崇祯五年,孔有德在山东反叛,率军纵横山东,搞得北京的形势也很紧张。当年七月,崇祯皇帝派曹化淳负责提督京营军务。这期间,曹化淳的各种处置很有章法,效果不错,所以现在崇祯皇帝又要用他。

在使用太监的问题上,崇祯皇帝有过几次反复。当初他刚即位时,下决心要清除魏忠贤阉党的势力,下令撤掉了各地的监军太监。但他很快发现,满朝官员暗中勾心斗角,结党营私的现象非常严重。有些大臣还算廉洁无私,但缺少能力,不堪重用。这些都让他越来越失望。

崇祯二年冬天,皇太极率军打到北京城下,举国震动。崇祯皇帝又开始派遣太监到各处监视文武大臣。到了崇祯七年,他才下令撤回各地监视太监,因为蓟辽两镇的重要性,保留在山海关的监军太监高起潜。

现在崇祯皇帝重新起用曹化淳,而且《明季北略》中说,崇祯皇帝又传密旨,收葬已经死去多年的魏忠贤的遗骸。似乎他对哥哥倚重的这位大太监有了新的看法,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确切。

李自成的军队没有明军那么多的火炮,但在攻城方面很有特点和创造性。按照《爝火录》的说法,他们攻城时不用传统的高架云梯,而是首先从下面动手,掏挖城墙。攻城的士兵们冲到城墙之下,快速凿挖城砖,挖下一块墙砖,抱着就往回跑,就算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不然回去也要被斩杀。

古代城墙只在外面包裹一层砖,中间都是夯土。农民军凿掉表层的城砖之后,向里面挖洞,“初仅容一人,渐至百十人,次第传土以出,过三五步,留一土柱”。

然后再在土柱上捆系大绳子,几百上千人拉住绳子,一声号令,一齐用力。土柱被拉倒,这一段城墙也就轰然倒塌。

农民随即在城塌之处施行火攻法,在大甕之中装满火药,引其爆炸,名为“放迸”。与此同时,城外有几千铁骑来回奔跑鼓噪,一旦城塌之处可以通行,铁骑就蜂拥而上,冲入城中。

守城的明军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想出各种办法来应对这种战术。

总督北京三大营的李国桢对此也有防备,主要的办法是分拨一部分兵力到城外扎营,与城上守军互相呼应。三大营驻在城外的兵力大约是五万人,结果导致城上的兵力严重不足。

此外,在具体兵种的布置上,李国桢也有重大的失误。

京军三大营中,有战兵与守兵的分别。顾名思义,战兵主要是骑兵,适合机动性强的运动战。守兵主要用于防御。

戚继光在《练兵实纪》中就说过:“有能奋学武艺精熟者,升为战兵”,“凡战兵俱与上等马”。可见,明军的战兵一般精选武力精熟的士兵,而且配给优质的战马。

《明史·职官志》中把守兵称为“城守”。京军三大营的五军营中有四个战兵营,两个城守营,四个车兵营。神机营中有三个战兵营,四个城守营和三个车兵营。三千营中有三个战兵营,三个城守营,三个车兵营。

李国桢在北京城外布置的主要是守兵,战兵反而放在城中。当北京城下开战时,“守兵大半居乡,战兵反居城内。事既急,城门尽闭,战兵不得出,守兵不得入,人心皇乱,国桢无所措手足矣!”

崇祯皇帝任用李国桢这样的人物担当重任,由此可见崇祯皇帝识人、用人的眼力。

前篇:孝陵夜哭,居庸关失守,北京城上守军吃饭成问题

城变三十天(之十四),于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自成围攻北京时,城中缺粮缺饷,军心不稳,权贵因何一毛不拔?
蛇吞象,并不荒诞的游戏
李自成攻陷北京,除了兵强马壮,还离不了以曹化淳为首得一群太监
此太监为大明朝练成狼虎之师,忠肝义胆,却含不白冤,为千夫所指
明朝灭亡前,崇祯帝曾鸣钟召集百官却没人来,那几天发生了什么?
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李自成攻破京城后,他的遗体居然被这样处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