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井:一座关圣庙,多少乡土情

[ 玉溪网   发布时间:2020-01-20      来源:玉溪网 ]

红塔区李棋街道任井社区徐井居民小组有一座关圣庙,庙中供奉的泥塑神像与其他地方的关圣庙并无二致,而其中的一组石雕神像由于年代久远、雕刻精细,常常被附近的居民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津津有味地谈起。

近日,记者来到李棋,听当地人讲述徐井的历史人文脉络。


徐井关圣庙历史久远

古老的祈雨民俗

在当地人的陪同下,记者进入关圣庙中。庙虽不大,但结构精巧,且不失古朴之气。在古代的建筑上,旧时的匠人们通常会在建筑竣工之时,记录下日期,徐井的关圣庙也是如此。推开正殿大门,站在殿中抬头望去,房梁上清晰可见“大清光绪十八年岁次月建癸丑朔日丁亥吉日丁酉”的字样。如此算来,这关圣庙应该有100多年历史。

在徐井,人们对关圣庙的历史了解不多,更不知道淹没在岁月尘埃中的文化脉络,只是对其间自古延续的风俗念念不忘。与当地人聊起关圣庙,现年76岁的瞿崇斌说:“徐井的关圣庙一直都有‘做会’的地方习俗。”

据了解,瞿崇斌所说的“做会”,在当地人口中称其为“关圣老爷磨大刀”,会期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关圣老爷”就是三国故事中的关羽。如果不清楚这句话的含义,那么就换个称谓,称其为“关羽磨刀日”或许会更为明了。它与一则“关羽磨刀”的故事有关。而有关“关羽磨刀日”的记载很多,这里不做过多赘述,它是为纪念关羽的忠勇仁义,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一种民俗。瞿崇斌继续说:“农历五月十三这天,人们都会到关圣庙内烧香祈福,求个风调雨顺、平安如意。而‘五月十三关圣老爷磨大刀’还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在农历五月十三前后有降雨,便预示着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要是无雨,则预示年景不好。”

从节气上来看,农历五月十三,通常处于夏至或小暑两个节气之间,正常的年份都有降雨,气候不正常的年份或许就不下雨。当地老百姓认为,这段时间若下雨,便是关公在磨刀,磨刀的水从南天门落入凡间,成为吉雨,预示当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倘若不下,则属不吉利,预示或许有自然灾害肆虐。因此,长期以来,老百姓便以此观察天气迹象,并广泛流传。以至于明代文学家袁中道在《五月十三日玉泉道中》就曾写道:“千山万山雨忽至,大珠小珠沸溪里。此是关公洗刀雨,沾身也带英雄气。”

虽说,徐井仅是一个小地方,但这种古老的民俗却得到了延续。


石雕神像栩栩如生

石雕神像的来历

关圣庙正殿之中有10尊石雕神像,神像雕工精细,栩栩如生。他们从哪里来,什么人雕刻,当地上点年纪的老人也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

走近细看,神像5大5小,为金宵、山神、土地等诸尊神佛,其神态自若,惟妙惟肖。聊起这些神像,当地人说:“以前,这10尊神像供奉于庙中关羽神台两侧。后来由于历史原因,人们将神像藏于稻草中才留存到了今天。对于神像的由来并不知晓,也不曾听老人讲起,只知道旧时就有。”

采访中,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距离关圣庙不远的一块空地上,记者遇到两位老人悠闲地沐浴在冬日的暖阳中,与他们聊起关圣庙中的石雕神像,老人顿时诧异起来,在得知来意后,才开始了一段跨越百年光阴的讲述。

老人名叫曹有明,现年82岁,身体硬朗。他告诉记者:“庙中的10尊石雕神像是人家赠送给他家祖上的,祖上是一位武官。祖上到北京赶考,考取功名后,人家就赠送了他10尊石雕神像。之后,祖上就把他们带到了家乡。听说,旧时祖上出门都是坐轿子,病逝后就葬于上坝一带,据说,墓地上立有石标杆,但后来都见不到了。我曾见过祖上的画像,他身穿铠甲,看上去很威武,画像后来也弄丢了。”

在徐井当地采访,不管是关圣庙本身还是庙中的石雕神像,记者似乎都能感受到很多人文历史被时间所淹没。或许,在徐井的某个地方,仍有了解这一切的老人,正与儿孙聊着当地的历史和往事。(玉溪日报记者  顾世丹  文/图)

编辑:蒋婵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阴魂不散●第十七章 疑点重重
【古人考略】关公夫人考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四)(林春德)
古村已逝,庙何以堪
民间故事:书生破庙躲雨,半夜神像冲他微笑,摔碎砚台躲过一劫
过五关斩六将”是哪五关?哪六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