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草纲目》中的医案——4种久咳



1.顽固咳嗽

【出处】


《本草纲目·卷36·桑·枝·发明》

【原文】


按赵溍《养疴漫笔》云:越州一学录少年苦嗽,百药不效。或令用南向柔桑条一束。每条寸折纳锅中,以水五碗,煎至一碗,盛瓦器中,渴即饮之。服一月而愈。

【译文】


据宋代赵溍《养疴漫笔》记载:越州有一学录(古代文官官名,从事业务相当于老师或学校行政人员),年少时病咳嗽,服药无数,没有效果。有人教他取指向南方的嫩桑枝一把,每条桑枝成寸折断,放入锅中,加水五碗,煎至一碗,将药液取出,盛放在瓦罐中,感觉口渴即饮用,连续服用一个月,病即痊愈。

【解读】


桑枝具有祛风湿、利关节之功,并无止咳之效,久服能治咳者,盖桑枝能祛肺中之风湿邪气。




2.经年气嗽

【出处】


《本草纲目·卷30·橘·黄橘皮·附方》

【原文】


经年气嗽:橘皮、神曲、生姜焙干等分,为末,蒸饼和,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后、夜卧各一服。有人患此服之,兼旧患膀胱气皆愈也。寇氏《衍义》。

【译文】


经年咳嗽:橘皮、神曲、生姜各等份,焙干,研为细末,蒸饼和匀,制成药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五十丸,吃饭后、睡觉前各服一次。有人患咳嗽病而服此方,连原来的膀胱气也一起好了。(寇宗奭《本草衍义》)

【解读】


以药测证,本方所治之咳嗽当为寒痰咳嗽。方中橘皮辛行温通,既能燥湿化痰,又能温化寒痰,且辛行苦泄而能宣肺止咳;神曲辛以行散消食,甘温健脾开胃,可杜生痰之源;生姜辛温发散,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三药伍用以治疗寒痰咳嗽,正合其用。

膀胱气,是指小腹肿痛而不得小便的病证。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膀胱病源流》:“膀胱气,膀胱经病也。其症小腹肿痛,必小便秘涩。宜五苓散加茴香、葱白、盐。服药后,若下小便如墨汁,膀胱之邪去矣,邪去而便通、痛止矣。”治疗膀胱气用五苓散加茴香、葱白、盐,可推测出此病之因在于膀胱气化失职。服药后排出小便黑如墨汁,而肾在天为寒,在色为黑,故可推测出此病感受的是寒邪。

综上所述,膀胱气是寒气侵犯膀胱经所致。但是治疗寒痰咳嗽之方为何亦可愈膀胱气呢?盖肺为水之上源,肺之寒痰得祛,源清而流洁,膀胱气亦可随之而愈。




3.经久咳嗽

【出处】


《本草纲目·卷1·神农本经名例》

【原文】


有人病久嗽,肺虚生寒热。以款冬花焚三两芽,俟烟出,以笔管吸其烟,满口则咽之,至倦乃已。日作五七次,遂瘥。

【译文】


有人患经久不愈的咳嗽,肺气亏虚,发冷发热。取款冬花三两,焚烧待烟出,用笔管吸烟入口,烟充满整个口腔则咽下,一直吸到感到疲倦为止。每日使用五到七次,病即痊愈。

【解读】


款冬花性味辛温,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嗽的作用。款冬花气味虽温,但润而不燥,则温热之邪郁于肺经而不得疏泄者,亦能治之。故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的咳嗽,皆可应用。特别是肺虚久咳不止,最为适用。案中患者咳嗽经久不愈,肺气亏虚,发冷发热,使用款冬花治疗非常妥帖。此案的给药方式十分巧妙,让药物直接通过喉咽部,并保存一定时间,可以发挥最大的治疗作用。




4.病嗽多日

【出处】


《本草纲目·卷16·款冬花·发明》

【原文】


宗奭曰:有人病嗽多日,或教然款冬花三两,于无风处以笔管吸其烟,满口则咽之,数日果效。

【译文】


寇宗奭说:有人病咳嗽多日,有人教以用款冬花三两,点燃,于无风处用笔管吸其烟,满口则咽下,使用数日后,果然有效。

【解读】


此案与上案虽文字有异,尚属同一病案在不同卷次的重复,兹不赘述。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7)|蒲公英
子篇 《黄帝内经》之二
《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咳论篇,
《四圣心源》 王四进 译读
《难经》译文注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