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领读笔记③:当我跑步时,这座城市里没有人追得上我

亲爱的共读小伙伴,听完主播领读后,文末有「记忆点和补充知识」,作为给你的阅读建议。公众号回复「领读笔记」可查看往期精彩内容。点击?查看4月和5月共读书单


拆解共读目标:今天鼓励大家完成的目标是第三章《跑步》,明天的目标是第四章《大坝》。




在领读笔记②中,我们谈到海斯勒用自己特别的方式为学生们讲授英美文学课,收获了很多惊喜。但是接下来,他的生活遇到的几乎全是麻烦,只认识几个中文字的情况下,他来到涪陵教学,生活不便,中文学习之路也困难重重。


此外,涪陵县城无所不在的喇叭声,在吵闹的街头被围观,篮球比赛中裁判的不公正,都给他的生活雪上加霜。海斯勒似乎陷入孤立中,但他很快就通过自己的方式走出了困境,并依然对这个神奇的城市充满探索欲。


困扰①:两年同时学习普通话和四川话


海斯勒之所以来到四川,主要是想教书,此外,他也一直想要学习中文,对他而言,学习汉语跟履行当老师的义务同等重要。


但众所周知,普通话是出了名的难学,尤其在四川,内部方言体系复杂,即使是外地的中国人也很难听懂。海斯勒来到涪陵时,只认识“人、中、上、下”等四十多个中文字,校园的一则标语在他眼中是这样:


“教书育People,管理育People,服务育People,环境育People”


最开始,海斯勒完全靠自学,摸不着头脑,普通话和四川方言混杂在一起,比如“馄钝”、“抄手”还是包面,他陷入了完全奔溃的境地。有了中文老师后,海斯勒的中文学习系统化起来,每天两个小时的教学信息量巨大,但老师也会毫不客气地指出他的错误。


虽然沮丧,但他也很倔强,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学习汉语,桌子上的中文字卡片越来越高,并隐隐为自己确立了目标——“就是要读得懂报纸,这要求掌握两到三千个汉字”。终于有一天,他发现校园中央的那幅标语自己完全认识了:


“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海斯勒的生动描述让我意识到,学习语言,包括想掌握任何其他技艺都是这样,总要经过完全摸不清头绪,到似乎见到曙光,再到柳暗花明的过程。要想有所得,唯一不变的是坚持和投入。




困扰②:每分钟摁响37次的汽车喇叭


从海斯勒的阳台远望,涪陵主城区笼罩在乌江对岸迷蒙烟雨中,使他对那里充满神秘的想象。但实际接触之后,却发现不如想象,那里有着中国西部很多城市的共同特征,污染严重——如果进一趟城再擦个鼻涕,会发现纸上一摊黑色油腻腻的东西。


更让人受不了的是噪音,它们主要来自汽车喇叭,海斯勒颇有黑色幽默地描述涪陵驾驶员们摁喇叭的盛况:


“因为这儿多山,驾驶员们需要不停地变换档位。只要他们的手抓住变速挡杆,就可以触摸到那个触发开关,轻轻一摁,喇叭就响了。遇到其他车辆,他们要摁喇叭。遇到行人,他们要摁喇叭。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他们即将超车,或者将被其他车辆超过,他们都有摁喇叭。当前方没有行人穿越,只是驾驶员觉得也许有人要过马路时,他们要摁喇叭。当前方道路空空,也没人要过马路,只是要超车或者可能被超车的念头闪过驾驶员的脑海时,他们也要摁喇叭。”


虽然痛苦但无法改变,为了保持精神正常,海斯勒很快学会了忽视这一问题,直到一个大学同学来涪陵看望他,并运用其在华尔街工作的精明头脑,统计出“在十五分钟的行车过程中,出租车驾驶员一共摁响喇叭566次。每分钟37次。”




困扰③:霸占酒量排行榜冠亚军的外国人


在四川,喝酒跟抽烟一样,是男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各处的急诊室里,洗胃是最常见的。在“美中友好志愿者”的医疗培训中,海斯勒和亚当被告诫在酒桌上无论如何都不能端起酒杯。


但正如许多无法抗拒酒杯的中国人一样,他们也没能避免沦为酒桌文化的一员。在第一个月里,他们每周都要出席两到三次聚会,并很快熟悉了酒桌上的规矩。出人意料的,在三个星期内,亚当无可争议地升为英语系的头号喝酒高手,海斯勒排第二,本来排名第一的张书记则滑到了第三。


海斯勒就此分析到,即使最会喝酒的张书记,喝不了几杯就会满脸通红,从基因角度来说,酒精令他们不舒服,从而无法持之以恒,所以即使当地人滥于喝酒,多数人都不会成为酒鬼。真是有趣的角度。


方式:找到一样自己能做好的事情——跑步


在涪陵的第一个学期,是海斯勒最难熬的时期,语言学习困难重重,篮球比赛裁判因为“爱国主义精神”裁决不公正,而在涪陵街头,他和亚当经常被围观,被以“外国人”、“洋人”的称呼大声吼叫,被孤立、不被欣赏和理解,海斯勒陷入了痛苦,觉得自己似乎什么事情都无法做好,他这样描述此时的心境:


“我最渴望的,是想找到一样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情。正是部分地出于这个原因,我对这个城市那些简单的生活流程感到十分着迷,我会令人难以置信地密切关注某个棒棒军或者餐馆厨师,只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活计非常在行。一连几天,我甚至什么都不想要,只希望自己拥有一项简单的技能,并且反复操练,直到能把事情做好。跑步就是这样一种反复,也是一种逃避。在这座城市里,没有人追得上我。”




海斯勒喜欢在田野里跑步,田野宁静安逸,让他心绪平静,他甚至觉得农民们是他见过最懂礼貌的一群人——他们从不吼叫,也不嘲笑,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跑步带给海斯勒熟悉感,让他回忆起所有生活过的地方——密苏里、普林斯顿、牛津,“即便是在四川这些布满陌生的古墓和梯田的山峦,”也让他有了家的感觉。


看到这里,我想起村上春树和《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些什么》。从31岁开始专业小说创作他就开始了长跑,参加过很多城市的马拉松,对他而言,长跑锻炼的不只是身体,也是他的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故事的人,为什么写出来没人读?
《江城》原作者外国人何伟回涪陵了!还是像当年一样帅气!
札记 | 消失的那座城@《江城》
每周只读一本书 · 截取中国历史的美式摄像机,外国人眼中90年代的中国
1969年四川涪陵寄天津航空封
读了这8本游记,感觉自己以前的旅行全是玩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