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古诗·牧童词·张籍

牧童词》   [中唐·张籍·七古]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牧童词》,顾名思义,这是一首第一人称的牧童歌。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村外草地去放牛,我看见村庄四面庄稼绿油油。
牧童词:犹牧童歌。稠:茂盛。
离开村庄远远地放牛。为什么呀?因为村庄四周的庄稼都长得很稠密茂盛。
首联先说明了牧牛的地点。然后再说明农家生活的艰辛,无法让儿童入蒙,都要帮着家里干活。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知道父母生活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因而把牛放得远远的,省得万一被牛吃了禾苗。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山坡上乌鸦饥饿啄牛背,害得我不敢游戏和翻跟头。
(bēi):池泽边的坡岸。啄牛背:牛背上寄生有虮虱,鸟落在牛背上啄食之。戏:玩耍。垄(lǒng)头:田埂。
山坡上常有乌鸦饥饿啄牛背吃虮虱,害得“我”不敢(跟小伙伴们一起)在田埂玩耍
乌鸦也无食,常来啄牛背吃虮虱,这样被乌鸦了,会损伤牛,“害”得牧童不敢玩耍。
古时候的农家里,牛是最尊贵的生产资料。为了来年的收成,一定得侍候好它,怎么能因为玩耍而让乌鸦啄牛背呢?
其实,玩耍是儿童的天性,但家里连吃的都没有,还必须先顾好宝贵的牛。由此可见牧童的乖巧和勤劳。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山坡上草多牛儿不抬头,白牛犊儿向着芦苇丛中叫个不停。
(dú):小牛。
确实是找到了能让牛饱餐的地方,山坡上草多,牛吃得欢香头都不抬,小白牛吃得乐向着芦苇丛中叫个不停。
三联乃好一幅山牛食草图。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吹一声芦叶回应堤那边的同伴,甩几下长鞭浑身乐悠悠。
吹叶:用叶子自制的小哨,吹以取乐。应同伴:和其他牧童遥相呼应。鼓:甩响鞭。
赶牛上草丰的山坡,牛儿们欢畅地吃草,而牧童们也找到了玩耍的方法,时不时地吹一声芦叶甩几下长鞭,与小伙伴们遥相呼应,不亦乐乎。
四联乃衣服乐悠悠的牧牛图。
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牛啊牛,你只管吃草可千万不要斗,你头上的角啊,皇帝有用要征收。
触:抵触,两牛抵角争斗。截:截割。
不过,还是正事要紧,牧童警告牛群:“你们吃草归吃草,可不能打架抵角,否则官家可是要来截割你们的牛角。”
尾联才是诗眼。
之前是其乐融融的好一幅牧牛图。不料最后尾联借牧童之口言道,朝廷对于农家的残酷剥削。
诗人张籍是中唐时人,已在安史之乱之后,朝廷慢慢地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各地军阀开始争斗割据。牛对于农家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但对于军阀来说却是宝贵的军需物资,浑身都是宝。因此,农家和军阀对于牛都是非常的渴望,但是目的却是完全的不一样。
《牧童词》是唐朝诗人张籍写的一首七言古诗。这是一首民歌体的政治讽刺诗,以牧童的口吻揭示了唐朝自安史乱后,藩镇割据、内战不停对百姓造成的伤害,表达了百姓对于官府畏惧和对抗的心情。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高启《牧牛词鉴赏
《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四十六首《牧童词》(张籍)
诗人笔下的牧童,你觉得哪个最可爱
写儿童诗词精选二十三首 童心童趣,中心藏之
【诗词文化】24首童趣诗词:多年后终于明白,小时候真好!
最美牧童诗 浓浓乡思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