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维杰讲董氏奇穴——倒马针法

“倒马针”是董老师所创的名词,我们知道:董氏奇穴有着古法针灸的痕迹,可以说是正统的古法针灸,此针法自古即有,但董老师的用法较之古法更有发挥。倒马针法系董师常用的一种特殊针法,系利用两针或三针并列的方式,加强疗效的一种特殊针法。奇穴与十四经穴均可应用,此针法亦常与动气针法结合使用,疗效显著。以下是维杰对倒马针法的阐释及发挥。


一、倒马针的意义

倒马一词虽然在董老师临床时几乎每日皆会提到,但在董老师的著作《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中并未见及,只有在两处提到回马针:在34页“后椎穴”说:“两穴通常同时用针,即所谓回马针,效力迅速而佳”,在58 页指出:“一重,二重,三重穴同时下针(即所谓回马针),为治上述各症之特效针。”其他再也看不到回马或倒马字样。在维杰1975年出版的《针灸经纬》中,正式提出倒马针法,并具体叙述,当时董老师尚健在,经老师认同后开始大力推广。

回马针与倒马针意义相同。“倒”有导转之意,“回”即回转、返回,所以倒马针又称回马针。回马一枪形容其威力强大。

二、倒马针法的具体操作

1.先在某一穴位施针(如内关)。也就是主针,类同方剂君臣之君。


2.然后取同经邻近穴位,再刺一针(如间使或大陵),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倒马针。这一针类同方剂君臣之臣。


3.在倒马针的基础上,可用补泻法,也可用动气针法与之配合,加强疗效。

倒马针最重要的是必须在同一条经络上,是在一条经上的相邻两针或三针并刺,在“宁失其穴、莫失其经”的基础上有正确定位的意义。

三、倒马针的必要条件

倒马一般要在同一经两穴相邻,这样两穴只有相生而且绝无相克,作用才大。在腿上的大倒马基本上没有相克的问题。在手臂及小腿的穴位,一般是在经穴及合穴之间,也没有相克的问题。相邻两穴或为五行相生,或为同气。例如肾关(又名天皇副穴),既为天皇穴之副穴,即表示有密切关系,常一起连用形成倒马针。又其气亦与天皇穴相同,天皇穴为脾(土经)之合穴(属水),天皇副穴亦有土水两性。但是也有例外,例如在脚上有三个穴位:火连、火菊、火散。其中,火连、火菊在脾经,火散在肾经,似乎水火相克,但火散相当于肾经然谷穴,为水经火穴,其中之火性与火相应,有同气相求之意。而且三穴在一条线上,仍然有着倒马的形式。更有意义者,此三穴为治疗阴火要穴。

有人把奇穴的门金与火主、木斗与门金等,以及十四经的阳溪与阳池、内庭与行间也当作横倒马。这种刺法,两穴相邻,若皆为阳经或皆为阴经,则有同气关系,但经络不同,经络的五行属性并不相同,治疗意义上即有不同。这就是没有搞清生克意义及董老师的原意,才会产生的错误联想。果真如此,则任何邻近两针都可算是倒马,那么全身都是倒马了,这样不顾生克,就实在太过荒谬了。

四、倒马针与穴组

我们研究十四经穴,在同一条经上三寸之内常有两三个穴位,例如腕后手太阴有列缺、经渠、太渊三穴密集排列,但关后至尺泽仅孔最一穴,手少阴腕后有神门、阴郄、通里、灵道四穴密集排列,但自灵道至少海再无其他穴位。手足各经都有此现象。这些密集排列的穴位间,神经血管分布类同,其治疗也相近或类似,可以构成穴组,共同应用,也可说是一种倒马现象。

据帛书及马王堆医书所言,早期以刺经脉为主,后来才有穴位的产生,因此有可能从一个区域向两三个刺激点分化,在一个小范围内分出两三个作用相同的穴位,再加上针具的进步,从砭石进化至毫针,刺激点更精确,以多针同刺取代了砭石大面积刺激,在穴组中找出其中的主针,然后以其定名,其他穴组的主穴亦以此为根据定名,这可能是穴组产生的原因,也可能是倒马针产生的渊源所在。

