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汀类药物剂量翻倍,其降脂强度能翻倍吗?有关他汀用药的 8 问 8 答

他汀类药物亦称甲基戊二酰辅酶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够抑制胆固醇合成限速酶 HMG-CoA 还原酶,减少胆固醇合成,继而上调肝细胞表面 LDL 受体,加速血清 LDL-C 分解代谢。

因此,他汀可显著降低血清 TC、LDL-C 和 Apo B 水平,也能降低血清 TG 水平和轻度升高 HDL-C 水平。

作为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让我们通过以下几个问题了解一下他汀类药物。

1

他汀类药物常用剂量及降胆固醇强度?


图片参考:《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2

他汀类药物剂量翻倍其降胆固醇强度能翻倍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里就要提到他汀的 6 原则,即从他汀标准剂量起,单次服用他汀剂量每增加一倍,LDL-C 水平仅降低 6%。

另外,他汀药物剂量翻倍有潜在的不良反应,如肝功能损害、肌病及新发糖尿病等。结合我国人群对大剂量他汀的耐受性较欧美人群差,不建议使用高强度大剂量他汀治疗,推荐起始使用中等剂量或中等强度他汀。

不能耐受他汀或单独使用 LDL‐C 不能达标者可单独或联合使用非他汀类药物,如依折麦布、PCSK-9 抑制剂等。

3

诊断高甘油三酯血症,能否用他汀类治疗?


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甘油三酯升高的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他汀类药物是降低甘油三酯血症的经典药物,当甘油三酯(TG)水平低于 5.6 mmol/L(500 mg/dL)时,他汀类药物作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生的一线药物而被广泛使用。

但当患者空腹 TG 水平超过 5.6 mmol/L,不再推荐其作为一线药物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但当同时合并 LDL-C 升高时,推荐他汀类药物联合贝特类药物同时服用。

4

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脂蛋白 a 吗?


目前研究认为他汀类药物不能降低脂蛋白 a,可能会使脂蛋白 a 增加。

众所周知,脂蛋白 a 是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脂蛋白 a 的有效干预很有必要。

目前有效降低脂蛋白 a 的方法包括:药物(如 PCSK-9 抑制剂、Inclisiran)、脂蛋白血浆置换等。

另外,根据 2019 年《ESC/EAS 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建议每个成年人一生至少测量 1 次脂蛋白 a,以确定那些遗传性脂蛋白 a 水平 > 180 mg/dL(> 430 nmol/L)的人。

其终生患 ASCVD 的风险非常高,大约相当于患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相关的风险。

5

常用他汀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6

他汀类药物对肝脏和肌肉出现不良反应,需要立即停药吗?


对于肝脏安全性:

如果治疗期间,丙氨酸转氨酶或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 1~3 倍,不必停用他汀;如果 > 3 倍,应重复检测并定期复查,如仍持续高于此值且无其他原因可供解释,需停用他汀。

另外,失代偿性肝硬化和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他汀应用的禁忌证。

对于肌肉安全性:

他汀所致肌损害主要包括肌痛、肌酶升高和横纹肌溶解。一旦患者出现肌肉症状并伴肌酸激酶 > 10 倍正常值水平,应停止他汀类药物治疗。

7

除上述不良反应,他汀还有哪些不良反应?


① 新发糖尿病;② 认知功能异常;③ 其他:头疼、失眠、抑郁以及消化不良、腹泻、腹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计划妊娠妇女不建议使用他汀。

8

他汀治疗后如何复查?


药物治疗开始后 4~8 周复查血脂、肝功能、肌酸激酶,若无特殊情况且血脂达标可改为每 6~12 个月复查 1 次;长期达标者可每年复查 1 次。

如血脂未达标则需调整降脂药剂量或种类,或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降脂药进行治疗。每当调整降脂药种类或剂量时,都应在治疗 6 周内复查。
策划:ly
投稿:wangliya1@dxy.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用调脂药的应用
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干预措施有哪些
药学人员必学:血脂异常
保健知识系列宣传之八---血脂异常的治疗方案
2016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读书笔记(三)调脂药物治疗
血脂异常的危害:如何处理升高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