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仓颉书】也有不同版本?????马贺山

【仓颉书】也有不同版本     马贺山

 

 

存在就是合理的,透过【仓颉书】的不同版本,我们可以看出,5000年来,人们对仓颉书的喜爱程度及发展演变之轨迹。尽管有人贬低它,不喜欢它,【仓颉书】依然走过了5000年的风风雨雨,它的生命力是很旺盛的,风吹不倒,雨打不倒,依然走进了中国的老百姓心里,看着民间各地对【仓颉书】不同版本的翻刻、解读,宣传,我看出了人们对仓颉造字的认可和热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执着与追求,对汉字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愫、缘源。

  南朝梁文学家寿光人任昉在文章记载:“周人不能辨,而斯通识之,余不信也!”任昉对李斯、叔孙通所识之字提出质疑,是任昉见到北海仓颉石刻的议论,客观地证实了周代初期在北海仓颉墓下得到仓颉石刻的事实,周初距今至少已有两千七、八百年。

  

《金陵新志》说:“昔周初有于仓颉墓下得石刻,藏之书府。”书府在山东寿光双城。

  《法帖神品》目首列仓颉二十八字注云:“在北海,此石刻虽不可寻,而为吾国文字之祖”.【仓颉书】二十八字确实是我国文字之祖,是碑刻之祖,发现于周初,流行于全国。它比发现于唐朝的石鼓文,要早一千多年,是我国碑刻的开山之作。

南宋史学家郑樵《通志》上一些有关仓颉的记述:“仓颉石室记二十八字,在北海仓颉墓中。后李斯识其八字,叔孙通识其十三字,孔子至齐,亦尝访焉。”

  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所撰《水经注》载:“仓颉台弥水所经,水东有孔子问经石室,中有孔子像,盖孔子至齐亦尝访焉。”

元代古文研究家郑杓在《衍极》一书中也说:“北海亦有仓颉藏书台,人得其书,莫之能识……”

明初陶宗仪《书史会要·三皇》记:“仓颉,黄帝史也,亦曰皇颉,姓侯刚氏,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广伏羲之文,造六书,是为古文。其冢在冯翊彭衙利阳亭南道旁,北海亦有仓颉藏书台。人得其书,莫之能识,秦李斯识其八字,曰:‘上天作命,皇辟迭王。’汉叔孙通识其十二字。今《法帖》中有二十八字。”

 

从以上的历史资料中,我们可知,,在周初时,北海仓颉墓下已发现石碑,上刻28字,后藏书府【北海藏书台,在山东寿光】,李斯只认识八个字,叔孙通只认识十三个字,春秋时期孔子经常访问北海藏书台,我推测,孔子是认识碑文28字的,因为春秋时期仓颉古文还在,孔子在整理、选编虞夏商周之书时,如果不认识仓颉古文,就很难编纂完成百篇尚书。孔子在【礼记】一书中,很详细的谈了古人对小康社会和大同世界的认识,其中大同世界的内容: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少有所学,也正与【仓颉书】二十八字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完全一致。可见孔子的大同世界的理论,来自上古黄帝时代的【仓颉书】,而非孔子原创。

为什么学界不接受【仓颉书】,认为它是伪碑,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条:

【1】长期以来,学界持甲骨文为最早的文字,比甲骨文再早的文字尚未发现。

【2】【仓颉书】的字体 是篆字,很像小篆,时间不会早于秦汉之间。

【3】将【仓颉书】定为黄帝时代文字,仓颉造字本身即是神话传说,不可信,何来【仓颉书】?

【4】黄帝时代如果有文字,也跟半坡遗址的刻划符号差不多。

【5】最主要的一点是,大家不认识上面的文字,这让人很恼火,一般后人伪托的东西,大都杜撰,不认识很自然。

还可以举出一些原因,如【仓颉书】早已有定论,是伪书,是后人伪托,根本不用怀疑;宋欧阳修赵明诚的著作中,不录【仓颉书】即是明证,秦观认定【仓颉书】与大小篆相类,无古意;还有人将【仓颉书】安在刘歆头上,说是他伪造的,还有人说【淳化阁帖】编著人王著水平低,真伪杂陈,等等都是一些无聊文人的种种猜测,不堪一击。【仓颉书】一共28字,只要破译一下,即可见分晓。有句谚语说得很明白,听蝲蝲蛄叫,农民还种地啊。

蔡京在编纂大观贴时,对【仓颉书】和【夏禹书】都加了释文,尽管这个释文还不够精当,还有一些瑕疵,但他毕竟迈出了第一步,为后来者继续破译打下了一个基础。大观帖内的【仓颉书】释文如下:“戊巳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爻家,受赤水尊,戈茅斧芾。”由于该译者未见过甲骨文,有的字译的不准,有的字译错。通过破译【仓颉书】,我体会到,分析字形是第一步,字形分析准确与否,决定破译成败,这一步非常关键。我只举一个例子,先看第一个字。大观贴释戊字,甲骨文戊字写作一个带长柄的斧头形,金文更像带柄的斧形,而此字看不出斧形。

第二个字释乙,甲骨文乙字一画,此字三画,应是己字作我讲。第三个字大观帖释作甲,不确。甲骨文甲字作十形或田形。

客观的说,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从字形上看很接近,一个笔道写的直硬,一个笔道写的柔和,形体相同又有区别,都是人字。第一个为倒写之人,倒人为化,化字,变也。第二个为反写之人,反人为匕,庇字,护也。三字应为“化己,庇。”释义即:我变了,或我老了,需要照顾。

 

 

 

 

 

下边的字为乃字,作于是解,其后为尼山艾友所。尼山为孔子的故乡,艾,养老为艾,友所,好地方。整句连在一起为:我老了,需要照顾,于是尼山是养老的好地方。【老有所养】

第一句,非常顺理成章,一看是写老有所养,那下边第二句就该写壮有所用,第三句就该写幼有所学,果不其然,还真是那个意思。三句话28字









,写了三个年龄段的人,不同的需要。养老,就业,求学,5000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大同世界,希望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一个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正在逐步实现,这就是各种不同版本的【仓颉书】一个同一含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贺山:破译刘汉根先生收藏的玉版文字【仓颉书】
先秦时期的文字演变
我发现了黄帝时代的文字【一】
我国有没有发现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
仓颉与故乡
谷雨节气,也是书法的生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