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族防染工艺百褶裙展品撷珍——收官之作

惠水苗族枫香染贴花拼布百褶裙 

 

惠水县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部下属的一个县, 位于贵州省中南部。惠水下辖的鸭绒乡是苗族聚居乡,我们将要介绍的苗族分支就居住在这里,因传统习俗崇尚青色,生活中穿青戴青,人们称之为“青苗”。


展开图


正视图

本件展品为惠水地区青苗枫香染贴花拼布百褶裙,单片结构,穿着时由后往前围绕腰胯超过一圈,余量一直遮盖到身侧,以带子捆绑束在腰上,裙幅遍布褶裥,穿起造型立体丰满。百褶裙腰围93厘米,腰头宽3厘米,裙长68.5厘米,裙摆分为两段:上段为蓝染棉布,长26.5厘米;下层裙摆集中了枫香染、贴花和拼布等工艺,是整条裙子的装饰重点。

省略工艺细节图

惠水百褶裙的褶裥和各种装饰并不是均匀分布的,穿起的后身两胯位置不仅装饰丰富而且褶裥密集,而前身罩穿围兜后将被遮挡,所以素色无装饰,褶量也减少很多。在黔南布依族苗族杂居的地方,民族之间横向的文化交流屡见不鲜,这条裙子中有许多元素都是苗族从布依族借鉴过来的。惠水青苗妇女平时收藏不穿的裙子会将裙褶整理好穿线抽起,借以保持褶裥的造型,穿着时才扯断抽线散开裙摆。

细节图

本件展品工艺精湛,配色协调,各种装饰手法拼接、色块分割布局看似随意,实则堪比大师水平。这样一条苗裙,出自百年前一位不知名的苗女之手,流传至今难能可贵。


贴花纹样

贴花工艺显微图

贴花也称贴补绣、剪花等,是将贴布按图案以及配色要求剪出各种形状,平贴在绣地上的装饰方法。本件展品的贴花图案变化丰富,缝制针法精细,即使是同一图案,也因配色不同和手工制作的差异而显现出变化的意趣。相比一针一线的刺绣,贴花更加快捷省时,加之可以充分利用零星碎布,因此在素以节俭为美德的民间长久流传。


枫香染制作田野调查照片

枫香染是用枫树脂调和牛油做防染剂,然后以植物蓝靛低温染色的民间印染工艺,与蜡染、扎染同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在田野调查中见到惠水鸭绒乡青苗枫香染使用铜制蜡刀在棉布上描绘花样,实际也有以毛笔绘画而非蜡刀的例子。裙子上的枫香染图案与贴花一样,主要形式为正方框内的十字型四瓣花,以及万字纹和由万字纹衍生出的旋转纹样。

枫香染纹样

枫香染显微图

这件百褶裙上的枫香染图案并非常见的蓝白两色,细看能分辨出深、中、浅三个不同色阶的蓝色。这就需要首次在织物上描绘防染剂时只封住最浅一个蓝色线条部分进行蓝靛染色,待织物染成中等深度的蓝色后二次描绘防染剂,封盖住最终效果中等蓝色那部分,织物继续染色达到深蓝后晾干并脱蜡,得到深蓝、中蓝和白三色图案,最后再回染一次浅蓝,方可得到预设的效果。


枫香染染色田野调查照片

今天的惠水青苗妇女仍然在制作枫香染,但山外吹来的商业气息侵蚀了苗寨往昔的平和静好,为了节省时间和金钱成本,这里已经很难见到纯粹的植物蓝靛染色了。


贴花和拼布细节对比

本件展品上同时出现了贴花和拼布工艺,初看工艺形式和图案都极其相似。区分这两种容易混淆的工艺可以从纹样图底关系的角度来分析:贴花是在底布上贴图,图在底上,图底层次分明;拼布是块与块之间平行的拼接,各个色块在同一层面属并置关系无所谓上下,没办法区分哪个是图哪个是底。


色织土布细节图

色织土布显微图

裙摆上没有枫香染与贴花工艺的条纹面料为色织土布,有曲折的人字纹,多层嵌套的菱形斗纹等不同织地。


本件展品工艺技法丰富,条块分割复杂,各种元素和谐统一应归功于高明的配色。归纳起来发现整条裙子的色彩集中在土黄和靛蓝两个色系里,使用深浅色阶营造统一之中的变化。而这两个颜色恰恰是大地和天空的颜色,以自然的染料染出大自然本身的色彩,没有比这更智慧的设计了。

今天生活在惠水的青苗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传统装束,但无论是制作工艺水平还是配色品味都已今非昔比。当制作是为了纯商业目的而非做给自己的亲人时,那些世代相传的艺术灵感便悄悄离开了。

款式图绘制:王星

 

着装示意图

贵州惠水的青苗传统女装为上穿青布长袖右衽大襟衣,下摆弧形,布带为结,袖中领边装饰彩色织锦,外罩围兜,下着枫香染贴花拼布百褶裙,包青色头帕。虽装饰各种精美工艺,但一身装束仍以青色为主色调。许多苗族分支都有套穿多条裙子的风俗,惠水青苗也是如此,遇隆重节日庆典,妇女们层层穿起多条百褶裙,彰显富贵丰满的同时炫耀手艺。

 


走进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是1988年开始筹办,2000年经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的,是中国第一家服饰类专业博物馆,是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文化研究机构。旨在服务社会,为教学、科研提供专业化资源,成为民族服饰文化的基因库。向世界传达中国文化的丰富和厚重,成为中国服饰文化交流、研究的良好平台。


民族服饰博物馆现有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设有少数民族服饰厅、汉族服饰厅、苗族服饰厅、金工首饰厅、织锦刺绣蜡染厅、奥运服饰厅、图片厅等七个展厅,还有供教学及学术交流活动使用的多功能厅以及可以与观众实现互动的中国民族传统服饰工艺传习馆。


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有中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蜡染、刺绣等一万余件。还收藏有近千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拍摄的极为珍贵的彝族、藏族、羌族的民族生活服饰的图片。


博物馆积极开展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教学和科研等活动。从服饰文化研究,服饰设计研究,服饰技艺传习等方面,探索博物馆研究与教学实践、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新思路、新途径。博物馆设有民族服饰文化方向硕士点,也是学院博士项目的科研、实践基地。


民族服饰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已被正式授予“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外事交流基地”的称号。为传承、创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挥重要的作用。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东路甲2号北京服装学院综合楼A座3层

电 话:010-64288067/010-64288261

网    址:http://bwg.bift.edu.cn

邮 件:bwg@bift.edu.cn

邮 编:100029

传 真:010-84250852

微信号:biftbwg



微信版权归属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观展|东拼西凑•百衲成衣—馆藏拼布艺术线上展(二)
​花脚大仙分享:上博少数民族工艺馆系列四雕刻工艺篇
民族服饰·瑶族
最全面的56个民族传统服饰介绍,图文并茂感受56种不一样的美!
参观海口市博物馆——阿尼亚房车伴我走天涯
侗族服饰制作与装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