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家十日谈:中国第一所新型大学
2003-12-09 09:19
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所新型大学是天津北洋西学学堂。1895年5月,光绪皇帝下谕旨,提出创立新式学堂。当时天津海关道盛宣怀正与美国教育家丁家立酝酿筹办新式高等学堂,接到上谕后,于9月19日上奏《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章程禀》。直隶总督王文韶深感奏章的重要,于9月30日转奏光绪皇帝。10月2日,光绪皇帝同意立案承办,初名为“天津北洋西 学学堂”,也称“中西学堂”。
初址设在大营门外的梁家园(今解放南路海河中学及其毗连的解放南园),首任督办(校长)为盛宣怀,聘请丁家立为总教习,转年更名为“北洋大学堂”。丁家立以美国哈佛、耶鲁大学学制为蓝本,设头等学堂及二等学堂,学制均为4年。头等学堂分为法律、矿冶、土木工程、机械四科,开设40多门课程;二等学堂设英文、数学、地舆学、各国史鉴、格物学等20多门课程。办学经费每年需银55000余两,由天津海关、电报局、招商局等出资。生源先从天津、上海、香港等地招收。该学堂以外籍教员为主,中外教员多为硕学鸿儒,如中籍教员有吴稚晖、庄凌孙、徐德源等。1898年该学堂培养出了中国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其中知名的有王宠惠、王正廷、温宗禹等。一等学堂开我国新型大学之先河;二等学堂相当于大学附中,开我国公立中学之先河。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后,校舍先为美军所占,后成为德军兵营,学堂被迫停办,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几经交涉未果。总教习丁家立自告奋勇,亲赴柏林交涉,根据德人“购地章程”规定地价,从德国政府索取偿金白银50000两。袁世凯当即决定另在天津西沽武库重建“北洋大学堂”。1903年4月27日正式复课,并于1906年派出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1912年该学堂更名为“北洋大学校”,1914年改为“国立北洋大学”,1928年被编为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1929年恢复独立,更名为“北洋工学院”。1937年7月23日与北大、北平师大同时迁往西安合并成“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初,西安临时大学迁往陕西汉中地区,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8年7月该院与北平工学院等合并成为“西北工学院”,1946年回津复校改称“国立北洋大学”。1951年9月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天津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并开始在七里台兴建新校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间再无北洋大学
天津大学怎么样?
我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的前世今生(附北洋工学院1936年教职员及毕业同学名录)| 静思斋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洋大学堂旧址
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天津大学
从北洋大学矿冶系说起: 国内材料学科坎坷起源 – 材料人学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