例如下三皇不是取一穴,人皇取穴或在三阴交或在三阴交之上,重点在区位取穴,董氏奇穴倒马针的意义及精华就在此。两点连成线包围成区,治疗的是带与区,范围更大。

同一条经络上邻近两针并用,并非起自董老师,只是董老师用得最多。早在《流注指要赋》后附的接经法就曾提出:鱼际太渊治心肺痛,大都太白治胃心痛,行间太冲治肝心痛等,强调的是通接经气。足见在十四经很早就有此类针法的应用。董氏奇穴的倒马针法与其类同。倒马针法之“倒”同“导”,不需要用特别导气手法,也有通接经气作用。

其实,这个还可以上溯到更早的《内经》。《灵枢·厥病》说:“肾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仑……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肝心痛,取之行间、太冲……肺心痛,取之鱼际、太渊。”又《灵枢·热病》记载:“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这就已经有了倒马的影子。

五、指飞针

老师为加强倒马作用,另创有“指飞针”,由于老师山东口音甚重,因此有些人听成“指挥针”,“指”为距离,“飞”指飞出之义,基本上为倒马针之辅助针,因此距离不能超出经络经穴之外,一般多为一小指(横指)距离,部位较大则可有一大指(横指)距离,仍在本经,如针灵骨、大白,再加一针合谷,此合谷距大白、灵骨连线约一小指距离,仍在同一经脉上,谓之指飞针,即一指飞针之意。例如董氏奇穴的通关、通山、通天治疗心脏病甚效,但不宜三针齐下,可在旁边五分之内通关、内通山、内通天,选穴作为辅助加强针。再如,我个人治疗网球肘,常取曲后配火腑海,若在曲池再加一针效果更强,此三针虽成三角形排列,但仍然在一条经上。曲池即为指飞针。

六、倒马针与三才及全息

董氏奇穴有很多倒马以天地人三才命名,为何人穴都在最下,而不在中间,而非天人地之排列,看来似乎有错,其实此中有其奥妙,主要在强调人最为重要,有三才之名者,多以人穴为主针。

倒马针两针或三针并列,实即寓有全息的意味,若三针并列,则还有上针治上、中针治中、下针治下的意义。二针并列,则有上针治上部、下针治下部的意义。例如灵骨、大白并用为董师温阳补气要穴,治病之多,几乎全身无所不包,疗效之高,亦非其他穴位所可比拟。大白位置与三间相符,系大肠经输穴,灵骨穴在合谷后叉骨前,两穴合用涵盖输原所经之处,若以全息律而论,大白主上焦、灵骨主下焦。又大白、灵骨皆以深针为主,又深透上、中、下三焦,因此不论纵横,此二针皆涵盖三焦,其效果之大,自是可知。再如八八(大腿部位)、七七(小腿部位)之一些主治全身病变的穴组,驷马上、中、下治肺系疾病;天黄、明黄、其黄治肝系疾病;肾关、人皇、地皇治脾肾系疾病,若以位置而论,中间一针为中焦,则其上针为上焦,下针为下焦。因此在治全身病变时,三针不可缺一。

董师的倒马针法常两三针并列,虽说因并列加强了治疗作用,但何尝不是借着全息作用,全体呼应的结果。

七、倒马针与区位疗法

我个人将倒马针法再发挥,使区位取穴成为一种区位治疗,与单一穴点取穴不同。以一针而论,可能治疗的只是一个点或小区,两针包夹则治疗的相对区域就较大。两穴可连成线,可成为带,可包围成区,可成整体太极。治疗范围就不是一个点,而是带、区、大范围。

倒马针的内容有很多,还包括了倒马针之针序针向、大中小倒马、浮动倒马、深浅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及传统针灸研讨题(第一回)
[转]董氏奇穴问答1-2+平衡针和董氏针灸治疗疼痛
董氏奇穴:三种特效的实用针法
董氏奇穴手法 三 学习班资料
转,杨维杰老师董氏奇穴学术及临床相关问题讨论
董氏奇穴:男科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