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只用三四十味药竟然可以治大部分的病
userphoto

2023.07.06 河北

关注
作者:程永民
今天读的这部分讲了古中医和后世中医的区别。古中医主要考虑人体是如何排病的,人体想做什么,人体的气血向哪个方向调集。
比方说我感冒了,身体汗出不止,流鼻涕打喷嚏,怕风吹,这是太阳中风。太阳中风感冒,汗出怕风,有时会发烧,是体表的毛孔不能关闭了。这时身体不断的向体表调集气血,想让体表的毛孔关闭,恢复正常运行。
这个时候用药首先是给人体补气血,补津液,用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给人体补了津液,气血足了,不是体表的能量不够吗?毛孔是打开的,不能关上,用桂枝把气血向外调集到体表。
首先人体气血足了,相当于有力气了。第二,这个力气,能量调到体表了。人体体表能量够了以后,毛孔就关上了,就不汗出了,也不怕风了。这是古中医治病的理法。后世中医一看人汗出不止,就想我赶快用什么药来止汗,这是一种对立的思维,说我要消灭掉这个病。
而古中医认为,证是人体排病的一种正常反应,人体所有出现的这些症状都是正确的,都是合理的,人体是在保护身体正常运行,它是一个应激反应。如果人体没有这种自我保护的反应,人就不能生存下去。
所以古中医是以人体为中心,站在人体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人出汗了,为什么出汗?是体表能量不足不足以止汗,还是身体热了,想用出汗来散热?如果人体的能量足了,能量过剩了,热很多,就帮助人体清热,汗不就止住了。
像白虎汤证,得了温病,怕热、汗出,就给人体清热。如果是人体的体表能量虚了,这个毛孔不能关闭,把津液气血调集到体表,毛孔就关上了,就不出汗了。所以古中医治病的时候,会思考人体的意图是什么。
把人体本身的意愿弄清楚了,人体想做什么,人体遇到了什么困难,帮助人体解决这个问题,但不是和人体对着干。“如果人生病了,发烧了,赶快要用退烧药;出汗了,要用止汗药;人流血不止,就要用止血药……”这些都是和人体对着干。
比方说女性例假期间,月经不止,一直淋漓不尽。正常来讲一周就结束了,病人两三周例假还没有结束。人体为什么会向外来排血呢?一种情况是,人体的能量不够,收摄不住。这种情况要建中补津液,给血液能量,人体出血就止住了。
第二种情况,经血淋漓不尽,是人体里面有瘀血,身体想把这些淤堵、瘀血排出去。但是身体能量不够,就帮助人体给人体能量,活血化淤,把瘀血排出去。排出去了以后,经血就停止了。
我有一个同学在医院上班,她的同事是西医,例假一个月不止,淋漓不尽,辨证是能量不够,身体里面有瘀血,吃了一剂药,出血一天就止住了。人体能量足了,活血化瘀了,向外排了邪,满足了身体的需求,出血就止住了。这就是顺势而为的思路,是顺势而为的,是顺应自然的,而不是主观臆断的。凡是主观臆断的,和人体对立,要止汗、止血、止呕,补肝、补脾、补肾,这些都是。
说一个病人肝虚、脾虚、胃虚、肾虚,这些只是人体的一种现象。比方一个人肾虚,他为什么会肾虚呢?有的后世中医说,要吃补肾的药。如果是人体的气血大循环不通畅,就相当于长江黄河被堵了,水不能够顺畅的流到大海,造成洪水泛滥。
如果把淤堵的地方疏通了,以通为补,这个水就流到大海里面,这个洪灾就消除了,江河两边经过的地方都能得到充足的灌溉。必须要了解疾病的根本原因,明白身体想做什么。这个时候身体所有做出来的反应都是正确的,是符合人体的。所以,在辨证的过程中,一定要思考人体想做什么。
在这个书上第六页,刘老师讲,有时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肾虚效果很好。因为病人的气血能量大循环不通畅了,用桂枝汤,人体的能量大循环通了;用龙骨、牡蛎重镇下行,把能量向下拉,人体的大循环通了以后,肾气自然就补起来了。
