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徽宗绝笔《北行见杏花》中,凄凉二字,道出被金国俘虏后的惨状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宣和七年十月,当北宋君臣还沉浸在灭掉辽国的喜悦中时,一场暴风雨正在向他们袭来,此时还在欢庆胜利的宋徽宗不知道,属于他的至暗时刻即将到来

1、狼烟起

这场暴风雨的发源地,正是北宋的盟友——金国

金太宗在和北宋联合起来灭掉辽国后,并未有收兵的意图,他在联合作战的过程中看出了北宋已经从内部腐朽的现实。

此时,辽国已灭,西夏对金国称臣,他的后顾之忧只剩下了自己的盟友“北宋”,并且,在他看来自己这个盟友似乎很弱的样子?

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产生:他下令由完颜宗翰率领西路军,完颜宗望率领东路军,两人从两个方向合击宋朝,力求一举灭掉北宋

宣和七年十二月十二日,中山府奏报:在金军的攻势下,北方各郡相继失守,河东路所属忻、代等州沦陷,太原府被围。

北宋的统治者宋徽宗听闻金国的行动后,自知国难当头,十九日,他下诏罢除浙江各路花石纲、延福宫、西城租课、内外制造局。二十二日,他下罪己诏,招各地州府郡县率师勤王,并寻求有能出奇计击败金军或者能出使金国让其退军的民间隐逸人士:令中外直言极谏,郡邑率师勤王,募草泽异才有能出奇计及使疆外者。《宋史·本纪·卷二十二》

“纲”指的是宋代运送物资的团队编组,花石纲是宋徽宗为了改变京师的风水格局,特地下令从全国各地征集奇石修建皇家园林“艮岳”的运输东南花石船只的编组。

例如宣和五年,为了运输“昭功敷庆神运石”,朱勔在太湖取石后,“载以大舟,挽以千夫,凿河断桥,毁堰拆闸,数月乃至”,《宋史》记载花石纲:“流毒州县者达二十年”。

百姓们因为不堪北宋花石纲政策引起的剥削,还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方腊起义”:数日有众十万,遂连陷郡县数十,众殆百万,四方大震。(《容斋逸史》)

宋徽宗的举措都挺不错,可惜敌人已经近在咫尺,他执政二十五年来,失去的民心并不是他一道罪己诏就可以挽回的,宋徽宗自己也知道这一点。

所以,在他下完罪己诏第二天,宋徽宗在不想背负亡国之君的骂名的情况下,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禅位”:「庚申,诏内禅,皇太子即皇帝位。」

2、靖康耻

宋徽宗在将皇位禅让给自己儿子宋钦宗赵桓后,便前往亳州太清宫避难,赵恒见到自己父亲如此光明正大坑儿子,顿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好想跑路,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兵部侍郎李纲瞅见皇帝的怂样,他厉声询问:“道君皇帝挈宗社以授陛下,委而去之可乎?(道君皇帝把江山委托给陛下,你却打算跑路了这样好吗?)”

宋钦宗听到李纲的话之后默不作声,一方面他也感到不好意思,另一方面李纲是支持他从皇太子到成为皇帝的功臣,双方有情谊在。

太宰白时中发言:“如今大敌当前,京城不可守。不如暂避锋芒,等各地勤王之师汇聚一起时,咱们再图反攻。”

李纲哪里不知道这人就是想逃命了,话说得漂亮,也只是借口而已,他毫不客气质问太宰舍弃宗庙社稷、百官臣民后,你想逃到哪去:“天下城池,岂有如都城者,且宗庙社稷、百官万民所在,舍此欲何之?”

宋钦宗望着太宰白时中和兵部侍郎李纲,询问到:“那我们到底该如何是好?”

李纲回道:“今日之计,当整饬军马,固结民心,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

宋钦宗问:“卿以为,谁可为将呢?”

李纲:“朝廷以高爵厚禄崇养大臣,盖将用之于有事之日。白时中、李邦彦等虽未必知兵,然籍其位号,抚将士以抗敌锋,乃其职也。”

白时中不满:“你一个兵部侍郎不去带兵打仗,怎么让我去前线安抚士兵?”

李纲道:“陛下不以臣庸懦,傥使治兵,愿以死报。”

李纲的话,让宋钦宗的心稍微安定了下来,但当内侍奏皇后已经动身打算离开开封之后,他的心又慌起来了,他连忙从御榻上下来,打算出逃南下:“朕不能留矣。”

李纲听闻后,跪倒在宋钦宗跟前,哭着以死请求皇上留下。

宋钦宗望着李纲的模样,又一次打消了念头:“朕今为卿留。治兵御敌之事,专责之卿,勿令有疏虞。”

