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私募年终成绩单:最高收益14217% 期货私募抢风头

只剩3个交易日,2016年即将收官,阳光私募行业也将交上年终成绩单。

过去这一年,股票、商品、债券等大类资产均出现大幅波动。股票市场自年初熔断之后便陷入震荡格局,商品期货则在大起大落之际演绎了大牛市行情。股票和商品表现冰火两重天,股票型私募和期货私募也在私募策略排名战中提前锁定了自己的“专属”席位。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注意到,继2015年股市调整捧红了量化对冲之后,商品牛市使原先小众的CTA基金在2016年成为私募行业的宠儿。与此同时,私募策略多元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贯穿全年的私募监管也正悄然重塑着行业生态。

股票期货冰火两重天

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3422只已公布净值的非结构化股票策略产品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5.44%,而其余策略今年以来均取得了正收益,股票私募在不同策略比拼之中凄凉垫底。

不仅如此,记者统计发现,3422只产品中仅有979只获得正收益,逾7成产品收益为负。包括“东方-乾朗金石成长策略”在内的4只产品亏损超过60%,57只产品亏损幅度超过40%。超过一半的产品亏损幅度在10%之内。

股票私募之中,虽不乏年度收益达到189.29%的“蓝海一号”等黑马产品,行业整体难获丰收却是既成事实。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明星私募、往年排名前十私募、公奔私明星也未能在亏损潮下独善其身,不少知名私募亏损幅度超过了10%。

以明星私募叶飞旗下的“倚天雅莉3号”为例,该产品2015年以333.9%的收益率摘得股票策略的第3名,但今年以来却亏损了47.68%;倚天投资旗下包括“倚天雅莉4号”、“倚天鸳鸯刀17号”等多只产品亏损超过30%。

“公”奔“私”的明星私募方面,原华夏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石波建立的尚雅投资旗下有近50只产品(包含母子信托产品)出现亏损,亏损幅度多在10%-30%之间,其中“尚雅12期”亏损了33.34%。另一位明星基金经理孙建冬成立的鸿道投资旗下产品更是全军覆没,亏损最严重者“鸿道国企改革”年度收益为-27.53%。

与股票私募“凄凄惨惨戚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期货私募今年整体却赚得盆满钵满。来自资管网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有持续业绩记录的CTA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17.17%,正收益占比近8成,排名前十的产品平均收益率高达115.58%,7只产品收益翻番。

CTA基金产品尚且如此,风格更为激进的单账户产品更是将期货的“暴利”本色展现得一览无余。资管网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有持续业绩的单账户产品今年以来收益达到59.13%,超6成单账户实现了正收益,收益超过100%的产品只有101只。

在一众期货私募当中,固利资产旗下的“固利资产趋势进取策略”以14217.01%的收益问鼎年度冠军宝座,该产品前11个月总盈利2.21亿元。据记者了解,公司总经理王兵在进入期货市场之前一直从事铁矿石贸易,投资时擅长于基本面和技术面相结合,敢于重仓符合逻辑的确定性机会。

“今年主要是把握了4月份、10月份的黑色系行情。这两波是逻辑比较清晰的交易机会,符合产业面的交易逻辑,行情走得也比较顺畅。”王兵告诉记者,4月末,基于规避政策风险的考虑,他便止盈出来,直至8月底重新开始操作。“5月份的下跌不符合我基本面的逻辑判断,所以没有参与。年前一方面资金偏紧,另外我预计年前出现大级别行情的概率也不大,所以近期我也已经清仓。”王兵称。

策略多元化

期货强大的造富效应之下,市场资金涌向商品期货趋势明显,原先小众的CTA基金在2016年成为私募行业的宠儿。

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便显示,今年前11月,上期所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了70.16%和35.69%,大商所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45.17%和50.22%。今年前10月,三大商品交易所累计成交额便已比肩2015年全年水平,商品期货吸金吸金效应惊人。