有一句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中国现在交通非常发达,在网上买一个东西,一般的时候,除了新疆、东北、西藏偏远的地区,一般的地方三天就收到了,跨省的物流很快,交通很便利,这就相当于气血循环很通畅。
以前我姐夫身体不好,找医生治病,每次拿几个月甚至半年的药,一年下来要花几千上万块钱的药,几年花了几万块钱,改善不大,身体还是老样子。这就是典型的后世中医,用药治病,没有辨证,不明白身体这些反应的根本原因。虽然花了很多钱,但是疗效不明显。这是浪费药材了,也耽搁了病情。
治病的时候,人体免疫力的力量是最大的。只要恢复了人体的正常运行,人体的免疫力强了,免疫力就把病邪排出去了。在第七页,学伤寒,经方的常用药只有三四十味药。我以前在药房里面抓药的时候,首先把柴胡、黄芩、半夏放在一起,因为这几个是半表半里证用的;桂枝和白芍放在一起,炙甘草大枣放在一起,厚朴枳实放一起,茯苓白术放一起,这是常用的药对。还有大黄、黄连,是清热的。生石膏,滑石,生石膏清热,滑石清下焦的热。
《伤寒论》里用的这些药物,它的势能是单一的,非常精准的。人体的势能无非是向外的,向里的,像温性的药,寒性的药,补能量的药,攻坚散结的药。这些药物只用它纯粹的势能,几十味药,有几十种势能的方向,足够帮助人体恢复正常了。所以《伤寒论》常用药只有几十味,全部的都加起来,才120多味,常用的就只有三四十味。
后世中医会用到两三百味,有的甚至会用到三四百味的药。《伤寒论》治病的,只用三四十味药加加减减,几乎可以治疗一切的病。因为这些药是帮助人体恢复正常运行的,它是一种势能,经方用药用的是药物的势能。
学用药,不能从它的功效和作用上面学,要学药物的体。比方说有一辆高铁从北京发出,向南一直到重庆,这是一个由北向南的一种势能,运输的势能。在高铁上可以输送乘客,机械设备,也可以输送服装、食品饮料。
要是背诵药物的作用,就像高铁可以运送很多种货物,要背诵那些货物,是一种笨的方法。我们要掌握药物的体,它是一种势能,可以运送货品,也可以运送乘客。掌握了这个势能,就可以自由应用。
经方用药,桂枝是向上向外的势能,柴胡是疏通半表半里的,大黄是向里走的。生石膏、滑石是清热的,黄连黄芩是清半表半里和里的这种深层的热,生石膏是清浅层的热。比方说平时做饭,吃饭的主食,南方人基本上大米为主,吃米饭,北方人以面粉为主,馒头、包子、饺子。
我们常吃的蔬菜每个季节也就几种,常吃的蔬菜种类是不多的。现在夏天的蔬菜,像空心菜、黄瓜、西红柿、茄子、四季豆,这几个就可以了。
只要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就可以。夏天炒蔬菜,我们不需要几万种蔬菜,没有必要。只要蔬菜能够提供人体需要的营养,味道可口就足够了,不需要吃几千种几万种的菜。几种蔬菜,就够你夏天吃了。经方用药也是这样的道理,是很简单的。
所以学中医,学《伤寒论》是非常简单的,大道至简。甚至刘老师说过一句话,学伤寒两天半就可以入门。如果是不懂古中医,不懂《伤寒论》的人,他可能会说,这是在骗人,是在搞传销。
其实不是骗人,真正的大道确实是很简单的,是每个人都能够理解领会的,都能掌握的。

人人学医,天下无病。

中医公开课群每天进行《大医至简》导读,每天读一页,300天学习一遍。读了原文,再结合我们的生活工作解读一下,做到更加通俗易懂,而且有趣一些,听起来不枯燥。不管是中医小白,还是中医医生,还是对中医感兴趣的人,都欢迎大家一起来共学。

入群学习,请加微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希彦·教你彻底辨清楚身体是寒是热
经方医学的核心在于能量与循环
前腹后背出现大量小疣子,表里同治给解决了。
古中医学习笔记 | 《“小人参”黄芪也》
经方只用几十种药却能治一切病
小柴胡汤的组方用药原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