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幸福是一种感觉:介于焦虑和无聊之间的心流状态
幸福是一种感觉:介于焦虑和无聊之间的心流状态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提过这样的一个哲学问题:“我们该怎样生活。”亚里士多德的回答是:寻求幸福。

你也许认为寻求幸福,就是吃好、穿好、玩好等一些自我愉悦的方式,诸如去旅游、去度假,参加时尚聚会,和好朋友开怀畅聊,又或者爱不释手去阅读着你心仪的书籍,或全神贯注地观看着你喜欢的电影。。。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不是短期的快乐。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亚里士多德认为儿童不会幸福。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儿童,很容易在吃好、穿好、玩好的情况下,达成自我愉悦。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幸福需要更长时间的生活。而儿童刚刚开始生活,尚无任何意义上的充分生活。

荣格曾经回答过一位记者关于幸福话题的提问:“你认为,人们想要获得幸福,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要素呢?”荣格给了五点回答:
1. 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2. 良好的人际和亲密关系,例如婚姻、家庭、朋友关系等。
3. 从艺术与自然中感知美的能力。
4. 一定的生活水准和令人满意的工作。
5. 一种能够成功地用来应对世事变迁的哲学或宗教的视角。

荣格的回答基本上也回应了,亚里士多德认为的儿童不会幸福。因为荣格回答的五点要素,确实都“需要更长时间的生活”,而儿童“尚无任何意义上的充分生活”。

通过文献检索系统得知关于幸福的主题论文,一共2.06万篇,幸福感的主题论文,一共6973篇,发表于2020年的有1.07万篇,2021年刚过四分之一,与幸福相关的论文发表的就有1847篇。

由此可见,幸福、幸福感是如此受人关注,又是多么广泛地被人讨论。

幸福说起来是一种感觉,也即幸福感,幸福感这个事说起来有点虚无缥缈,不过有个叫“心流”的心理学名词,可以让看起来有点虚无缥缈的幸福感有所定格。

心流,指的是当人们沉浸在当下着手的某件事情或某个目标中时,全神贯注、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而体验到的一种精神状态。

你会感到无比欣喜,觉得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被莫名其妙的力量牵着鼻子走。

【依典文化,每天智慧一点:有章可循,有典可依,有点可疑】

幸福并非瞬间发生;它与运气或概率无关,用钱买不到,也不能仗势巧取豪夺;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的诠释。

幸福需要靠个人的修持,事先充分准备、刻意培养与维护。

 那么心流是怎么建立的呢?心流其实是一种平衡。结合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不论是“未发”之静态,还是“中节”之动态,都处在平衡状态之中,“中和”便是一种平衡,“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心流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或“发而皆中节”的状态,它需要“唤起”,需要“掌控”,在挑战和熟悉的技艺之间找到那个平衡,以让自己达到心流的状态。

因为如果这个挑战太难,我们就会进入一种情绪,叫焦虑;如果这个挑战太容易,我们就会进入一种情绪,叫无聊。

大多数人在很多时候都在做无感的事,不但没什么挑战性,自己也并不是真的有能力做好。

只有当挑战难度刚好能力能够胜任,你从无感中被“唤起”,而能够胜任,意味着你有一定的“掌控”感。此时,你既不会感到焦虑,也不会感到无聊。

在焦虑和无聊之间的那个神奇状态,人就比较容易进入心流状态。而基本上所有的幸福感,都是建立在心流状态上的。

总之,幸福是一种感觉,介于焦虑和无聊之间的心流状态。它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中,“喜怒哀乐之未发”或“发而皆中节”,它让内心井然有序,“天地位焉”,内心平和、平静;同时它又让内心充满力量,“万物育焉”;不需要害怕出乎意料的事,甚至也不惧怕死亡,因为活着的每一刻都饶富意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你会觉得不幸福?
《向好而生》获得并增强积极情绪的方法,这篇文章里都有
「东方国学原创」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涵义
如何对抗生命里的虚无感?
《幸福之路》——罗素
幸福的最高层次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