靖康元年正月,宋徽宗到南方度假不久,宗望军兵临汴京,北宋朝堂内外一片哀声,求和之声成为主流。

关键时刻,李纲力挽狂澜,击退了金国的进攻:是夕,金人攻西水门,以大船数十只顺汴流相继而下,余临城捍御,募敢死士二千人,列布拐子弩,城下大船至,即以长钩摘就岸,投石碎之。又于中流安排杈木及运蔡京家山石迭门道间,就水中斩获百余人。自初夜防守,达旦始保无虞……(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一》)

宗望见久攻不下,便下令撤军了,刚经历围城危机的宋钦宗见金军撤退后,第一反应很匪夷所思:使李梲、郑望之、高世则至金军议和。

宗望没看懂对手的操作,打赢了还来投降议和?但这并不妨碍他狮子大开口:“索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绢缎各一万端、牛马各一万匹,尊金主为伯父,归燕、云之人,割太原、中山、河间地归金,以亲王、宰相为质。”

此时,各地勤王之师正在赶来,按理说宋钦宗完全有实力和宗望刚一波,可此时宋钦宗一心求和,于是,他连续下诏:“(正月十一日)应中山、太原、河间府并属县及以北州军,已于誓书中议定,便令交割与金国。”

“(十四日)庚辰,命张邦昌副康王构使金军,诏称金国加『大』字。”

“(二十日)二十日,专领收簇大金国犒军金银所面奉圣旨,大金国兵马围京城,其势甚急,朝廷为宗社生灵,遣使和议,须藉金银币帛以结盟好。金国要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今来所敛金银,上自宗庙、宫禁、乘舆、服饰之物尽行刬刷,止得金三十余万两,银一千二百余万两。”(《靖康要录卷一》)

讽刺的是,就在宋钦宗赔款后不久,金军便在勤王之师汇聚京师的压力之下选择了退兵。

金军退走之后,宋钦宗赶忙去请人将在镇江避难的宋徽宗接回了京城,两人都相信:和平到来了。

《宋史·李纲列传》:时北兵已去,太上还宫,上下恬然,置边事于不问。纲独以为忧,与同知枢密院事许翰议调防秋之兵。

但依靠赔款真的能换回和平吗?并不能,只会让敌人更加贪婪。

同年八月,金军再一次兵围开封,只是这一次李纲因为宋钦宗的打压并不在京城,鞭长莫及。没等到李纲从长沙率兵勤王,京城便沦陷了,宋钦宗和宋徽宗都做了金国的俘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开封保卫战中,兵部尚书孙傅竟然将希望寄托在了一名叫“郭京”自称身怀佛、道两家秘法的小兵身上。于是乎,金国兵临城下时,他们见到了这样诡异的一幕:

郭京让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刚刚征召的市井无赖在军前布好了“六甲法”大阵,他宣称“六甲神兵”可以刀枪不入,能够轻松击溃金军。他告诉兵部尚书,等到交战时,他会用佛教“毗沙门天王法”擒拿敌军将领,此战有他必胜!

战争打到这种程度,其结果也可想而知了。

开封城破的那一天,是北宋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

宋徽宗、宋钦宗答应用妃嫔、皇室成员、平民女子,抵扣战争赔款:

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
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
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
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
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
良家女一人准银一百锭。

选纳妃嫔八十三人,王妃二十四人,帝姬、公主二十二人,人准金一千锭,得金一十三万四千锭,内帝妃五人倍益。
嫔御九十八人,王妾二十八人,宗姬五十二人,御女七十八人,近支宗姬一百九十五人,人准金五百锭,得金二十二万五千五百锭。

——《靖康稗史笺证》

这些女子,有的被被嫁给金国宗室,但更多的却沦落风尘:宋徽宗妾三十一人先入青城寨。金弄玉、陈娇子、月里嫦娥、申观音移居额鲁观寨。金秋月、朱素辉、左宝琴、新刘娘移居萧庆寨。李珠媛、萧金奴、席珠珠移居葛思美寨。

3、沦为囚徒后,宋徽宗绝笔:《宴山亭·北行见杏花》

北行的途中,宋徽宗体会到了人生中最灰暗的记忆,他想到自己再也无法在华丽的宫室内,和自己喜爱的妃嫔吟诗作赋、品品茶、画画山水,便悲从中来,于是就有了这篇《宴山亭·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为赵佶被俘北行见杏花之作。起首六句,实写杏花。

杏花在古代诗词中,有隐逸、思乡、思春、失意、忧愁的意境,宋徽宗以亡国之君、金国俘虏的身份,再见到美丽的杏花,不免悲从心来。

词很哀美,但人却不值得同情。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参考资料:

【1】《宋词三百首》

【2】《宋史》

【3】《靖康稗史笺证》

【4】《靖康要录》

【5】《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6】《靖康传信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详解北宋靖康之耻(三):国破家亡二帝被虏
靖康之变 康王赵构为何没被金兵掳走?多亏了抗金名将宗泽!
金兵真是诈金花高手,宋朝一把好牌吓得扔了
宋钦宗赵桓大事年表
(1)中国通史:57靖康之难
北宋最后的军神,两次献计给宋钦宗,若被采纳可避免“靖康之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