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定穴系列——八会穴

引      言

        逯俭主任针灸小课堂第二讲开始啦!本次为特定穴课程的开篇之作,以收录逯俭主任日常讲授课程而来,以下内容经工作室人员整理发布,其中仅对部分口语化语言进行修饰,未作大幅度修改,完全为逯俭主任即兴讲课内容。逯俭主任旁征博引,学富五车,本文极大的保留了逯俭主任讲课的特色,有没有感觉到逯俭主任的博学之风扑面而来呢。那么,请大家一起品尝这份饕餮盛宴吧。


正      文

特定穴分类很多,包括八会穴、八脉交穴、五输穴、募穴、背俞穴、、交会穴等,这些穴位临床当中与其他穴位有一定区别,与相关脏腑经络联系密切,《灵枢·海论》云:“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因此特定穴与脏腑关系更密切,所以临床当中我们应用特定穴的疗效比其他穴位更好,临床当中更需重点掌握。

曾经有一个老中医,说一辈子只会用66个穴,那就是指的五输穴,不用其他穴位,这样干了一辈子,据说效果也不错。但对于我们来说,单纯的五输穴是不够的,还要应用其他穴位。

微针强通法中有经络内和经络外之分。经络内主要是脏腑相关疾病,是指脏腑疾病引起来一系列的症状,这种情况在治疗内候疾病时,主要以特定穴为主,包括背俞穴、募穴、五输穴、穴、八会穴、八脉交等,这些穴位在临床上应用相对多一些。经络外主要是肢体、肢节疾病为主,治疗时特定穴中的首尾穴应用更多,在临床观察中,经络外候疾病疗效特别好。首尾穴在我们针灸临床中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原来以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为主,现在顽固性面瘫、三叉神经痛、中风、耳聋、耳鸣等窍疾病,临床疗效也很好,同时内脏疾病也在应用,比如胃痛、胃胀,在常规取穴疗效不好时,我们加用脾经、胃经的首尾穴,临床疗效显著。所以说,不管是经络内候还是经络外候,都是以应用特定穴为主,今天就来重新复习下特定穴。

八会穴是、腑、气、血、筋、脉、骨、髓会组成。这些穴位临床中经常应用,但是不常去想,比如临床中针刺阳陵泉时,阳陵泉治疗坐骨神经痛,主要是累及足少阳经循行路线时应用,但如果疼痛累及足太阳膀胱经时,我们也会应用阳陵泉,这时我们再用阳陵泉就是因为阳陵泉是筋会,它就可以主治筋的疾病,那我们再往前去推,阳陵泉还是胆经的合穴,胆的下合穴,所以阳陵泉除了治疗局部疾病之外,治疗脏腑疾病疗效也是比较好的。之前有一位患者,胆囊泥沙样结石,但主要治疗膝关节疼痛,每次都针刺阳陵泉,之后复查腹部B超提示泥沙样结石没了,咱们返回去看这个病例,应该是阳陵泉穴的作用,因为其他穴位并没有利胆的作用。所以说阳陵泉除了治疗局部疾患,例如腰椎间盘突出导致坐骨神经痛之外,凡是筋脉失养、筋脉拘急,不管是肝血不足或者湿热的,都可以用阳陵泉,所以无论“筋”的疾病,或是肝、胆相关疾病我们都可以用它,这时候阳陵泉临床应用范围就大了。

我们再来看中脘穴,中脘穴为多经交会穴,位于上腹正中,任脉穴位,胃为仓廪之本,可治疗胃脘疾病;又为腑会,胃的募穴,所以它在治疗六腑疾病、胃肠疾病中都可应用。其他六腑的疾病,我们用它也是完全可以的。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除治疗胃腑疾病外,还可以健脾、益气、理气,除胀,通腑泄浊,既可以治疗实证又可治疗虚证。这是我们临床当中必须要掌握的。

脏会为章门穴,为肝经穴,可疏肝,又为脾募穴,可治疗脾本身疾病,当脾脏有病时可以取脾、章门,为俞募配穴法。当其他脏腑有疾病时,也可以用章门穴,这是因为章门为脏会五脏有疾,均可选用脏会,因为五脏之间彼此都是相关的。这样就有一个问题,之前有一个研究生在我这里学习,问了我一句,“主任,我们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当一脏有病,我们要顾着母脏,顾着子脏,顾着相乘的,顾着相侮的,这样一看,五脏均相关,那我们治疗时是不是要五脏同时顾护?”如果按照这位研究生的说法,一脏有疾,五脏同取,临床需要这么治疗么?当然不是,这位研究生提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但是他没有将《金匮要略》中的后半句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说出来,我要顾着下一脏的时候,如果它很实,它不虚,我们就可以不用去管,比如木火刑金,出现了反侮,那我们既要治肝又要治肺;再比如土壅木郁,是由土壅导滞的木郁,此时木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肝气郁结,而是由于脾气太盛导致的肝气不疏,我们治疗可以不用去疏肝,只要把脾气的壅滞去掉,那肝气自然就疏开了,所以临床中一定要注意,要顾护其他的脏器,但是不要全部施治,还是要根据辨证来治疗。另外,刚才提到“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的“四季脾旺”什么意思?一年有四季,但人有五脏,脾为中土,居中,它分布于四季,都有其旺气之时,所以每个季度是90天,每季度的后18天为脾旺之时,所以说每个季节都有脾旺之时,所以才有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但属于脾旺之时,未必需要去实脾。那我们现在再回来,章门为脏会,当其他脏器有疾患的时候,完全可以通过调理章门进行治疗。第一,章门为脾的募穴,调理它可以健脾和胃;第二,它隶属于肝经,所以它还有疏肝的作用。那么五脏和这两脏的关系都是比较密切的,所以脏腑有病都可用它。所以章门穴主治广泛,尤其是肝脾疾病。

