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周只读一本书 · 截取中国历史的美式摄像机,外国人眼中90年代的中国

因真实而感动,从小城故事看中国变迁

1996年,一个叫彼得·海斯勒的美国人,来到了中国重庆附近的小城涪陵,在那做了一名外教,他还给自己取了中文名字叫何伟。他写了一本书叫《江城》来纪念这段日子。这是一本已经被贴了过多标签的书,豆瓣9.1分的佳作,曾获”Kiriyama环太平洋图书奖”,被《南方人物周刊》盛赞:“何伟的笔下是真中国,是连一些生活在中国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

彼得·海斯勒很早就有成为作家的梦想,他先在普林斯顿大学修文学,1992年获得罗德奖学金后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1996年他作为“和平队”队员到中国涪陵支教。这次支教还有两个更实际的目的:第一是体验生活,让写作才华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激发出来。二是学习汉文化,他对中国的兴趣可以追溯到曾希望到中国做传教士而未能成行的祖父。

海斯勒在普林斯顿大学师从普利策奖获得者约翰·麦克菲。约翰·麦克菲擅长写作地质学题材的非虚构作品,其观察视野十分开阔。海斯勒继承了他的视角,并将其用来考察涪陵人文地理,着力写“江”与“城”两种文化的交汇。这使他的写作既生动,又有深遂的科考精神。

《江城》中海斯勒对涪陵的描述是从聆听和观察中开始的,带着地质学的风格,一种未受干扰的寂静清晰地呈现在海斯勒笔下。他的笔下的小城生活都变得清晰而且有据可依,海斯勒有意识接触各行各业的人物,深入他们的生活。这些人在他笔下逐渐拥有了一种典型化的光芒,与那些经典文学中的典型人物遥相对应起来。

海斯勒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明明说的是无比细碎的事情,是平凡到人间每日每夜都会上演的事情,无外乎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和文化碰撞。但你就是愿意坐下来听他絮絮叨叨,愿意看他像一个电影导演一样,用台词、眼神、动作、独白,用长镜头、慢镜头、画外音、倒叙、插叙等多种手法,看他把镜头和声音加以剪辑、拼接、连缀,最后,呈上来一个异彩纷呈的江城故事。

故事中,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清晰的面孔、特定的语言和专属的表情,有好有坏有血有肉,真实得甚至会让你联想起办公室的某位同事,或者小时候单元楼里的某一户邻居。

其实,海斯勒讲述的是我们所不熟悉的中国。生于市场经济异军突起的九十年代,长于互联网经济和知识经济腾飞的新世纪,我们这一代享尽改革开放政策红利的人很少有直观感受到贫穷、闭塞和动荡的时候。而他所写的涪陵,在很多意义上都并不美。城市东拆西建、灰尘弥漫、噪音喧天,宛如一个巨大工地,并将在不久的将来被永远隔绝于水底。街区脏乱、交通混乱、教育落后,“贫穷、烂路、慢船”,看上去也不大宜居。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意识到,原来我们的国家在短短二三十年间已经走了那么远的路程。

着眼细节、描摹微尘,海斯勒透过充满烟火气的众生相,讲出了一种“变迁中的诗意”,一种史诗般的磅礴立意,他如实且详尽地记录了这样一幅徐徐展开的时代图景。

《江城》

作者:  [美国] 彼得·海斯勒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River Town
译者: 李雪顺
出版年: 2012-1
ISBN: 978753275672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城》原作者外国人何伟回涪陵了!还是像当年一样帅气!
札记 | 消失的那座城@《江城》
这5本书带你了解,外国人如何看中国?
外国人笔下的这6本书,全是你没见识过的中国
今日荐书:彼得·海斯勒的《江城》
去年读了51本,挑出10本最爱分享给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