从产品角度来看,据格上理财统计,今年以来新成立的CTA基金数量明显增加,在未清盘的CTA基金(单账户除外)中,有约45%成立于今年。私募机构方面,记者了解到,包括泓信投资、元葵投资、尊嘉资产等涉及商品期货的私募机构今年以来规模扩张都十分迅速。

商品牛市捧红了CTA基金,这一切不禁使人联想起去年股市调整捧红的量化对冲基金。不过,在股指期货仍被“冷藏”,市场缺乏有效对冲工具,期指长期贴水的背景下,传统阿尔法策略(相对价值策略)今年以来收益也不甚理想。私募排排网数据便显示,今年以来相对价值策略平均收益率仅为1.8%。

“股灾火了对冲,商品火了CTA。难说下一个风口在哪里,但是策略多元化,不单只依赖股票策略,应该是行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市场带来风口,策略多元与否决定了机构能否站在风口。”上海爱方财富总经理庄正向记者表示。

无独有偶,泓信投资董事长尹克也向记者表示,对于私募基金来说,获取绝对收益最为重要的便是增加收益来源和分散市场风险。“多策略是一个其实非常自然的选择,可以使投资组合能够在不同的资产类别上获取超额收益。”尹克说。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私募策略多元化的趋势已经愈发明显。例如,在期指受限的情况下,部分量化私募转向多策略,并将商品、期权等纳入投资组合,如泓信投资;也有量化私募将量化策略运用至定增策略,如富善投资。

另外,在股票收益不甚理想的情况下,多家股票私募转而掘金低风险高收益的网下打新,如高毅资产、鼎峰资产等;为应对商品巨震的“新常态”,多家期货私募也在趋势跟踪策略之外,开发了对冲套利及商品中性策略。

监管重塑行业生态

私募基金策略百花齐放,而与此同时,贯穿全年的私募监管也悄然重塑着行业生态。

2016年农历春节前夕,中国基金业协会连发3份重要指引的举措令人印象深刻。2月1日、2月4日,《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下称“备案新规”)3份公告相继出炉。

其中,备案新规明确了私募备案不是“一备了之”,私募应及时备案产品、履行信息报送义务及按时提交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新申请私募、首次备案产品或重大事项变更等需提交法律意见书;私募高管人员应当取得基金从业资格。

4月15日,《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正式出台。7月18日,证监会发布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实施。11月15日,《私募投资基金服务业务管理办法(试行)》开始征求意见。

一系列自律规则接连出台,私募行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募集行为、合同指引均有章可循。此外,募集成本、运营成本及合规成本等提高了行业门槛,三人搭台就能做私募成为历史。有私募人士向记者笑称,“留下来的都不容易,今年以来一个又一个的文件,找回了读书时期不断学习的感觉。”

“私募投顾行为得到了具体规范,通道类产品缩减,结构化产品和杠杆使用水平也得到了规范。”格上理财研究员徐丽便认为,过去一年,私募在规范化发展方面发生了本质变化,2016年堪称私募监管元年。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私募自律体系的完善已经初显成效。例如,今年4月,被称为“史上最热闹”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共有31.3万名考生参加,达到历史峰值,其中私募行业人员报考的有近8万人。经过5月1日、8月1日两个保壳大限,已有超过1万家空壳私募被清理。

“大量空壳私募机构被清理,只有真正能够展业的机构被留下。同时行业二八分化也在加大,10亿以下私募机构的占比在不断上升,而10亿以上的机构占比在不断下降。”徐丽表示,明年整个私募行业将进一步得到规范的基调不会变,私募行业将向更加规范化方向发展,行业分化也会成为更为明显的趋势。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量化对冲系列专题——选择
私募半年考:股票策略大翻身!“头牌”狂赚391%,五年平均年化130%!
除了股票和债券,市场上还有哪些特殊策略的基金?
国内四大类对冲基金赚钱能力大比拼
看得到赚不到?CTA的高收益是“水中月”吗? | 好买研习社
从 20%到-4%,这类私募2022太难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