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码脑 | 郑云端:组织到底被什么驱动?
userphoto

2022.09.11 北京

关注

#码脑  生态连接,认知共鸣 

“不确定性”虽早已不是热词,但对当下的中国企业来说应该最有切肤之痛,甚至可以说其已成为创业者面临的最大确定性。如何在巨大的不确定环境下生存,且要活的很好?不仅极度检验创业者的商业基本功,还考验他们“雨天修屋顶”的能力。

在7月底的码脑「实用领导力」研习社结业课程中,源码资本合伙人、CHO郑云端就重点分享了,他对不确定性的理解,以及创业者们到底应该如何修炼确定性的组织能力。



源码资本合伙人 CHO | 郑云端

以下内容摘自课堂分享,内容有删减:

组织到底被什么驱动?这是每位创业者持续思考的问题。

组织是被人、控制权、金钱驱动,还是被使命、愿景、理想、目标驱动?1000个创业者脑海中会有1000个不同的回答。虽然成功可以被总结,但关于这一问题,的确并没有“一招鲜”的标准答案。

为了讲好这个题目,前期我们调研大量公司,了解创业者关于组织的困惑。我们发现创业者们在面对组织中每天不确定的动态难题时,最渴望了解什么是关于组织的确定性的能力,也就是不管晴天还是雨天,激发组织活力的基本功是什么。由此,我想谈谈建设“确定性”的“后台”组织能力。


“1 4”四驾马车构建底层能力

关于组织,什么是不变的?

通常大家把运营、组织、财务、数字化这几个后台的组织能力叫做“CEO 4”,或者“1 4”的四驾马车。代表由这四个部门,在产品线、区域、专业线等各维度,建设组织的“分布式”计算能力

运营:BI-战略-目标-OKR-项目-会议-报表
运营最核心的功能和绝大部分工作是做“战略执行”。战略执行包括了目标管理。是否公司每个部门都有目标,目标是否有拆解?拆解之后是否有跟进?跟进之后之后有复盘?复盘的节奏是什么?形式是什么?如果是会议,是否有会议地图?这些都是运营部的核心职责,也就是战略原则、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

可能会误会运营要去制定战略,其实也并非如此。运营部的核心职责是推动公司战略研讨的流程,监督公司复盘策略和全年战略,把控关键时间节点,推动团队共创或者CEO拍板。运营的工作是非常具体的,包括推动BIBusiness Intelligence 商业智能针对行业、竞对的研究,做深度数据分析,从数据中挖掘洞察,然后提供战略建议、组织战略研讨,将战略研讨出来的目标进行拆解和推进落地。

一些创业者会非常怀念创业早期阶段,觉得那个时候的团队氛围非常好。但可能是因为,那个时候创业者扮演的是“产品经理”的角色,属于“全掌控”。随着公司的成长,创始人不能完成所有角色,就需要运营岗,在大型组织里叫COO,需要对业绩负责,必须要会打仗,能处理复杂问题

组织:定岗-定编-定级-定人-定激励
组织部的核心工作是什么?定岗、定编、定级、定人、定激励。定岗,意味着要制定整体组织架构,组织架构包括岗位之间的关系,岗位的原则和岗位清单。包含了公司需要多少层级,每个层级对应什么样岗位、编制和级别,让组织形成梯队,梯队可以促进组织效率与组织稳定。

定人,其实是定“干部”。什么样的人应该做什么岗位。定激励,主要是通过什么样的激励手段,能够达到团队稳定,释放组织活力,提升组织效率的目的。激励可以不仅仅是指钱,也不只有“正向”激励,可以有“负激励”。

财务:融资-预算-现金流-合规
财务部的内容比较简单,融资、预算、现金流和合规。这些都是比较专业化的内容,需要找专业的人来做。当公司到了一定阶段,就需要财务等这些专业部门,建设组织的“分布式”计算能力。

数字化:线上化-信息化-数字化
我们发现很多创业公司的信息化都是孤岛式,部门和部门间各自独立,系统与权限不打通,人力系统、财务系统、运营系统和业务系统各自独立,这就是断裂。数字化部门需要对业务流程、业务系统、业务数据负责,只有将业务流程、信息数据与运营的组织、财务都打通,才能叫线上化、信息化、数字化部门。
   

解决组织的“四个断裂”


我此前也经常提到,组织天然就有“四个断裂”,因为它就是组织要解决的四件大事:个人梦想与组织使命、事情和人、局部和整体、现在和未来。
 
第一,个人梦想和组织使命的断裂,这是“软性、内驱力”层面,属于愿景驱动组织层面。内驱力是最难得的,它是用金钱买不来。他意味着我有极大的热情,一定要干,或者当遇到困难,哪怕忍一忍也要干。而目标、激励、权力等之前谈到的这些属于“外驱力”。

最终每一个人都是被“意义”驱动。每一个人生下来就在追求意义,探索我为什么存在。而组织需要帮个人找到在组织里存在的原因,并且可持续存在的原因。
   
第二,事情和人的断裂。组织里可能有超过50%的人和岗是不匹配的,因为匹配了就想升级或者跳槽了。如果每一个岗位都想找一个刚好匹配的人,会有两个问题,第一成本非常高,第二做不到100%人岗匹配,需要找到那个“平衡点”
   