髓会为悬钟穴,亦称绝骨,髓藏于骨,脑为髓海,通常来讲,髓会治疗局部疾患、落枕、颈椎病居多,但治疗偏瘫患者时,也可应用悬钟穴,因为髓会具有醒脑作用。凡是跟脑、跟髓相关的疾病,我们都可以用它。有时候我们把古人的东西丢太多了,就不太去想了,所以说髓会绝骨可以治疗多种脑部疾患。

骨会为大杼穴,为膀胱经穴,在临床中应用较少,临床中应用于关节、骨骼疾病。在关节疾患中,加用骨会效果比较好,且它本身具有一个退热的作用。关节疾病从脏腑来讲,不要单纯考虑肾的问题,关节是由骨、筋组成,且关节最容易出现肿胀。因此,在治疗上注意到肾主骨,肝主筋,脾主湿,与肾脏、肝脏、脾脏关系密切,所以在关节疾患治疗时要注意这三脏临床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局部关节肿胀,皮温高,自我感觉寒冷,舌苔黄厚腻,这样的症状提示病性为寒热错杂,临床应用两方合用,效果不错,如果患者肿得厉害,建议应用四妙永安汤加四妙散,如果患者畏寒明显,局部灼热感,舌苔厚腻,建议加用阳和汤。阳和汤中的白芥子必用,白芥子清皮里膜外之痰,病机为湿郁化热,最后聚而为痰,故应用白芥子。

脉会为太渊穴,为肺经原穴、输穴,五行属土,为本经的母穴。百脉朝会于肺,切脉独取寸口,是指五脏六腑经气均汇聚于此,凡是血管性疾病均可选用太渊穴。如脉痹,类似于我们现代的动脉炎。临床上遇到血管炎的患者,不论是动脉还是静脉炎,均可应用太渊穴。返回来,太渊为本经的输穴、原穴,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可治疗肺脏本身的疾病,从它本身的属性来看,为本经母穴,在肺气不足或肺阴不足时,可以根据“虚则补其母”的原则选用太渊穴,临床治疗咳嗽时,咳而无力,肺气不足时,取太渊。

血会为膈临床中应用不是特别多,膈俞穴本身是一个好穴。具有和血之功的三个重要穴位,分别是血海、三阴交、膈三穴均为和血之穴,既有活血又有养血的作用,区别在于三阴交隶属于脾经,且三阴经的会穴,以滋阴养血活血为主,以养、补为主,以活为辅,三阴交活血力量不是很大;血海穴为脾经穴位,既可以养血又可以活血,其养血和活血的作用相当,兼祛风止痒,其功效相当于中药里的丹参血会以活血为主,活血作用较补血作用强,临床中当气血不足时用三阴交、血海,单纯血瘀以膈为主,膈俞的补血作用体现在瘀血去,新血生,膈俞的补血作用是通过去瘀生新体现的,类似中药阿胶。阿胶补血之效通过止血体现,《神农本草经》中阿胶并没有补血之效,在明朝之后的医书上才涉及到阿胶的补血之效,而明朝之前的医书涉及阿胶的功效都是滋阴、止血。黄连阿胶汤、猪苓汤、补肺阿胶汤中的阿胶都是滋阴,阿胶并没有补血之功。

气会膻中,膻中为宗气所在。在治疗气病时虚实俱可用,甚至可以大补元气,临床中气滞、气虚均可应用。凡是治疗气机郁滞以及诸气不足的疾患,都可以选用膻中。如胸闷、憋气、气短乏力,大气下陷等均可应用。又具通乳之功,若临床应用后效果不好,尤其是气滞的患者,一般为手法不当所致。具体针刺手法为,针刺时当局部有针感之后,提起针尖向双侧乳房放射。

八会穴临床中应用很多,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对于它的机理思考的不是很多,希望大家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去想治疗的机理,想到机理的时候想到应用八会穴,加用八会穴,临床疗效会好。这样,我们从理论、从临床都会有一个提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穴 络穴 郄穴 下合穴 八会穴 八脉交会穴 募穴 明细表
如何面对疾病
学悟经络(9)||八仙过海~八会穴
八会穴临床应用心得
针灸配穴法
学会八会穴,疾病不用愁。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经气汇聚 中医穴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