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NCCN指南:NSCLC之免疫组化鉴别诊断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2015428日更新了第六版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3月份,NCCN曾发布2015年第一版的非小细胞肺癌指南 (NCCN GuidelinesVersion 1.2015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基因科技整理了指南中所提及的免疫组化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鉴别诊断作用。

概述:

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病理类型中的85%NSCLC主要包括两种类型:1、非鳞状细胞癌(包括腺癌、大细胞癌、其它细胞类型);2、鳞状细胞(表皮样)癌。

肺癌的病理评估:

免疫荧光染色:

免疫荧光染色常用于区分肺原发腺癌和转移性腺癌,区分腺癌与恶性间皮瘤,确定肿瘤的神经内分泌状态。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区分腺癌与鳞癌:免疫组化染色鳞状细胞癌经常是TTF-1阴性而P63阳性且P40在肺鳞癌中具有高敏感性,而腺癌通常TTF-1阳性且P40罕见表达。指南中指出TTF-1P63两个标志足以区分腺癌和鳞癌。

2、区分恶性间皮瘤与肺腺癌:在腺癌中CEAB72.3Ber-EP4MOC-31TTF-1均呈阳性表达,而这些指标在间皮瘤中均呈阴性;对间皮瘤具有高度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标志物包括WT-1calretinin(钙网膜蛋白)、和细胞角蛋白CK5/6。指南中指出免疫组化在NSCLC中最大的价值便在于区分恶性间皮瘤与肺腺癌,4种标志的组合可用于区分间皮瘤和腺癌:calretininCK5/6CEA、和MOC-31 (B72.3Ber-EP4BG-8)

3、区分肺原发性腺癌与肺转移性腺癌: TTF-1在绝大多数原发肺腺癌中呈阳性表达;而转移性腺癌多为均质性,TTF-1阴性(除甲状腺癌来源的肿瘤以外)。指南中指出TTF-1在区分肺原发性腺癌与肺转移性腺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21.1版(4)
TTF-1、P63、Ki-67……肺癌常用免疫组化指标解读,这篇全了!
2015第4版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指南中的病理学评估
【实用免疫组化】肺肿瘤免疫组化标记(笔记)
新发现!《LungCancer》爆文:MET异常竟可增效PD1治疗!?
【衡道丨笔记】「肺」你莫属,乘风破浪的RET学习笔记(一)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