第三,局部和整体的断裂,也就是各个部门之间的断裂。
   
第四,现在和未来的断裂,今天活下去和未来大理想之间的断裂,如何将他们联系起来。

组织是一个复杂体。创业初始团队的成员往往被形容为“3F团队”(Family、Friend、Fool),他们跟着创始人在环境很差的地方开始创业,钱也不多,只有理想和未来,但他们容易调动好管理。

随着企业的发展与成长,3F团队的人能力跟不上组织的需求,需要职业化、专业人才加入。但其实每一个人都各自带着自己的算法,他的算法来自于马斯洛需求模型,安全、社交、被尊重、自我实现。每增加一个员工,组织的算法复杂程度也会指数级别上升。

如何能让算法兼容这些?我认为“洗脑”式的格式化方式不如“兼容”有效果。“兼容”意味着,组织可以允许个体保持其个性,但同时有一些事是大家统一要遵守的,这样的组织才会有创造力。因此,对于组织来说,组织层面复杂度上升,个体层面复杂度上升,是组织的巨大挑战。


什么是公司持续繁荣的密码?


Develop Organization as a Product. 把组织当成一个产品来设计。

大多数CEO留恋当项目经理的早期创业时光,是因为当时在设计看得见的产品,产品推上市场,有了客户反馈,马上就能有收入,正向激励来得非常快。而反观组织,短期不见成效,还不一定能长久产生价值。

但是在大型组织会经常提到,CEO超过50%的时间应该用于组织,之后才是业务,因为组织要赋能人,要培养团队去做事情,给团队目标、愿景、权力、职级,做好绩效,这样组织才能越来越大。

同时,组织在核心专业线需要有“系统化”能力。当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高管需要有系统化思考方式,而不是仅凭专业解决问题。

专业并非世界的终极答案,系统化的思考方式最终闭环所有,这就是我们说的OGSM,Objective(目的)、Goal(目标)、Strategy(策略)、Measurement(测量)。从任务到专业,到正确的方式,到结果,且上下左右还有效链接。这意味着,组织在核心专业线,需要有系统化诊断-设计-落地能力的高管。



重视流程的巨大价值


在一个组织里,组织的流程非常重要。核心业务流程包括:销售流程、供应链流程、研发流程;核心风控流程包括:GR流程、PR流程、Legal流程;核心管理流程包括:目标管理流程、预算管理流程、组织管理流程、数据管理流程。

为什么用流程来表达,而不说“部门”?因为要完成销售过程,只有销售部是完不成的,需要跨部门的项目组和工作方式、信息交流等才能做到。同理只有供应链部门也不能完成供应链相关的所有工作。

通常组织架构是在做分工、隔离,建立部门墙,分工会带来巨大的好处,例如专业化、沉淀,但也会带来割裂。组织用什么把这些割裂弥合上?就是流程,流程是血管,分工是骨架,互相连接到一起。

在强调组织的同时一定要强调流程。如果一个CEO对流程没有很强的体感,对流程没有立体的概念,当公司做大和分工的时候会比较危险。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流程管理》。对于生产型、制造型企业,流程非常关键。对于企业数字化,或者数字化企业,流程更重要,只是流程会更短。

回到之前,如果将前面“1 4”四驾马车的能力用流程管理的概念来表达,那就是目标管理流程、预算管理流程、组织管理流程、数据管理流程。

目标管理流程包括从愿景到使命,再到战略目标和运营目标。战略目标就是三年目标、五年目标、十年目标。不一定每一个都要有,但至少要有一个远期目标。战略目标是可以调整的,但不能走一步看一步,需要有一把尺子来检查组织的能力。目标也在驱动组织,中远期目标能够帮助组织更好建设能力,制定标准,完成任务。

预算管理流程则是财务部门主动分析整个业务目标,并匹配现金和融资计划,而不用被动在后端等待业务安排。预算是财务和专业线加上CEO对部门花钱模式和结构的安排,也类似于市场交易机制,给了多少资源,产出了什么,ROI是什么等等。实际上公司内部的交易机制就是预算,预算制也是最好用和最简单的交易机制。预算和业务一样,都是动态的,有周期性符合流程的特点。预算也可以用作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因为是按照人效,ROI来测算。

剩下组织管理和数据管理都属于管理流程的范畴,虽然管理流程不直接创造价值,但是越不直接创造价值的东西,它就越稳定,属于基本功范畴。因为不直接创造价值的地方也会防止价值被破坏。例如,业务换赛道,跟业务相关的流程就需要重建,所以变动比较大。但越往后台,变化越小,越能够跨越业务,也是真正的能力所在。

人们常常提到管理的“四境界”,虚事做实、实事做虚、借假修真、借事修人。“虚事”就是管理,虽不直接产生业绩,但是把管理做实,就实业务。“实事做虚”,CEO最好不要天天扑在业务上,要把做业务的能力培养到其他人身上,不断复制。“借假修真”是在过程中,允许一定的犯错,借这些犯错修炼干部团队,给与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借事修人”是指把人才锻炼出来,逐步提升人才的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管理咨询视角:企业数字化转型阶段十八项关键战略解答
为什么要搞“业财融合”?“业财融合”到底对企业有啥好处?
公司基本政策指南(原创)
预算的变迁:从预算整合到整合预算
9-12月,华为的战略规划在做什么?
DHG:重新定义人力资源数字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