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烽火台”在汉朝才出现,西周的周幽王拿什么来“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这个典故讲述了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谎称犬戎来袭,多次通过点燃烽火的方式引诸侯来援,结果诸侯们千里迢迢赶过来后,却发现“小丑竟是我自己”,尴尬的气氛隔着书本都能感受到。如此数次之后,等到犬戎真的来袭,诸侯却认为周幽王又在忽悠自己,很干脆就不来了,以致于西周就这样戏剧性的灭亡了。

一、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真的存在吗?

这个家喻户晓的“狼来了”的故事,往往被看做周朝衰亡的开端。

但,“烽火台”在汉朝才出现,西周的周幽王真的能用“烽火来戏诸侯”吗?事情并不简单,咱们先来看一组资料:

1、早期记录周幽王亡国原因的文学作品:《诗经·小雅·正月》“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2、最早记载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戏诸侯的文献是《吕氏春秋》:“周宅酆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葆祷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之下,为天下笑。”

3、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最早来源: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诗经》中所记载的周幽王亡国一事最为简略,但这种不加修饰的原始资料,往往最能体现当时作者生活的时代,人们对周幽王亡国原因思考的结果——“褒姒灭之”。

但褒姒势单力薄,她又是如何跟周幽王亡国扯上关系的呢?

相比起《诗经》而言,《吕氏春秋》和《史记》中的记载就要详细得多了,两本书都提到了周幽王是为了博褒姒一笑,才采取过激的手段导致自身失去了公信力。不过在细节上二者就出现了分歧,《吕氏春秋》提到周幽王是“击鼓戏诸侯”,《史记》又说周幽王是“烽火戏诸侯”。

一种历史事件同时出现两种声音,只有二种情况:一真一假和两种都是假的。

要证明“真假美猴王”中谁是真,谁是假的问题,首先咱们就要搞明白,西周时期到底是靠“击鼓”还是“烽火”来示警。

二、烽火示警制度简史;

从时间上来讲,《吕氏春秋》的创作时间比《史记》要早得多,相对而言,吕不韦他所生活的年代要比司马迁更容易获取到西周时期的信息。

《吕氏春秋》所记载的“击鼓传信”的方式,是商周时期的古人常用的一套预警系统,《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周朝设置有专门负责击鼓的鼓人,鼓人会根据不同的鼓声来传递情报:“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鼖鼓鼓军事……凡军旅,夜鼓鼜,军动则鼓其众。”

而烽燧示警制度,最早出现于《墨子·号令》一书中,书中记载白天点烟叫做“烽”,晚上点火叫做“燧”。不过春秋战国时期虽已出现了烽燧示警制度,但由于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城墙并不相连,烽火能够传播的距离相当有限。

司马迁所处的时代则不同,汉军为了防备匈奴人,每隔一段距离便设置有专门的烽火台,一旦有情况,负责值守的人就通过点燃狼烟的方式来通知其他士兵有敌情。

汉朝是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朝在继承秦长城的基础上又对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所以直到汉代的时候才能够有条件建设辐射全国的烽燧网络。

也就是说,在西周时期周幽王要想使用“烽火”制度来“戏弄诸侯”,周天子和诸侯之间必须每隔一段距离就修建一座烽火台,才能保证达到这个效果。

但咱们可以在脑海里想一下,周天子和其他诸侯之间间隔的距离,就知道在这么遥远的范围内,周天子要想用烽火完成把诸侯唤来唤去的任务该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了……

加上诸侯之间相当于独立的政体,在西周末年的时候,诸侯们便已经不怎么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了,他们显然不会配合周天子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建立这样一套示警系统。

所以,“烽火”制度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受制于当时的环境,周幽王其实是没有机会使用烽火来完成戏诸侯的操作的。

司马迁这样来写,或许有两层原因:

1、烽火传信的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加上汉朝时,烽火制度已经相当成熟,司马迁先入为主认为周幽王也是使用的烽火制度来戏弄诸侯;

2、司马迁这样写,其实是想用戏剧化的故事警示汉朝的君王们要端正自己的行为。

三、司马迁创作“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或许是给后世君王示警。

司马迁的父亲太史公临终前留下遗言:“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予为太史而不论载,废天下之文,予甚惧焉,尔其念哉!”

从司马迁父亲留给他的遗言中,我们可以看出汉朝的史官们内心有一种浓厚的责任感,他们认为自己不光是在记录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还兼任警示君王、教化君王的责任。

太史公希望司马迁作为史官要学习孔子去传播文化,一定要认真记录历代贤明君主、忠义臣子的事迹,教会世人明辨是非的道理,教会君王治理国家,使国家兴盛的方法。

从这个角度来讲,司马迁之所以要着重描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事情,是希望汉代的君王们要引以为戒。

为了强调问题的严重性,司马迁特别批注:“祸成矣,无可奈何!”

反过来讲,我们可以理解为司马迁在告诉世人:“不要等到事情已经发生,再追悔莫及,发现自身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提早改正。”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烽火戏诸侯”是真事,还是杜撰?
UC头条:还在说烽火戏诸侯? 这故事其实是假的
“一笑毁西周”的褒姒有话说:烽火戏诸侯子虚乌有,这黑锅我不背
司马迁撒了个谎
史上最大型撩妹行动“烽火戏诸侯”,逗美女咯咯笑,是假的?
揭秘:烽火戏诸侯竟然是假的?带你了解西周灭亡的真实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